【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0227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济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练习 选择题1我们常用来检验是否淀粉存在的溶液是()A食盐溶液 B酒精溶液 C碘酒溶液 D水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A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D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3人们食用的甘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A甘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 B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 C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D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4小刚的爷爷喜欢养金鱼,常常在鱼缸里放置一些水草,你认为水草的生理作用是()A增加养料 B装饰点缀 C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氧气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光合

2、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强度 B二氧化碳浓度 C氧气浓度 D水的供应 6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填空题7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某班同学用银边(边缘是白色的,其中不含叶绿体)天竺葵做了如图实验,请你回答问题:(1)为了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要先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 处一昼夜(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如图乙部分,然后移到 下,照射3至4小时(3)剪下这个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

3、成黄白色(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甲乙丙三部分变成蓝色的是 (5)上述过程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写出其中一组 与 8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光合作用强度最强(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3)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A光照过

4、强,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B温度较高,提高了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消耗了较多的有机物C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D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缺水严重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4)乙图曲线AB表示植物在进行 ;(5)由甲图整段曲线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开始于 点 实验题9. (2017内江)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1)实验前应对银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运走或耗尽叶片中原有的 (2)取甲图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脱色,A、B两烧杯中, 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3)脱色并清洗后滴

5、加碘液,甲图中 叶片会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作为原料(4)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对照,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和解析【答案】 1C 解析:淀粉的特性是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2A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使绿叶将淀粉消耗运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3. C 4D5C6D7. (1)黑暗

6、;(2)阳光;(3)酒精;(4)丙;(5)甲,丙;(或者乙,丙);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几个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2)遮盖后,光照射: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脱色后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4)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

7、特性可知,丙叶片的没有遮盖部分变蓝色,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乙叶片的遮盖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甲部分呈黄白色,原因是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生成(5)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光照、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为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甲的非蓝色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丙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甲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乙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乙的绿色部分和叶片丙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因此该题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叶片丙的绿色部分和甲的非绿色部分,变

8、量是叶绿体;叶片乙和叶片丙的绿色部分,变量是光照8. (1)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处于平衡状态(2)BF;D;E(3)C(4)呼吸作用(5)B解析:(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表明植株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处于平衡状态;(2)甲图中,AB、FG段植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C段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减少表明植株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二氧化碳;CE段植株吸收二氧化碳,表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余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EF段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增多,

9、表明光合作用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BF段;D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最多,因此光合作用强度最强(高)的是D点;CE段植株吸收二氧化碳,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余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得到积累,在CE段中,E点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最长,超过E点,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机物开始减少,因此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E点;(3)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中午光照过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因此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

10、,可能是因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故选C;(4)乙图曲线A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多,表示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5)由甲图整段曲线可以看出,BC段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减少表明植株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9. (1)淀粉;(2)B;(3)A;二氧化碳;(4)叶绿体解析:(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暗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险因此酒精脱色需要隔水加热,图中A装的是清水,B装的是酒精所以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B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3)A叶片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淀粉;B叶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根据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脱色并清洗后,滴入碘液,看到甲图A叶片取出的叶片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4)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