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238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立走有精神》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坐立走,有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健康。2、生活中站有站样,坐有坐相,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在坐、立、走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气质。体会到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一种对他人的文明行为表现。教学重点1、初步懂得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含义。表现对坐立走姿势的正确者的欣赏。通过认真训练,总结、提升获得的坐、立、走

2、方面的经验和信息,在坐、立、走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气质。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我怎么看见有同学趴在了桌子上?这种做法对吗?长时间的坐姿会有什么坏处?坐姿一定要正确,这样我才会对我们的身体好,同时也是文明礼貌的行为。除了坐要正确规范外,还有什么姿势应该正确?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歌曲中国功夫,看怎样的坐立走姿势才是有精神的呢?(播放)歌曲中怎么说坐立走的。只有做到了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才会有精神。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坐如钟1、明确要求:我们先来学习坐如钟,为什么要说坐如钟?(庄重,稳重)怎样才会像钟一样呢?请大家来读儿歌:坐如钟,身子正;腿并拢,脚放平。请大家再读儿歌,边读边对照来坐。

3、2、组长示范,培训组员。现在老师请四位表现最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示范坐,请大家来说坐如钟的要求评一评他们坐得怎么样。现在这几位同学表现的这么好,请到小组内培训你的组员吧,看有坐的不合乎要求的给予指导。开始吧,如果全合格了,请你举起手示意一下。教师巡视并及时表扬鼓励。3、过渡:现在大家都坐得像一座座小钟一样,特别有精神,这就是对老师的尊重,如果每节课你们都这样坐的话,我相信你们会更加可爱,给你们上课的老师对你们也会更加喜爱你们!活动二:立如松1、明确要求:坐如钟学会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立如松。(出示图片)小松树什么样的?(挺拔,直立)怎样站才会站的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树呢?谁来告诉大家。看老师这里有秘诀(

4、出示儿歌指名读)。你们想不想练一练啊?请起立!跟老师一起边读儿歌边练习立的动作要点。2、小游戏:比姿势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站如松了呢?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请先来读儿歌,明确要求。(出示儿歌读)儿歌中告诉我们比姿势的要点有三个,那就是一贴一靠一挺。(两名学生示范,教师纠正)我们再来读一遍儿歌,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明确了要求,就请你选择同组的小伙伴来比姿势,边说要求边来做。只要你们做到了一贴一靠一挺,那就做到站如松了。3、过渡:现在大家都站得像一棵棵小松树一样,挺拔帅气!老师不得不再次表扬大家,你们不但站如松,还做到了坐如钟,那走应该怎样?活动三:行如风1、小组讨论:怎样走才会像风一样?(轻,自然

5、,大方)(出示儿歌)请大家先来自学儿歌,然后小组为单位自学行如风,小伙伴之间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练习,过会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参加比赛,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看哪组自学得好。2、行如风比赛:请代表们到前面来排好队。听老师口令以观察其他同学并对代表们评价。还有谁想来展示自己的行如风?请大家起立,排队站好,我们一起练习。注意行如风的动作要点。三、深化感悟1、不同的职业对坐立走的姿势有着不同的要求,请大家观看图片。你觉得解放军叔叔走得怎么样?看,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不仅仅有利身体健康显得有精神,还会赢得别人的称赞呢!你想知道解放军叔叔是怎么练出来的吗?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小组讨论:你觉得怎样才能练出好的姿势?只要每天提醒自己,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养成姿势正确的好习惯了。你能坚持住吗?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坚持住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可是有几位小朋友坚持不住了。2、请看下面这几位同学,快来帮帮他们吧!你想到好的办法就告诉他们吧。3、校园生活模拟学校的学习、互动中都离不开坐立走,在下面的情景中你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1)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来上课,同学们好!(2)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带着饱满的精神,自己的物品,踏着节奏一起去参加校运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