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6377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29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项目,主要包括电站场区场地平;一、支架基础(基础灌注桩);1、测量放线:进场前首先进行场地测量,定位各个坐;2、桩身开槽:桩身开槽前首先考察施工区域的土质状;3、钢筋笼绑扎: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材料下料及制作;4、灌注桩浇筑施工:;4.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槽验收,轴线、基;筋笼质量及定位基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太阳电池方阵光伏发电项目,主要包括电站场区场地平整、主干道工程;支架基础、电池组件的土建安装工程、预埋件、接地系统(埋入部分)制作、安装;逆变器、箱变器、配电室、开关站土建、电

2、气二次系统及接地系统工程;会线、支架、组件安装;电站接地及避雷系统;给水、消防、报警系统等。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通病,特整理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如下:一、支架基础(基础灌注桩)1、测量放线:进场前首先进行场地测量,定位各个坐标点,以1MWP方阵为单位定位场地标高,为以后减少各光伏板方阵落差打好基础;放线时做好标记,将本单位最高点及最低点的坐标定位。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标识清晰,定位准确。2、桩身开槽:桩身开槽前首先考察施工区域的土质状况,确定好施工方案,一般含沙量大土质松散的土质采用二次成型方式进行钻孔,开槽深度=桩身高度桩基露出地表高度,机械钻孔成型后采用

3、人工清孔方式,清除坑底浮土,防止成型后桩基下沉。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孔深符合图纸要求,坑底干净无浮土、无异物,孔壁无塌方。3、钢筋笼绑扎: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材料下料及制作,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主筋下料尺寸及箍筋间距在公差范围内,箍筋绑扎牢固,主筋分布均匀,主筋两端平齐。4、灌注桩浇筑施工:4.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槽验收,轴线、基坑尺寸、基底标高,钢筋笼质量及定位基准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方可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达到图纸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符合技术要求,孔深符合图纸要求,孔深公差10mm,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无变形,基坑验槽后应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4.2、一般设置两个定位基准线,

4、一个为水平定位基准线,一个为立面垂直定位基准线,水平定位基准线保证方阵内基础上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垂直定位基准线保证方阵内基础桩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就保证了基础灌注桩的水平高度和桩身间距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相邻两个方阵落差不能过大,落差要考虑日光的最小照射倾角。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定位线尺寸准确,方阵内定位线尺寸公差1mm,相邻两个方阵之间最大落差小于80mm。4.3、钢筋笼首先放置在孔底,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与地面平齐时停止浇筑,将钢筋笼按图纸要求的保护层提起一定高度后进行振捣。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保证钢筋笼上下均有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振捣良好。4.4、放置模具,按两个定位基准线来调整模具的位置

5、,调整好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保证模具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模具上面在本方阵均在一个水平面上,高度尺寸公差3mm,桩身间距横向及纵向尺寸公差均为3mm,混凝土振捣良好。4.5、放入预埋螺栓,调整好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高度,调整好后桩身上表面抹平。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螺栓间距,一个灌注桩上的两个螺栓间距尺寸公差2mm,灌注桩间螺栓间距尺寸公差3mm,对角线尺寸公差5mm,螺栓外露高度尺寸公差5mm,螺栓垂直无倾斜现象,预埋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4.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浇筑成型24小时后拆模,进行混凝土养护,外表套好塑料袋,地表培土。质量控制重点主要是保证防护密封,混凝土无外露,在同一支架基础混凝土浇

6、筑时,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则应按照施工缝处理;顶部预埋件与钢支架连接前,基础混凝土养护应达到100强度。4.7、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符合表 4.7-1的规定:表4.7-1 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表4.7-2的规定:表4.7-2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允许偏差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应符合表4.7-3的规定:表4.7-3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二、支架安装1、固定式支架安装:1.1、支架立柱:支架的前后立柱通过地脚板及预埋螺栓安装在基础上,安装过程中保持与水平面垂直放置,当发现方阵基础不平齐时,可通过垫铁找平。立柱安装基准线为两个,前后立柱

7、各一个。控制重点主要是立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垂直度公差1度,水平度公差2mm。1.2、支架主梁:主梁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后立柱上,与水平面成37度角,主梁安装是支架安装的关键工序,安装不规范将会加大以后工序的施工难度,也容易造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破损。主梁安装基准线为两个,靠近前后立柱位置在上平面前后各一个,安装时可以通过立柱上螺栓长孔上下调整位置。控制重点主要是方阵内各主梁上平面平齐,控制公差2mm。1.3、横梁和次梁:横梁和次梁安装在主梁上,其上平面有与压接光伏板的压块连接,主要作用是提高支架强度和安装光伏组件用。一般中间横梁也充当走线桥架用,此时其连接螺栓的安装方向有明确要求,螺栓方向要安装正确

8、。控制重点主要是横梁及次梁水平度及平行度,水平度公差1度,平行度为材料两端间距公差3mm,螺栓方向安装正确。1.4、支架的紧固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中相关章节的要求。1.5、螺栓的连接和紧固应按照厂家说明和设计图纸上要求的数目和顺序穿放。不应强行敲打,不应气割扩孔。2、跟踪式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跟踪式支架与基础之间应固定牢固、可靠。(2)跟踪式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或技术协议文件的规定(3)跟踪式支架电机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传动部分应动作灵活,且不应在转动过程中影响其他部件。(4)聚光式跟踪系统的聚光镜宜在支架紧固完成后再安装,且应

9、做好防护措施。(5)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应做好检查、签证记录。(6)支架的焊接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焊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7)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地网连接可靠,导通良好。3、支架的焊接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焊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4、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地网连接可靠,导通良好。三、组件安装1、压块安装: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和次梁上,压块安装位置不合理或不规范容易造成光伏组件的破损,也容易造成光伏组件固定不牢固。控制重点主要是与光伏组件安装紧密无缝隙,螺栓连接紧固。2、组件安装:光伏板通过压块连接在支架上,安装时;四、组件串接;1、光伏板之间组串:根源光伏板的电压等级不同,一;2、

10、汇流箱组串:安装时要求汇流箱内主开关处于断路;五、汇流箱安装;1、汇流箱通过支架安装在后立柱上,进、出线通过埋;2、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地面悬挂式汇流箱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4、汇流箱的接地应牢固、可靠;5、汇流箱进线端及出线2、组件安装:光伏板通过压块连接在支架上,安装时基准线为上下边缘各一个,安装时要求上平面平整,下连接面不允许有异物,安装施工时不允许踩踏。控制重点主要是上平面平齐,压块与光伏板配合紧密无缝隙,光伏板上表面无划伤。四、组件串接1、光伏板之间组串:根源光伏板的电压等级不同,一般每20或22片为一个组串,组串时要求接头干净无异物,接头插接牢固无虚接现象。在与汇流

11、箱连接前要求中间一对接头开路,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控制重点主要是接头插接牢固无虚接,连接线在线槽内敷设平整。2、汇流箱组串:安装时要求汇流箱内主开关处于断路状态,汇流箱进线标识清晰,馈线敷设平整,馈线连接点紧密。控制重点主要是线号标识清晰,连接紧固,馈线敷设整齐。五、汇流箱安装1、汇流箱通过支架安装在后立柱上,进、出线通过埋地穿线管从汇流箱下口接入。控制重点主要是汇流箱安装高度一致,进出线管整齐、垂直。2、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和固定螺栓应为镀锌件。3、地面悬挂式汇流箱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5mm。4、汇流箱的接地应牢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5、汇流箱进线端及出线端与

12、汇流箱接地端绝缘电阻不小于2M(DC1000V)。6、汇流箱组串电缆接引前必须确认组串处于断路状态。六、设备安装1、光伏发电主要设备有逆变器、箱变器、主变压器、SVG无功补偿器、GIS开关设备、高低压开关柜、通讯柜。控制重点主要是设备基础符合图纸要求,设备型号、规格应正确无误;外观检查完好无损;资料齐全,安装规范。2、电气二次系统:2.1、二次系统盘柜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如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远动通讯盘等。2.2、二次系统元器件安装除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程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制造厂的专门规定。2.3、调度通讯设备、综合自动化及远动设备应

13、由专业技术人员或厂家现场服务人员进行安装或指导安装。2.4、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程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的相关规定。3、其它设备:3.1、光伏电站其它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3.2、光伏电站其它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生产厂家说明书及订货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3.3、安防监控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相关规定。3.4、环境监测仪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七、电缆敷设1、电缆线路的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的相关规定;安防综

14、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应符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的相关规定。2、通信电缆及光缆的敷设应符合光缆.第3-12部分:室外电缆.房屋布线用管道和直埋通信光缆的详细规范IEC 60794-3-12-20053、架空线路的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3的有关规定。4、线路及电缆的施工还应符合设计文件中的相关要求。5、电缆:按设计要求一般设计为直埋形式,所以电缆多为铠装电缆,控制重点主要是电缆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出厂检测资料及合格证是否齐全,外表无破损。6

15、、电缆沟:由于各地区气温不同,要求电缆沟深度各地区有所差异,一般在1.5米至1.8米之间,控制重点主要是电缆沟深度符合图纸要求,电缆沟开槽平直,沟底无异物。7、电缆敷设:电缆直埋敷设按相关的施工规范施工,放线时严禁在坚硬地面上拖拉,放入电缆沟时要求顺直,不允许有U型或S型弯曲现象。电缆过路时要穿保护管后再施工。施工时主要控制重点是按规范施工,过路是否穿管,外表无破损,多条电缆之间无搭接、间距符合要求(一般要求最小间距100mm)。八、防雷接地1、光伏电站防雷与接地系统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的相关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2、地面光伏系统的金属支架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3、屋顶光伏系统的金属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可靠连接。4、接地沟:施工设备主要为小型挖掘机,施工时主要控制重点为接地沟深度和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沟底无浮土。5、接地扁铁施工:接地扁铁为外表热镀锌形式,施工不规范容易造成锌面磨损或脱落,所以不允许拖拉及硬物锤击。控制重点主要是扁铁表面无损伤,扁铁焊接时焊高及搭接长度符合图纸要求,焊接部位防腐处理符合技术要求。6、接地极:为保证防雷接地可靠性,在接地网内增设接地极,接地极长度一般在2.5米至2.8米之间,由于长度较大,造成施工比较困难,施工方式为人工和机械施工两种方式。控制重点主要是接地极长度及埋深是否符合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