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877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与水调歌头(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qi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赤壁,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

2、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作者简介:,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注释】 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

3、 将:拿起。 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 周郎:吴军统帅周瑜。 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 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写实,诗 歌 赏 析,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诗 歌 赏 析,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慨,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

4、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bi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资料:,3、千古名句的理解 课后练习二2,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发议论感慨,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慨叹历史

5、上英雄成名要有机遇。,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赤 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豪爽胸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解词的常识,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如“水调歌头”、“浣溪沙”、“如梦令”、“相见欢”、“苏幕遮”)。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昨

6、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了解词的常识,词在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词也是讲究押韵的。有的词还有小序。,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晏殊),浣溪沙(苏轼),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

7、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

8、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水 调 歌 头,苏 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最高官至礼部尚书。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弹劾“谤讪朝廷”,下狱,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地。一生坎坷,飘零不定。苏轼的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苏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9、。有东坡乐府流传于世。,水调歌头,苏轼,“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朗读,资料:,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

10、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缘由、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41岁,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得相见。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在中秋之夜,

11、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写下这首词!,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上阕:饮酒问月,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抒发对政治的感慨),研读:,下阕紧承上阕仍然写月:“_ ,_ , _。”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_, _”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_ , _,_。”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_, _。”的旷达安慰之语。,2、从词的下阕可看出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词的下

12、阕写了什么?,下阕:对月怀人,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4、词的上下两片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 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朗读,思想感情: 表达词人由心有所_到心胸_的_情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郁结,

13、开阔,乐观旷达,体会情感,1、分别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人生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品读,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散离合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现词人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正因为蕴含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但愿我们兄弟都能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品读,2、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明月几

14、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上阕:问月,起笔突兀,心情矛盾,热爱生活,想象奇特,小结,主旨句,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下阕:问人,胸襟博大,美好祝愿,衔接上阕,转入抒情,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 衬别离。,-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 乐观旷达,水调歌头,苏轼,明月 喻清高,想一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积累 古往今来,月亮经常是人们抒写情怀的对象。写月的名句不胜枚举,你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老师赠言,失意时,莫沮丧; 苦闷时,莫彷徨; 受挫时,莫气馁。 正视失败,迎接挑战, 直面人生,定会成功!,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这首词,并把它改写成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