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督查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880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督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督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扶贫督查方案【篇一: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xxx市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xxxx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结合我村实际,为如期实现全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针对我村因基础设施薄弱致贫、因缺资金致贫、因缺劳力致贫、因病致贫等“四大主要致贫原因”,充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

2、破除我村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充分发挥“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网的“兜底”作用,集中力量开展一场集中脱贫攻坚战,确保2016年全面消除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到2018年基本消除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保障脱贫致富。按照镇党委、政府决策指导、规划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动协调推动落实。充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到两强”、“四定三到”、“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的开展,按照上级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助推全村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2.坚持因贫情况,具体分类施策。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差别

3、化对待,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制定“一贫一法”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覆盖,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充分发挥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网的“兜底”作用。 3.坚持精准扶贫,确保精准脱贫。全面落实上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积极与包扶单位沟通协调,以因贫情况切实把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落到实处,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大力宣传发展。 4.坚持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宣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5.坚持

4、生态补偿,推进绿色扶贫。按照上级指示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能走以破坏生态环境发展产业脱贫的路。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大对村庄和贫困户的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扶贫开发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 (三)扶贫对象 从2016年起,xxxx市实行农村牧区低保线和市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即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968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全村贫困人口共x户xx人,其中国家标准线下x户xx人(2016年国家贫困户标准线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968元,2020年国家标准线为低于4000元)。按各自然村分布:xx村一社贫困户xx户xx

5、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xx村二社贫困户xx户xx人,无国家级贫困户;xx村三社贫困户x户xx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xx村四社贫困户x户xx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目标总体要求,2016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将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户xx人全部脱贫。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全村所有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具体目标。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目标总体要求,2016年按照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脱贫标准(即国家2020年的脱贫标准线),现行国家标准线(2968元)下贫困人口x户x人全部稳定

6、脱贫。国家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口脱贫后,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市低保线的,继续给予扶持。到2020年我村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比现行低保标准翻一番(达到9936元以上),年均增长1000元以上。2016年扶持xx户xx人脱贫(其中国贫x户x人);2017年扶持13户30人脱贫;2018年扶持x户xxx人脱贫。 三、重点工作 针对“四大主要致贫原因”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行动。 (一)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基础设施薄弱致贫问题。1.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加强水、电、路、讯、危旧房、文化室、农牧业生产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村内人居

7、环境,实现贫困户住有所居、业有所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组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并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 2.强化生态建设保护。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保护相结合,宣传鼓励贫困人口在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同时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优先使用贫困人口的苗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通过发展产业扶持脱贫。 大力宣传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脱贫,根据各自然村实际,鼓励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猪牛羊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与帮扶单位和村企共建企业沟通协调,将企业从业人员生活消费市场与村发展产业相对接,达成契约式供销关系。有效解决农牧民农畜产品销售难题。同时积极争取

8、上级实施的贫困户畜产品价格直补政策,对市场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进行差价直接补贴,有效保护贫困户养殖收益,调动贫困户养殖积极性,促进畜产品增产,解决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 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企业引进来解决村内贫困农牧民及子女就业问题和村财政收入,用村财政收入建立村集体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还要积极鼓励从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村民富起来。 1.解决因缺资金致贫,鼓励发展产业脱贫。着力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农牧民创业。 对有发展产业想法缺资金的贫困户,包扶干部积极与贫困户沟通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分析降低风险,并积极与银行协调惠农贷款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问题。

9、对耕地少或因病等原因无法在田间劳作的贫困户,鼓励发展养殖业销售农村绿色畜肉。例如扶持发展养猪业,包扶干部要帮助包扶户购买幼猪崽,待猪出栏后帮助建立销售渠道,让包扶户尽快脱贫。 2.解决因缺劳力致贫,鼓励发展产业脱贫。因缺劳力耕种困难的贫困户,鼓励其购买小型农机具,既可以解决劳力问题又可以节省雇人资金。包扶干部积极与农机局沟通协调农机购买政策,对无力量购买小型农机的贫困户在享受农机补贴后,帮助其购买,并鼓励发展产业脱贫。同时,应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宣传鼓励村民帮助缺劳力的贫困户。 (三)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积极争取上级对患有21种重大疾病的在册贫困户患者给予医疗费用救助。即贫困患者通过新农

10、合、大病商业保险以及民政部门报销后剩余的可报费用,再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通过医疗救助,切实减轻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患者沉重的家庭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要宣传鼓励贫困户积极参加医保和体检项目。 (四)争取上级教育扶持脱贫,破解因学致贫问题。 积极争取上级对20162019年所有建档立卡中的贫困学生,支持其完成从学前到大学学龄阶段学业教育政策,从根本【篇二:杨成堂带队督查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靖远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靖远县委靖远县人民政府 (2015年8月28日) 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关键时期,今天,杨主任一行来我县督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这是对我

11、们工作的促进鞭策和鼓励支持。在此,我代表靖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杨主任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靖远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以简要介绍,对靖远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建议做以简要汇报: 一、靖远县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全县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全县由沿黄自流灌区、高扬程提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构成。目前全县有88个贫困村、2.28万贫困户、9.72万贫困人口,贫困面为

12、22.14%。 近年来,靖远县立足县域实际,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深入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在产业培育上,大力培育发展蔬菜、畜禽、林果三大特色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77万亩,羊只饲养量达到120万只,枸杞、籽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41万亩、12.8万亩,靖远已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全省蔬菜、畜禽、林果生产大县;在打造发展平台上,全力打造刘川工业园、银三角中小工业园、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三大园区,三大园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亿元,入驻企业达到41家,已成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壮大工业的重要基地;在改善发展条件上,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

13、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县域发展环境,“十二五”以来,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58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元,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1-7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元,同比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元,同比增长6.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增长9.6%;工业增加值元,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元,下降14.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402元,增长9.8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17元,增长10%。 二、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及开展情况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面对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县情实际,我们紧密结合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研究确定当前

14、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和会议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融合推进“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把握“两个节点”目标任务,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1+17”方案落地,围绕“三大区域”合力攻坚,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纵深推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确保年均实现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年脱贫人口1.9万人以上,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2020年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任务,我们重点抓了七个方面的

15、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强责任、抓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之后,我县立即行动,迅速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县的最大任务,第一时间召开了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精准扶贫推进会,传达学习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研究制定了全县“1+18+2”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推进,我县把领导带头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所在,按照党政领导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扶贫攻坚上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16、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联系点制度,每1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乡镇,包抓2个贫困村和6个贫困户;从乡镇和县直部门抽调10名年轻干部专职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落实工作;在18个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形成了强有力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二是扎实建档立卡,保证对象底数清、措施准。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行挂图作战、挂账销号,按照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特点及地域因素,在全县划分出南部、东部、北部、中部4个特困片带,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进一步明确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规范识别流程,健全档案资料,完善帮扶措施,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实名制管理,全县共核实扶贫对象2.28万户、9.72万人,切实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调查摸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