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夏牧场》教案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946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夏牧场》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夏牧场》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实践等方式,学会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大多学生能视唱歌曲曲谱,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引导学生了解草原、关注草原、喜欢草原、爱护草原。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草原的风光与美景;再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哈萨克族的音乐文化与知识;通过学习歌曲练习歌谱与旋律;然后逐渐学唱歌词,后为知识拓展、音乐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草原”情境中结束本节课。这节课虽然很质朴,没有很多花样,但重难点突出,先解决问题,让歌曲保持一个完整性,通过教师的语言和引导,让学生在愉悦

2、的课堂氛围中结束本节课。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自然的歌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教学难点:歌曲曲谱中符点音符3 2 3 4 3的演唱;并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领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教学关键点:在模仿、实践中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从中感受体验草原的美丽。教程过程:一、弹唱问好:1.2 34 | 55 5 | 5.6 54 | 32 1 |要求随琴用优美的声音问好。二、情境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草原”这个单元。同学们了解了多少有关草原的知识呢?请大家来说一说。结合图片说,然后再介绍一下节日、活动等。2、听同学们说的草原那么美丽,我也想去看看咱们美丽的大草原了。观看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秀

3、丽、优美的景象。(背景音乐歌曲伴奏。)3、你知道我国在哪些地方有草原吗?(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四川等地。)“在我国新疆的天山附近也有多处丰美的草原,那里还居住着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人民,听,他们为了赞美自己的家乡也唱起了优美的歌儿。”三、讲授新课:(一)了解背景1、请欣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通过课件展示歌谱及歌词)2、请同学说一说歌曲里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感情?歌曲的情绪如何?在你脑海中有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总结,歌词中的短短几句话就能够表达出这么多的内容,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画面了)有没有你不理解的词语? 阿肯是什么意思?(同学介绍)教师结合图片介绍阿肯,以及另

4、一个对歌手的称呼“安琪”。他们所用的乐器是什么?教师结合图片介绍。(二)学唱歌谱1、阿肯用歌声表达了对家乡草原的赞美,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随琴,由教师带着唱一唱歌谱旋律,适时指导学生演唱时的声音。随时解决十六分音和“啊”的地方。2、请同学们找一下歌曲旋律上相同的地方?3、结合草原的美丽、美好,我们用自然的、完整的声音演唱歌谱。(三)学唱歌词1、播放范唱,请学生轻声跟着歌曲演唱一遍。2、你能找出最能够表达哈萨克族人们赞美草原的乐句是哪一句旋律吗?教师很平淡范唱一遍,请同学来听听这样唱好不好,说明一下原因,再请同学有感情、充满对草原的赞美的演唱一下这个乐句“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5、。3、教师总结,用非常连贯、流畅的声音,一口气下来,不换气的演唱这句歌词。4、课件展示这个乐句谱面上的力度标记: ,提问学生这是什么符号?教师都根据力度演唱一遍,让学生感受这样演唱的效果好不好。同时再出现第二种力度: ,让学生来演唱。5、请学生选择哪种力度唱法更好,更能够表达出对草原的赞美与热爱。(完整演唱)(四)知识拓展1、演唱形式都有什么?我们刚刚演唱的形式是什么?(齐唱)2、你能用除了齐唱以外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吗?(独唱、对唱、领唱等)3、小组讨论:每个组一起讨论用怎样的形式演唱歌曲,分别自己试唱一下哪种效果好。讨论结束由组长介绍讨论结果,然后咱们分别演唱一下,评比看看,哪个组演唱的形式最好。4、汇报评比,各小组分别评选,采取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四、情感教育:1、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刚才咱们学习了哈萨克族有关草原的歌曲,下面请欣赏赞美内蒙古草原的人们演唱的歌曲天堂,作者的姓名、民族、代表歌曲分别是什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内容?(一起跟着唱一唱)总结:“这么美丽的草原,配上这么优美的歌曲,但是当人们不注意保护它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提示观看图片,感受沙漠化的草原、牧场的景色,让学生谈谈感受。2、看到这样的景象,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提示学生今后一定要爱护草原、热爱草原;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爱护花草树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