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090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了解茨威格及其主要作品。能力目标:初步感受伟大作家的心灵律动,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情感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晚年的他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

2、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他的信仰和行为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又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82岁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他的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称之为这是“世间最美丽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他的一生,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代表作

3、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忏悔录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其中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他就是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巨匠,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二、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

4、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三、阅读课文,初识托尔斯泰。1、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的泰斗,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许多崇拜他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去见他。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驾车赶来,在托尔斯泰家的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托尔斯泰的主观概念,希望从托尔斯泰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

5、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感到疑惑、惊讶和失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托尔斯泰让拜访者失望的原因。明确:托尔斯泰的“丑”让拜访者失望。须发丑:面部多毛,浓密胡须。乱蓬蓬的头发,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

6、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五官丑: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长相粗劣,像粗制滥造的小屋;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难看的招风耳;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眉毛宽约一指,朝上倒竖,像纠缠不清的树根;小眼睛;狮子鼻宽宽的、两孔朝天,像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脸色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像禁锢思想的囚牢;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气质丑: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7、。拥有一张俄围普通大众的脸,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身材丑:矮小敦实,像个侏儒。2、托尔斯泰如何评价自己的长相的呢? 明确:“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四、精读课文,走近托尔斯泰。1、但是,拜访者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精读课文找出原因。明确:目光犀利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眼睛锐利高尔基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能洞察世事;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粲然笑意;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热泪涟涟;好奇像手术刀;像X光

8、;像神奇的星光;像寒光四射的匕首;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补充材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

9、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对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评论。)补充材料二:对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呐喊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这里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安娜卡列尼娜卧轨时对上流社会的诅咒实际是托尔斯泰内心深处对俄罗斯上层社会的呐喊。)补充材料三:托尔斯泰的忧郁托尔斯泰决定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

10、,统统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托尔斯泰还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烧茶、劈柴、生炉子上,为学生编写识字课本,为农民编写俄语读本但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几乎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高尔基就从来不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去种地、修炉灶、做皮靴”有什么必要。但托尔斯泰就这么干了几十年,他穿着宽大的农夫的上衣、一部蓬松的大胡子、满脸愁苦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1910年11月7日,托尔斯泰死在他的出走途中,死前他说:“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这是他最后的话。补充材料四:托尔斯泰的爱心19世纪的俄国还很贫穷落后,而且等级森严,农民的孩子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托尔斯泰就在自己的庄园里创办了贫民学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他

11、收的学生都是当地的农民子弟,甚至还有四五名女生,这在当时可真是破天荒。托尔斯泰的教育模式极为自由开明,迥然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贵族教育方式。他对学生不约束,不体罚,完全由着他们的兴趣选课并自由发展,同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自然而然地灌输民主平等的意识。学生中有人在多年后回忆说:“我们早晨到校上学不受时间的限制。学校里没有传统的功课表,也不用打铃的形式来区分课时。每门课都很有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上他想上的课程,有人学地理,有人学历史,有人学写作或绘画,有人只想看书。如果学累了,可以随便倚靠着睡觉。我们感到非常自由,经常一整天呆在学校里,到很晚才回家。”还有一个故事也许更能说明托尔斯泰的爱心。一次

12、,当托尔斯泰行走在莫斯科的广场时,一个乞丐向他乞讨。托尔斯泰立刻就要掏钱,旁边一个朋友告诉他,这个乞丐不值得施舍,因为其品行之恶劣,全莫斯科都闻名。托尔斯泰回答:“我不是施舍给他那个人,我是施舍给人道。”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爱已经不是洒向某个特定的阶级,某些不幸的个人或人群,甚至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宇宙间的一切生灵的关爱与怜悯,而是已经升华为一种境界,如同一面柔软却又锋利的剑,直面人类的灵魂。2、作者是如何赞美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明确: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

13、的宇宙;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它把探照灯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它忘我地注视上帝;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它甚至锋刃无情3、此段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明确: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是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4、在写托尔斯泰眼睛之前,作者为什么先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参考:突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说明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14、,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翁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翁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5、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参考:一方面托翁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相,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他想尽其毕生精力去改变这些,却又事已愿违的时候,这又是不幸的。所以并不矛盾。(晚年的托翁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中)五、拓展迁移,品读托尔斯泰。1、读世界最美的坟墓节选,请同学们发表感想。2、下列箴言都是从托翁巨著中精选出来的,字字玑珠,充满哲理,请谈

15、谈感想。强权的社会制度不会是永存的。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我去接近人民,倾听他们对人生和信仰的意见,于是我了解了真理。我所理解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爱它们才理解的。所有幸福的家庭彼此都很相似,每个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缺乏善良是分文不值的,因为最坏的恶习也是缺乏善良。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谁也不满足自己的财产,但谁都满足于自己的聪明。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立刻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对一位优秀作家来说,一节课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托尔斯泰还有更多、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愿同学们课后静心去品读他的代表作,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一定会走进你的心灵。七、课堂练笔: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回顾当初拜见托尔斯泰的“正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斯泰的墓前,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八、课后作业。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或有计划地阅读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