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260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 新授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说教学设计 长铁一中 张娟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 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积累,并知道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本文字义上的难度不大,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多可以解决,只要关注几个长句的节奏,弄懂句子意义,就能大致理解文章。难点在于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了解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因此,老师应结合写作背景讲述,并在诵读中领悟文章的情感。最后在“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思辨性问题中,让全课达到高潮

2、。用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延伸,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食”“虽”“且”等文言字词。2.熟读并背诵全文。 3.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难点: 1.托物寓意的写法。 2.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入境 1. 伯乐相马故事引入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

3、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着“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介绍文体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二、自学生疑,正音正字 祇(zh)骈(pin)尽粟一石(dn)食(s)马者其真无马邪(y) 3、 学习释疑,感知内容 1. 录音范读后,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

4、、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对照课后注释,弄懂字义句意。3.小组交流,提出字义句意上的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决。4.独立翻译全文。 4、 点难拨疑,推究文理 、 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

5、用。 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了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本段中通过那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

6、点明了中心。 、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 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 五、反思学习,品味意境 、 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

7、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储蓄,能激发人们的想像。 、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6、 迁移创新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教后反思】 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

8、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2015年下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初中语文组 张 娟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学案导学制”为核心,以课程改革、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为本期工作重点。以强化教师个人反思意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二、工作内容: 1.常规教学工作。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对于备课,教研组提出五点要求:搞好个人

9、备课,强化集体备课,体现合作精神,突出设计意识,写好每节教案或学案。 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向45分钟要质量”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觉追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作到:明确教学目标,体现中考要求,强化读写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加强预习指导,提倡互动对话,运用现代手段,讲究教学效果,严谨、扎实、灵活地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严格地体现“先学后教,精讲精练”这一教学主题。 作业:语文作业包括作文和作业(书本作业或形成的练习册):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周记、日记和单项训练、随堂练笔等形式),大作文一学期不能少于8次,小作文的布置要结合教学灵活进行,次数尽量多一些。作业在通常情况下

10、一篇课文一次。作业的布置要适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深浅适度,数量适中,要尽量让学生多作一些语言运用和发散思维的题目。2. 集体备课 各年级备课组长要发挥带头和组织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在正常情况下,要保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为保证效果,集体备课时,要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教材研究,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测试安排;公开课研究(备课和评课);业务学习等。 3.公开课和听评课 教研组提倡、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多上公开课,并要求每一位老师按学校规定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争取上录像课。中青年教师认真准备好“长风杯”微课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听课、评

11、课:每位老师要自觉地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数。备课组长不仅要听本级组老师的课,而且还要组织好本年级组老师互相听课。年轻教师除了要认真听指导老师和本级组老师的课外,还要抽时间多听老教师的课,同时还要自觉地接受和邀请其他老师听课。每个备课组至少要组织两次以上的评课活动(可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 ),教研组准备组织两次校级公开课的评课活动。在每次听课后,组织全组老师认真评课,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4.教育科研 全组教师要提高科研意识,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实验,积极参加学校小课题和校级市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形成科研氛围。要求老师们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多撰写、多发

12、表教学论文,养成敢想、敢写、敢发的习惯。每一位老师都要按照学校要求上交或发表一篇论文。5.毕业班工作。 初三毕业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新课的教学,还要注意研读近年来的中考趋势,深入研究中考说明真正吃透中考改革的精神实质,从而改革初三语文教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初三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为有效地提高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效率,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中将开展两次复习工作研讨:针对命题意图、中考说明作分析;针对中考模拟试卷作分析。同时,初三语文老师要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筛选,共同研讨复习工作。争取中考语文成绩再创佳绩。6、开展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举办灵活多样、小型的学生竞赛活动

13、。有计划地进行诗歌朗诵、板报小样、演讲比赛及作文比赛等,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活动由各备课组设计组织,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竞赛。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各个备课组订好语文教学计划。 2、开学教学常规检查。 3、布置本学期各项任务。4、重温新课程标准。5、教研组会议两次。6、各备课组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7、安排好各位老师的公开课。8、小课题申报9、初三毕业班教学研讨一次。十月份: 1、教研组会议一次,进行主题讨论 2、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 3、进行公开课的评课。 4、准备“长风杯”的教学比武。 5、参加长沙市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武。 6、全组老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准备参评。 十一月份: 1、备课组长期中考试命题,试卷分析。 2、教学常规检查。3、期中考试。 4、各备课组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5、进行公开课的评课。6、参加市教研活动一次(教研组长、初三语文备课组长)7、初三语文教学交流一次。十二月份:1、教研组会议一次。2、各备课组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3、公开课评课。4、小课题结题准备。 2016年一月份 1、期末教学常规检查。2、备课组长期末考试命题,试卷分析。3、小课题结题。3、其他各项期末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