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58425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元栋洞穴奇案案例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课 题 报 告题目 洞穴奇案案例分析 学 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 业 经济学 组 名 我们都是祖国一枝花 指导老师 刘 炜 报告写作 魏元栋 201213432 报告排版 雷凤钗 201213430 PPT制作 雷凤钗 201213430 演讲成员 魏元栋 201213432 肖大云 201213417 其他成员 李丹丹 刘小雅 彭荣华 孔维锦 严 硕 目录第1章 案情简介11.1案情概况11.2案情分析1第2章 案情的争议点22.1 案情争议点的发展22

2、.2 案情争议点的汇总2第3章 维持法治传统基恩法官的逻辑推导33.1 忠实履行法官职责33.2 立法至上33.3 本案不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3第4章 其他法官的推理漏洞44.1四位法官意见的梳理44.2 福斯特法官探究立法精神被告无罪44.3 唐丁法官法律与道德的两难不参与审理本案54.4汉迪法官以常识来判断被告无辜 有罪判决和量刑必须撤销5第5章 总结6参考文献7 洞穴奇案案例报告第1章 案情简介1.1案情概况五名洞穴探险人被困于洞穴之中,在付出了大量财力和牺牲了十名营救队员后,仍未救出,后通过无线电与外界医疗专家和工程专家取得联系,确切得知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五人约定以掷色

3、子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让另外四人杀死后吃掉他的血肉。成员之一的威特莫尔是当初最早提出此建议的人,却在掷色子之前决定撤回同意。但另外四人仍执意掷色子,并且恰好选中威特莫尔作为牺牲者。获救后,此四人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他们应该判有罪吗?1.2案情分析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富勒在这个案例中借用了大量的事实:陷入绝境、抽签、人吃人、公众的同情、紧急避乱的抗辩性、夹杂着政治因素的追述、陪审团的有罪宣告、赦免的可能。在细节问题上他把事故发生的地点定在山洞里,使管辖权的问题尖锐化,又使非常重要的无线电通讯这一因素成为可能。他增加了无线电通信所传递的医生、工程专家的意见。这让洞穴探险者通过可信赖的资讯确切知道获

4、救之前会饿死,而不仅仅是惊恐的猜测。他增加了威特莫尔意见的反复性:一开始同意加入死亡协定,接着撤回允诺,后来又认可其他人代他投掷骰子的公平性。他增加了纽卡斯国内战与社会契约的历史,谋杀罪的法定死刑,创造了自我防卫例外的古代司法行为以及其他许多细节。我们梳理了五位法官不同的意见,可见案例的重点不在于描述洞穴中的情景,而是叙述“虚拟法官判决的理由”,每一位法官意见书都敏锐准确的抓住了一个核心的法律词语,并精确而富有深度的诠释了该词语的合理内涵,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了具有“客观的思想”之论证效力的法律事实,无论做出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的法官,都充分的体现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的能力”。五位法学造诣精湛的大法

5、官,面对同样的事实,适用相同的法律,却导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表面看起来是很简单的“杀人就有罪”的判定故事而已,但从法律、道德、人情的角度去探讨是否 “罪有应得”的维度就开始复杂化了,正是本案所精彩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第2章 案情的争议点2.1 案情争议点的发展随着对案情一遍遍的理解,案情的争议点由法律问题逐步的上升到了法律在生存与道德间的定位问题,由司法部门的判决问题上升到了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职责划分问题。2.2 案情争议点的汇总(1)自然法对本案是否适用?若适用,法官是否有权解释和使用自然法?自然法适用的判断标准又如何衡量?(2) 牺牲少数拯救多数是否正确,如何看待一命换多命的价值

6、判断?(3)本案中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是否正当? (4) 法律目的是否能够超越法律条文而适用?若法律目的可以超越法律条文,如何判断法律目的?(5) 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若被告的行为不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谋杀? (6) 作为法官如何区分法律问题和道德因素?如何看待法律的道德性?法律与道德应该相互独立还是包含融合?(7) 司法机关应如何对待法律案件中公众的意见 ?7第3章 维持法治传统基恩法官的逻辑推导 3.1 忠实履行法官职责 作为法官首先应明确法官的职责范围,属于司法范围的事情必须解决,但不属于法庭的事情就不用自寻烦恼了。基恩法官首先把不属于法官的两个问题抛开。一

7、个是如果被告被判有罪,是否应该给予被告行政赦免。这很明显属于行政问题,司法机关不应干涉,而且法官的权利来源于联邦法律并不是行政长官;第二个问题是被告行为的善恶对错问题,法官的宣誓适用法律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观念,法官需要根据法律做出客观公正的判决,而不应该过多的带入个人感情。法官不应无视法律条文而去自由立法,自由立法导致了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官的自由立法在历史上造成了悲剧的国内战争。3.2 立法至上 在政体中规定了立法至上的原则,也就是说法官有义务忠实适用法律条文,根据法律的平实含义来解释法律,不能参考个人的意愿或个人的正义观念。不能因为职业传统和思维习惯而随意进行司法改造。而福斯特对司法改造本身就

8、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按照福斯特法官的观点司法改造的第一步就是推测法律目的,而法律目的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具有多样性,既然不知道法律目的又怎么确定法律存在漏洞昵?所以这种改造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严密的法律并不排斥创造性,但司法的修改需要自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帮助,而不是简单的凭借推测的法律目的。3.3 本案不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 分析案件是否属于自我防卫的例外首先看的不是自我防卫的目的,而是看例外的适用范围,自我防卫例外适用于当事人抵抗威胁自己生命的攻击的情形,指的是一个人在自我防卫时对对方所造成的过度伤害不是故意的。而原告威特莫尔显然并没有威胁被告的生命,所以被告应判有罪。法官不能在执行法

9、令的同时按个人意愿篡改法令。最后是关于司法权力的分配,司法机构应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民众应认识到自己对最终意义上由自己创造的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第4章 其他法官的推理漏洞4.1四位法官意见的梳理表1 四位法官意见的梳理法官判案原则法律与道德的取舍定罪福斯特自然法法律与道德是纠结在一起的要记得法律目标无罪唐丁理性判决与道德出现冲突法律与道德出现冲突,无法解决法律与道德简直无法共存了弃权基恩法律实证主义法律与道德是独立的朴素的去解读法律条文有罪汉迪法律现实主义法律即道德按照常识与公众的意见无罪4.2 福斯特法官探究立法精神被告无罪案发时他们不在联邦法律的管辖之下,联邦法律不再适用,应使用自然法。福斯

10、特认为,其一,法律的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的共存状态,调节共存状态下相互之间关系的公正和平等,如果在极端情况下,人可以共存的前提不存在时,法律就失去意义和作用了;其二,管辖权是以领土作为基础的,本案发生在山洞里,在地理上,法庭没有管辖权,联邦法律对本案不适用。漏洞1:法律目的具有多样性,何以见得法律目的仅仅是为了改善人的共存状态昵?漏洞2:虽然发生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山洞里,但是,不是有无线电这种和外界联系的工具吗?漏洞3:如何判断自然法适用的标准?联邦法官又哪里来的权利解释和使用自然法?如果被告的行为依据不能以联邦法律判断,那么在那种困境下他们有必要起草新的“政府宪章”即契约,来应对所面临的生存危

11、机而且所订立的契约或者合同是不可撤销的。漏洞4:个人是否有权订立协定去决定其他人的生死?合同本身是可以撤销的,难道当事人不能撤销合同?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面而不违反法律本身,即法庭有权根据法律目的而忽略法律条文来行使司法权。由自我防卫而导致的杀人可以免责。漏洞5:法官根据法律成文来处理案件是法官的职责,法律目的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目的,即无法确定法律的目的。漏洞6:自我防卫免责的适用范围为,当事人的生命招到威胁时而自我防卫过度的情形,显然威特莫尔并没有威胁被告的生命。4.3 唐丁法官法律与道德的两难不参与审理本案唐丁法官认为被告的生命是由十个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如果判决其有罪,那么英雄就

12、白白牺牲了。如果要名正言顺的判被告有罪,那法律条文须规定吃人肉是犯罪的。漏洞1:法官在解释和适用联邦法律时要区分法律案件中的道德因素和法律因素,将个人偏好抛在脑后。法官要承担作为法官的责任,做出法律所要求的判决,即便该法律严苛无比。对于立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不可分离,对于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立法机关禁止谋杀有其道德动机:它认为谋杀是错误的应该禁止。但是人民不允许法官们适用自己的道德观点。法官的任务就是解释立法机关的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立法机关的道德观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道德观点。行政长官可以考虑赦免,因为法律过于严苛。4.4汉迪法官以常识来判断被告无辜 有罪判决和量刑

13、必须撤销政府是一项人类事务人们不是被理论所统而是被其他人所统治。所以在司法的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意,和公众的观点保持一致,保持必要的决策弹性,将程式和原则适用于手中的案情,从所有可以利用的形式中挑出最适合得出正确结论的规则。同时司法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加强与行政部门的沟通。漏洞:如果司法部门的运作要完全和公众或者舆论的方向保持一致,还如何保持司法部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什么样的规则才是最合适的规则昵?如果司法机关的运作要和行政机关保持协调一致,如何保持司法部门的独立性?第5章 总结这个案例很经典,富勒通过精巧的裁剪事实,既给了一些法官很好的理由判决无罪,又给另一些法官很好的理由判决有罪,来引起

14、人们对法律思想多样性的关注,更是向人们昭示了在经验的司法实践中法官涵养“内在性思维”的重要性。这就是说,无论是法哲学的理论探究还是法官的司法实践,都必须明确法律“存在”的根源和基础就建立在其自身的“理念”之上,而不是借助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力量以形成其权威性。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法律无疑要从外部为政治、经济、社会力量乃至意识形态服务,但法律不依赖这些力量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根据,它从自身的根源和基础上获得力量,其他外部力量得以成立和正当化恰恰需要法律的助推,因为正义的根源性地位决定了法律和司法的至上权威。而法官们基于独立的“思想的能力”就相同案件做出不同裁决,其蕴含的哲学意义在于传达出这样的事实,即“绝对正义”是人生永远不可能直接经验得到的,正义也因而是神圣的,法律和司法因此而成为通往“绝对正义”的航船。人们之所以必须守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权威,原因在于虽然人们通过公开性法律和中立性的司法尽管不可能直接得到“绝对正义”,但坚信存在走向“绝对正义”的可能性。严密的法律思想既不排斥创造性,也不会让道德成为与法律无关的事后思考。法官作为纠纷的裁决者,其司法实践是以正义之名义而展开的因而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