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234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物态变化拓展提高(B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态,39时呈 态或 态,也可能呈 态,38时呈 态。2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 生成的,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 而成的。3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 ,乙 ,丙 。4指出下列过程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热放或吸热。(1)在40时打开乙醚的瓶盖子(乙醚的沸点为35

2、): 、 ;(2)阴雨天,水缸穿裙(即在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 ;(3)人体出汗则能降温: 、 ;(4)铜块放入铁水里不一会儿不见了: 、 ;5如图1所示的现象可以说明 。 图16饺子在水中煮,怎么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一现象说明 。7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通常每1000 g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盐类约35 g,所以海水是咸水,但可能变成淡水“跑”到地球上来海水“跑”到陆地上变成淡水形成天然水循环,这个过程包含了水的 和 两种物态变化。二、选择题(36分)8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中a图线所示。若

3、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图2AaBbCcDd9如图3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 图3Aa、b、c肯定都是晶体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化的快 Da比b的熔点高10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11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

4、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2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1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4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图4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

5、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14以下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哪个正确( )A同一种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它的凝固温度高B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但有一定的凝固点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15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16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表面积有关的是( )A温度不等的酒精

6、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17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

7、态变化过程18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19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三、实验与设计题(20题4分、21题6分、22题4分,共14分)20“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

8、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实验器材: ; 实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21如图5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纯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水浴法加热?此实验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图522在水里放些糖或盐,制成糖水或盐水。糖水、盐水的凝固点和纯水一样吗?请设计实验来寻找答案。四、阅读、简答题(4分)23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请你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电视墙也就是电视背景装饰墙,是居室装饰特别是大户型居室的重点之一,在装修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电视墙通常是为了弥补客厅中电视机背景墙面的空旷,同时起到修饰客厅的作用。因为电视墙是家人目光注视最多的地方,长年累月地看也会让人厌烦,所以其装修就尤为讲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