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9519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血途径及抗凝血剂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血途径及常用抗凝剂简介,吴文娟 2013.9.6,凝血途径,传统凝血模式分为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接触因子)途径,外源性(组织因子)途径,XIa,XIIa,IXa,Xa,IIa,VIIIa,Va,VIIa,组织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激活,激活,激活,激活,激活,激活,Dunn CJ, et al. Drugs. 2000(60) 1: 203-237,IIa Ca2+ VIII VIIIa III Plt- PF3 Ca2+ IIa Xa V Va Ca2+,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 凝血酶原(II) 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

2、纤维蛋白,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 K,XII 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 XIa,IIa、IXa XIIa、K,IX IXa,VIIa VII,XIII XIIIa,参加因子:,X Xa,VIII、IX、XI、XII V、X、 II、I III、VII,Ca2+、PF3,Ca2+,IIa,HMWK,PK K,正常抗凝系统,细胞抗凝机制,单核-巨噬细胞 肝细胞,吞 噬 清 除,凝血过程有关 物质和产物,三大抗凝体系,外源性凝血途径,XIa,IXa,Xa,IIa,VIIIa,V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IIa,接触性血栓途径,激活,激活,激活,

3、激活,激活,VIIa,组织因子,组织因子 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III,蛋白C/蛋白S,体液抗凝作用,AT- 肝素 TFPI a a a a a K a a TF/a 肝素辅因子,(肝和内皮细胞合成),TFPI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AT-抗凝血酶 Pc、Ps 蛋白C、S TM血栓调节蛋白,Ca2+,PC,APC +PS,a/TM,激活纤溶,肝素属于硫酸粘多糖,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 肝素钠是肝素的钠盐,也就是氢被钠取代形成的盐,进入体内后会变为肝素的。 与抗凝血酶(AT)作用原理: 肝素可以和AT的赖氨酸部位结合, 使AT的精氨酸反应中心构象发生改变,AT由慢性

4、凝血酶抑制剂变为快速抑制剂,灭活凝 血因子的速度可以增加10002000倍。 肝 素 的 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相对分子质量从3000一30000不等,平均15000(约45个单糖结构),肝素需通过包含在戊糖序列中独特的葡糖氨基结合AT,因此只有那些含有特殊戊糖结构的肝素分子才能与AT结合。 因此,也有戊糖作为抗凝药物。,肝素钠抗凝机制,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活性数百倍) 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结合后即使AT-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干扰凝血酶对因子

5、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对因子和的正常激活。 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肝素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小板崩解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及5-羟色胺。肝素的抗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具有强阴电荷的硫酸根有关。当硫酸基团被水解或被带有强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后,迅即失去抗凝活力。,肝素类抗凝药物抗凝机制,外源性凝血途径,XIa,IXa,Xa,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接触性血栓途径,XIIa,激活,激活,激活,激活,激活,激活,VIIa,肝素/低分子肝素,组织因子,抗凝血酶III,为什么经肝素钠处理后的部分血浆仍有纤维蛋白产生?,肝 素 是 一种大分子,有很长的链和含有多种基团的

6、许多侧枝,进入血流后可与多种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下降,抗凝活性降低,不同血浆肝素抗凝的剂效反应有很大差异。 肝素还可与内皮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结合而被灭活,这使其血流动力学变得更为复杂。,其他抗凝剂: 天然抗凝剂(肝素,水蛭素等) Ca+2鳌合剂: EDTA,草酸钠,柠檬酸钠,氟化钾,枸橼酸钠等。,水蛭素及衍生物(比伐卢定)抗凝作用位点,VIIa,Va,XIa,IXa,Xa,IIa,VIIIa,激活,激活,激活,激活,激活,Mackman N. NATURE.2008; 451: 914-918,组织因子,水蛭素类,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XIIa,Ca+2鳌合剂作用原理: Ca2+是凝血因子IV。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草酸钠(sodium oxalate)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钠(trisodium citrate)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