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理论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9068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英理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英理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英理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英理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英理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英理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英理论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精英主义的发展: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阶段,流行的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和罗伯特米歇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

2、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和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不管政府和经济的性质如何,总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3)精英通

3、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与他人分享权力L。他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警察和军事力量、操纵教育体制和大众媒介、惩罚和消灭反对者、以及制造意识形态使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合法化。(5)精英允许甚至鼓励有限的社会变迁,但是其程度限制在对实现他们追求的目标有利,并不威胁他们的权力。重大的社会转型总是遭到精英的反对.(6)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大而复杂时,精英的权力趋于隐秘,因为它根植于无数的组织化结构之中结果,它们的统治越发无处不在,而且有效。在精英研究尤其是政治精英的研究中,

4、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意识潮流:1.维尔费雷多帕累托、盖坦诺莫斯卡(保守主义)帕累托和莫斯卡倡导的精英模式的保守主义视角,基于两个相关联的假设:精英具有天生优越性,且在社会与政治的稳定秩序中具不可或缺性。他们认为,大众在能力上是不可信任的和不能始终如一的,是一个冷淡的、政治上避而远之的群体。2.怀特米尔斯,熊彼特(激进主义)激进主义的精英理论以C怀特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为代表。米尔斯和其他激进结构主义者看到了精英的内在的非民主化和寡头趋向,并不认同精英的不可避免性,也不认为大众是不一致的、无能力和不值得信任的。3.罗伯特米歇尔斯、马克思韦伯(中庸主义)中庸的精英理论以罗伯特米歇尔斯为代表人物。在他的

5、政治团体的经典研究中,系统阐述了著名的“寡头政治统治者的铁律”。在他看来,极少数政治精英对绝大多数群众的统治是通过组织实现的,官僚制是现代组织的特征。罗伯特米歇尔斯具体论述了官僚制,指出了官僚制的中心化和非集权化趋势。并定义了在大型组织中导致寡头政治倾向的变量,包括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上的特征,大众对领导者的心理依赖,领导者出色的能力。另外,马克斯韦伯系统研究了官僚制,并将其公式化成为一个理想模型。三、代表人物:1. 帕累托精英理论是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他对精英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统治方式的深入研究,使其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帕累托也因其开创性贡献成为精英理论的代表人物

6、。帕累托的精英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上,他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异质性,他指出,“无论理论家喜欢与否,事实上人类社会是不同质的,人们在身体、道德、智力上千差万别”。他首先在政治意义上使用了“精英”和“精英统治”的概念并使之普遍化。他提出了“精英统治”和“民众”的概念。在他那里所谓精英应兼具“高度”和“素质”两方面的要义。“高度”是某种可以客观判断的成功的标准,如职位、财富、得分、声誉等:“素质”是指人的才智、才干、内涵等。帕累托对精英的定义:(1)社会是分等级的精英和非精英,即使人民群众内部也分“中、低”两个等级; (2)社会最高层是统治精英,社会的性质是由“精英,尤其是统治精英的性质决定

7、的”。他还指出“精英”是指社会上最为杰出的人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得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全部社会精英),不分性别和类别,如君主、律师和大盗等等。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如部长、参议员、众议员、上诉法院院长、将军等等。这样精英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帕累托精英统治的方式:帕累托认为,统治者应同时擅长使用计谋和暴力,即一方面要擅长吸收下层精英,用阴谋诡计和圆滑的手段进行统治;而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毫无约束的暴力进行统治。帕累托将统治精英的政府分为两种:(1)“主要使用物质力量和宗教情感力量或类似力量的政府”;(2)“主要玩弄权术和

8、谋略的政府”。他认为,在第一种政府类型中的统治精英,第二种剩余物(集合体的持久性) 同第一种剩余物组合的本能) 相比更占优势,因此,“暴政”是这种政府的主要统治方式,这种政府的开支并不大,但由于其憎恶新生力量,又不重视通过精英循环来吸收更具天赋的优秀分子,必然导致统治的中断和社会的不稳定,此外,这种政府通常蜕化为腐败的军人政府。在第二种政府中,统治精英的第一种剩余物超过第二种剩余物,权术和谋略是统治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暴力,此类政府可能蜕化为狡诈的懦夫政府,并很容易被国内或国外的暴政推翻。因此,帕累托认为,统治精英要想维持其统治的长久性,必须在社会统治过程中正确把握第二种剩余物和第一

9、种剩余物的合适的比例,即擅长使用暴力和计谋的适当组合,只有这样的“混合型”统治方式才能在社会统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2.莫斯卡莫斯卡通过对业已存在的诸社会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指出“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着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属于统治阶级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行使各种政治职能,垄断政权,并享有政权带来的利益;而被统治阶级则身受统治阶级或合法、或专断粗暴的管辖和控制。”他认为那些少数的统治者就是精英。他在1896年发表的统治阶级一书中,他指出,社会存在着两个阶级的人们,人数较少的统治阶级和人数较多的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并不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阶级,而是社会的精英,即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优

10、秀分子。莫斯卡还指出在统治阶级或精英之下,存在着另一个阶级,这就是他所谓的次精英,由知识分子、国家公务员、管理层和技术专家构成。莫斯卡于 1884 年出版的关于政府和议会制的理论和于 1896 年出版的政治科学原理(英译本名为统治阶级)都是对这一假设予以证明和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从而建立了他的统治阶级理论。莫斯卡所称的“统治阶级”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莫斯卡曾对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在所有社会中都会出现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另一个是被统治阶级。前一个阶级总是人数较少,行使所有社会职能,垄断权力并且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而另一个阶级,也就是人数更多的阶级,被第一个阶级以多少是合法的、又多少是专

11、断和强暴的方式所领导和控制。被统治者至少在表面上要供应给第一个阶级物质生活资料和维持政治组织必需的资金。”而且“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都在少数有影响力的人们手中,大多数人不论是否情愿,都要服从这种管理”。3.拉斯维尔美著名学者拉斯维尔对精英概念进行了重大修正, 拉斯维尔以其对权力关系及精英的创新研究被称为“研究领域的达芬奇”。他排除了帕累托精英概念中的素质部分,用“高度”指标作为精英的衡量标准,即精英社会中占据高级位置的人。在帕累托的基础上,拉斯维尔将“精英”发展为纯粹的分析性概念,使“精英”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普遍范畴,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还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工具,认为各种政治活动的发

12、展,都是参加者将根深蒂固的个人感情导向公共渠道的结果。因此,为了防止人们的狂热、独裁、暴行和冲突,必须建立“预防的政治”,即依靠社会科学家对民众的指导和教育,而不是依靠制定法律、改变政府组织和扩大民主参与等社会变革来实现。 他还指出,“权势人物是在可以取得的价值中获取最多的那些人们。可望获取的价值可以分为尊重、收入、安全等类。取得价值最多的是精英,其余的人是群众。”其理论的优点在于使精英的标准更加客观化、更易于判断和衡量,缺陷是抛弃了“素质”标准后,精英就不那么丰满了,就易于给人们造成是否“精英赝品”的疑问。政治精英统治方式是精英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拉斯维尔被认为是这方面最有作为的贡献者,

13、他认为政治精英通过四种手段实施对社会的统治:象征、暴力、财物和实际措施。拉斯维尔指出,“任何精英都以共同命运的象征作为旗号来为自己辩护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所谓“共同命运的象征”不过是现行制度的意识形态罢了。有些学者甚至把精英统治的手段简化为“高压”和“操纵”,其中操纵指的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无论是象征还是操纵,所强调的都是意识形态对其政统治的合法性的获得和恒久性的维护的重大意义。4.熊彼特熊彼特着力阐释了“精英民主理论”,他认为古典民主理论和人民主权理想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因为大多数选民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冷淡的,不能准确判断公共事务,因而不能参加政治决策。熊彼特还更尖锐地指出精英统治在

14、民主社会是不可避免的,民主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在那里统治”的意思。民主只不过是人民有机会接受或拒绝要来统治他们的人。也就是说,民主是政治精英进行权力竞争和人民抉择政治首领的过程,本质上是“竞争的选举过程”,即政治精英把握政治权力,实行政治统治,但其正当性来自于人民的取舍。熊彼特的这一思想显示了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零和模式”:精英需要大众的支持,为了获得大众支持,精英的设想必须与大众的利益取向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其仕途,至少也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5.米尔斯精英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精英论到现代精英论的发展,恰恰是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开始引发了由美国政治学家主导的权力大争论,米尔斯在权力精英的开篇就表明

15、了他的“精英权力观”。米尔斯认为,权力精英之所以握有大权乃是取决于他们所在制度或机构中的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精英也就丧失了权力。权力、财富和声望都必须依附于制度化的机构和地位中。米尔斯的著作权力结构被认为是运用精英理论研究社会结构的一个范例。在书中,他从影响力的角度把“精英”看作是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即政治精英。他认为与大众相区分,精英是少数高智能的人群,他们居于社会上层,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并大量运用社会和政治权力,这也暗示了身居高位的人群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和共同的利益。四、总结:V帕累托是第一个将“精英”一词转换成了社会学分析的工具。莫斯卡的“统治阶级”概念一定意义上就是关于精

16、英的界定。无论是帕累托还是莫斯卡,他们或多或少都认为“精英”是那些直接或者间接进行政治统治,对政治统治有着相当影响的人。拉斯韦尔对精英的理解不一样,“所谓权势人物就是在可以取得的价值(如尊重、安全和收入)中获取最多的那些人,取得价值最多的人是精英,其余的人是群众。”精英集团的支配地位部分的依靠于它对环境的成功操纵,操纵的方法包括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这里他已经抛弃了“质量标准”,同时把精英和权力联系起来了。拉斯韦尔使精英概念发生了从“质量标准”到“权力标准”的变化,将精英概念扩展到较深层次。米尔斯把“精英”理解为一个社会阶级,这一阶级很大程度上由他们所扮演的机构角色的价值决定。五、评价精英主义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是西方政治社会中重要的理论模式之一。尽管人们对精英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