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113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植物病虫害调-查郭二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植物病虫害调查、测报和防治本章提要本章重点介绍了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包括病虫害的调查内容、取样、记载方法、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方法;概述了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综合防治的概念及目前生产上实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调查和测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防治对象,二是该不该防治,三是什么时间防治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一、 基本知识(一) 调查内容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掌握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动态,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到田间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对于生物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用的数学分析方法,通常称生物统计方法。调查统

2、计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是开展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基础。病虫害调查一般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类。普查只了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如病虫种类、发生时间、为害程度、防治情况等。专题调查是有针对性的重点调查。在病虫的防治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1、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普查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病虫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及为害程度等。对于当地常发性和暴发性的重点病虫,则应详细记载害虫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数量消长情况或病害由发病中心向全田扩展的增长趋势及严重程度等,为确定防治

3、适期和防治对象提供依据。2、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专题调查某种病虫或天敌的寄主范围、发生世代、主要习性及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数量变化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和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3、越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病虫越冬场所、越冬基数、越冬虫态、病原越冬方式等,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预测预报提供依据。4、防治效果调查包括防治前与防治后、防治区与不防治区的发生程度对比调查,以及不同防治时间、采取措施对比调查等,为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二)调查原理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基本原理就是抽样,即通过包含少量的个体的一个样本去推测包含很多个体的一个大的群体。二、调查方法(一)田间调查1、病虫的田间分布类型随机分布型核

4、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2、取样方法取样必须有代表性,这是正确反映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重要环节。取样的地段称样点,样点的选择和取样数目的多少,是由病虫种类、田间分布类型等决定的。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对角线取样、棋盘取样、平行线取样、“Z”字形取样等。A、B. 单对角线式(面积或长度);C、D. 双对角线式或五点式(面积或长度);E、F. 棋盘式(面积或长度);G. 平行线式;H. “Z”字形1、五点取样法 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2、对角线取样法

5、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但误差较大些。 3、棋盘式取样法 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4、平行线取样法 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5、“Z”字形取样法 (蛇形取样)取样的样点分布于田

6、边多,中间少,对于田边发生多、迁移性害虫,在田边呈点片不均匀分布时用此法为宜,如螨等害虫的调查。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一般来说,单对角线式、五点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Z”字形取样则适用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3、取样单位及数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植株或其某一部分、其他单位。(二)诱集调查1、黑光灯诱集2、诱器诱集。糖醋液、性诱剂、杨树枝把或谷草把三、调查资料的记载、整理和计算(一)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表格(二)病虫害发生资料的计算1、调查资料的计算(1)发病率。反映病虫危害的普遍程度 (2)虫口密度。表示中一

7、个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 (3)病情指数。按照被害的严重程度分级, (4)损失情况估计。 2、加权计算(各变数次数)的总和各次数的总和 加权平均数= 100%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测报病虫害的测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作物、气象等多种因素,参考历史资料,对病虫害以后的发生和发展作出科学的推断。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材料等方法,通知有关部门、生产单位以及农民群众,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测报的内容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趋势预测(二)病虫情报种类短期预报:指距离防治适期10天内的预报中期预报:指距离防治适期11天到30天内 预报长期预报:

8、指距离防治适期一个月以上的预报中长期测报通常应用于指导防治策略的研究,为制定防治方针、进行物质准备和改进防治技术提供依据。短期预报则主要用于指导具体防治措施的实施,以提高防治效果。警报:属于紧急性质的预报,即预计某种病虫将造成严重为害或突发性的新发生病虫需要人们特别警惕,抓紧防治的预报,特别严重时须发紧急警报。趋势预报分级:小发生、中等偏轻、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大发生5级。二、害虫发生期的主要预测法通常把害虫种群内所有个体进入某一虫态百分率16%、50%、84%左右的时间,分别称为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历期预测法期距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有效基数预测法形态指标预测法三、病害的主要预

9、测法病圃预测法田间调查法气象指标预测法孢子捕捉法作业1、 调查和测报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重要意义 答:调查和测报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防治什么对象的问题,二是该不该防治的问题,三是什么时间防治的问题。因此,根据调查和测报,可以及早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可以更合理地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防治费用和减少滥用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总之,对经济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搞好病虫害调查,应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一要在抽样时样本要有一定的含量,二是要公正客观,应按一定的抽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时要注意调查的计划性、科学性、调查资料的

10、完整性,同时要妥善保存调查资料。4、植物病虫测报的一般程序怎样?从时间和内容分,测报分哪几类?答: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作物、气象等多种因素,参考历史资料,对病虫害以后的发生和发展作出科学的推断。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材料等方法,通知有关部门、生产单位以及农民群众,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测报从时间分有短期预报、中期预报、长期预报。测报从内容分有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趋势预测。5、病虫害常用的预测法是什么?虫害常用的预测法是历期预测法、期距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有效基数预测法、形态指标预测法。病虫害常用的预测法是病圃预测法

11、、田间调查法、气象指标预测法、孢子捕捉法。第三节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一、植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概念人类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与植物病虫害作斗争的历史。过去,人们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方法防治病虫害,防治效果差。20 世纪40 年代后,随着滴滴涕等有机合成农药的问世,化学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们长期、连续、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出现了病虫害的抗性、农药的残留、害虫的再猖獗为害,即所谓的“三R”问题。同时,生产成本提高,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等。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任何依靠单一的防治方法来解决病虫害问题是行不通的。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逐步建立了“综合防治”或害虫的综合管

12、理(IPM)的正确观点。(一)综合治理的意义1975 年我国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1986 年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概念的阐述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其基本点是: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二)综合治理的要点 1、通过农业生态系统控制病虫害。即全局的观点,取得最佳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制定措施,首先要在了解病虫及优势天敌依存

13、制约的动态规律基础上,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尽可能综合协调采用防治措施,力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允许保留一定数量的病虫害。即经济的观点,讲究实际收入。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种群数量低到不足以使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就不足以造成损失,可以不防,否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防治。3、协调运用多种措施防治病虫害。即协调的观点,讲究相辅相成。防治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方法并非万能。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农田生态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防治措施,取长补短,相辅相成。4、注意生态效益。安全的观点,讲究生态效益。一切防治措施须

14、维护人、畜、作物、有益生物的安全,毒害小,尤其是运用化学防治,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既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符合环境保护原则,生态效益好。(三)综合治理的类型1、以一种主要病虫为对象2、以一种作物整个生育期的所有主要病虫为对象3、以整个农田为对象 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 首先要调查作物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象和重要天敌类群;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指标;熟悉主要防治对象、主要天敌类群的发生规律、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相互作用及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力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治理方案。 二、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一)、植物检疫1、植物检疫

15、: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消灭其为害,这一整套工作称植物检疫,它是综合防治的前提。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号人大分布)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修订);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5年2月25日农业部发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修订)。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2001年9月29日)。2、植物检疫的范围。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1)对外检疫。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简称外检。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应该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防止国外新的或在国内局部发生的为害性强的病、虫、杂草的输入,同时也防止国内某些为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