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戏曲》教案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918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的戏曲》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彩的戏曲》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彩的戏曲》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彩的戏曲》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的戏曲》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彩的戏曲教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使学生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2、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

2、画,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学重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准备: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板书课题:精彩的戏曲 设疑导入:看到这样的课题,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二、讲授新课:(一)、戏曲发展的历史。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

3、、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二)、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我国约有317个地方戏曲)(三)、戏曲的主要种类:京剧、越剧、黄

4、梅戏、评剧、豫剧(四)、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角色:生、旦、净、末、丑化妆:1、净脸垫底 2、定位和揉眼、鼻窝 3、勾白粉底 4、填膛画黑眼窝、勾黑线 5、勾红色通天柱 6、脸谱勾成。服装:1、华丽,材料一般用绸缎,刺绣精美,头面丰富,视角效果非常好。2、在传统京剧中,不管哪个朝代的角色,基本上都是明朝装扮,不受剧情,季节与地区的限制。3、京剧戏装对角色的身份,职业和性别区别定位,不能混淆,什么人穿“蟒”,什么人穿“靠”,有严格的分别。唱腔:“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三、 创作实践:设计,装扮“西游记”人物形象,并分角色表演。1、组织分工:学生分

5、成五大组,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牛魔王。2、学生作业:分组设计装扮与道具。3、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四、分角色表演:各组推荐一名同学扮演该组设计的形象,表演西游记中“大战牛魔王”的片段。五、课堂评价: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分别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表演奖”。总结: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古人是很优秀的,他们智慧的结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们要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现实生活,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美化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