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58910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财经大学 函授(夜大)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专 业: 工商管理准考证号: 姓 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摘要(关键词)提纲正文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二、相关理论概述(一)中小企业概述(二)核心竞争力概述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一)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三)影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四、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五、结论六、参考文献摘要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中小型企业持续竞争优

2、势的基础,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优势的增加和规模的壮大。也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本论从阐述中小型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提升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几点对策。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策18本论(写作提纲)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二、相关理论概述(一)中小企业概述(二)核心竞争力概述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一)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三)影响

3、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四、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五、结论六、参考文献1、 绪论(1) 关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以及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活跃市场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到位,组织领导机制不完善,以及融资、服务、管理、缺乏竞争力等方面的因素,本文探讨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核心竞争力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现状及我国

4、企业同国际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距,提出了对于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二)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目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力度日益增强,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能力。在现阶段,这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核心竞争力是企

5、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2意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并成为自己独具特色的一种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没有竞争何谈竞争力。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正确的认识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制度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

6、力的四大因素,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迈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任何企业单纯依靠某一项或几项职能战略,最多只能获取暂时的优势,惟有培育核心竞争力,才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略。因此,面对新的挑战,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快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国家从宏观上的扶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协调。中国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增强他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相关理论概述(1) 中小企业概

7、述1.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是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体系和现代商业体系,大企业、大公司也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大企业相对应,出现了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其人员规模、资本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同时中小企业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被称为大企业的,现在可能只是中等企业;而现在是小企业的,若干年后可能会发展成为大企业。中小企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 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

8、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中小企业的特点(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对我国的社会再就业的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现如今随着劳动不足以及双方结构的变化。使中小企业遇到了比较大的困境,由先前的优势转而

9、变成了劣势。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涵以及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成为重中之重。(3)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往往在优势地区集中,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就会导致经济的分布极为不平衡,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是极为不利的。(2) 核心竞争力概述1概念: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d)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运用

10、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而形的,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对手模仿,能够满足用户价值需要并使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取得持久主动权的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并使企业能够在某一市场领域中长期地具有竞争优势,取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与资源组合。当今世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即从最早的有形产品设计阶段,经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第二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获取优势利润阶段。所谓优势利润是指企业的收益越来越不完全与产品的成本挂钩,获取优势利润的关键手段,一是科技领先,二是品牌优势。2. 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价值性,即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它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

11、。二是独特性,即核心竞争力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三是延展性,即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打开多种产品潜在的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四是动态性,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和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因此,它的动态演变是必然的,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演变成一般能力。五是叠加性,即两项或多项核心竞争力叠加后派生出新的核心竞争力。六是差异性,核心竞争力是特定的企业,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路线逐步积累起来的,是个性化发展的产物,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不相同。3、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1)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改

12、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地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未来时代是属于中小企业的时代,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必将继续发挥其经营灵活自如、销售快捷方便、资金周转灵活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意识淡薄,战略意图不明确 持续竞争优势的发挥需要与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意图表明了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自己的业务定位、计划发展的能力。从目前来

13、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2有限的资源分散,跌入多元化陷阱 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是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分散风险的策略。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主营业务尚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状况下,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由于资源分散在多个业务领域,分散了企业在具体业务领域的资源实力,尤其是影响了需要资源保证的核心领域或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损害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一些企业甚至丧失了原有的优势。3研究发展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 椐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

14、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4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影响了其创新和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由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构成的核心技术能力,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以免被其他企业剽窃和模仿。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在此问题上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对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缺乏应有的力度,专利被剽窃、商标被冒仿等现象仍较为普遍,从而削弱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抑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久性竞争优势的主动性。 中小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人力上都不具有优势,因此,要想在诸多大中型企业夹缝中生存发展的话,中小企业只有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创新经营,不断进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趁势而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