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教案3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098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功》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功》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

2、究与理解。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立功、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2、新课教学a物理学中的功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看课本做功的实例和没有做功的实例。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生:1、有力F的作用,但

3、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练习: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点提升到点,又从点平移到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b功的计算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师: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

4、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生:做的功比甲大,更大了。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1)功的公式: W = FS(2)W 功 焦耳(J);F 力 牛顿(N);S距 离 米 ( m)。(3)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师: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下面几点:(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反馈练习题: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