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960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液体的压强》 课件4(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理,新课标(SK)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二、 液体的压强,导 学 设 计,实验1:如图1024甲所示,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橡皮膜,橡皮膜表面原来与管口相平,向玻璃管内加水,玻璃管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 实验2:如图乙所示,用手指触压装满水的塑料袋,手指处感觉到压力。 实验3:如图丙所示,把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橡皮膜会向上凹进去。,二、 液体的压强,学点1 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二、 液体的压强,二、 液体的压强,分析与论证:液体对橡皮膜和塑料袋施加力的作用,使橡皮膜和塑料袋发生形变,故液体也能产生压强。 问题1:实验中,_是显示液体压强大小的“显示器”,_

2、的程度显示液体压强的大小,_的方向显示液体压强的方向。 问题2:将液体与固体进行对比发现,由于液体具有_性,没有一定形状,而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有一定形状,所以,液体对容器_和_都有压强,而固体只对容器_产生压强。,橡皮膜,凸起,凸起,流动,侧壁,底部,底面,二、 液体的压强,步骤1:用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检查U形管的气密性。 步骤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步骤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步骤4: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H,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5:将水槽中的水换成浓盐水,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6:

3、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学点2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二、 液体的压强,二、 液体的压强,问题1: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F/S_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_和_有关且成正比,跟液体的重力、体积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都_关。 问题2: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液面到被研究的点(或面)的_距离,即深度是由_往_量的。而高度是指从底部到被研究的点(或面)的_距离,即高度是由_往_量的。,Shg/S,gh,垂直,上,下,垂直,下,上,密度,深度,无,应 用 示 例,类型一 液体压强的特点,二、 液体的压强,例1 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只对

4、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 C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 C 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A 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观察图A、B知,杯子正立放置时橙汁的深度较大,故正立放置时橙汁对杯底的压强较大,故选A。,例2 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图1025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图B),两次橙汁

5、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探究二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二、 液体的压强,例3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026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6、在液体中的_相同。,小,相平,深度,二、 液体的压强,(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大,大,不变,相等,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则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将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

7、: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即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所以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二、 液体的压强,点评 (1)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压强,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课 堂 小 结,二、 液体

8、的压强,当 堂 检 测,二、 液体的压强,1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解析 C 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故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故选项C说法正确。,二、 液体的压强,2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1027甲所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所示,则管

9、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 A盐水 B煤油 C水 D上述三种均有可能,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B 橡皮膜凹进管内说明杯中的水对橡皮膜的压强比管中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要大。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管内、外液面相平,即液体深度相同,要使管内的液体压强小于杯中水的压强,只能是管内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选项中比水的密度小的只有煤油。,二、 液体的压强,3如图1028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酒精0.8103 kg/m3) (1)pA、pB和pC的大小关系是_。 (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

10、写出一种即可)。,pBpApC,倒出适量水(其他答案合理均可),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A、B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A点所处的深度大于B点所处的深度,所以pApB;A、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甲中的液体为酒精,乙中的液体为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C点的压强大于A点的压强,故pApC;所以三点的压强关系为:pBpApC。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使深度变浅,故可以倒出适量水,或将容器倾斜等。,二、 液体的压强,4如图1029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

11、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此时压强减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所以B正确。,二、 液体的压强,5如图10210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的情景。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越大,相等,二

12、、 液体的压强,(3)在图乙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_的增加而增大。 (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_。,高度差变大,深度,二、 液体的压强,解析 (1)把水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2)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图乙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深度,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可以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即控制深度不变,密度变大,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