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千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999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千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单元-千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单元-千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单元-千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单元-千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千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千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一、教学内容(一)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二)1吨有多重(认识吨)(三)练习四(四)搭配中的学问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秤物体的轻重。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三、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四、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克、千克、吨。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

2、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形成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五、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教学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对1克、1千克、1吨多一些亲身感受。2、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1克、1千克、1吨到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

3、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克、千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有多重(p18p20)教学内容:认识千克和克(有多重)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

4、戏(请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2、实践体验。教师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认识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过哪些秤,教师出示各种秤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2) 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5、3)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4)找一找。请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5)猜一猜。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6)拎一拎。教师让学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质量。(7)说一说。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8)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

6、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如一枚2分硬币、一枚纽扣、一片药等物体质量约1克,常见物品如1枝铅笔约10克、1个鸡蛋约50克等,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4、单位换算。(1)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2)用“kg”表示“千克”,用“g” 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三、练习。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

7、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一个小朋友重23( )2、填上合适的数。2 kg =( )g 4000 g =( )kg7 kg =( )g 8000 g =( )kg3、实践活动。我的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土豆 我的书包 自选内容我的估计 测量结果 思路:比较中引出重量工具 体验千克、克的重量 认识重量工具 确立身边的参照物 估计物体的重量 纠正重量认识的偏差1吨有多重(p21-p22)教学内容:认识吨(1吨有多重)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

8、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千克和克适合计量哪些物体的重量呢?2、一袋白糖重( )千克 一个鸡蛋重( )克二、新授。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我们以前学过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2、看一看,算一算。(1)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1吨重。(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9、. (3) 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4) 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5)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3、感知吨。(1)请一位体重为25千克的学生,再请一位学生背一背这位学生,感知25千克有多重。(2)想象1吨。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3)想一想1吨与40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一样吗?4、简单的换算。(1)10个100千克是多重呢?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1吨 =1000千克 1t = 1000 kg1千克=1000克 1kg= 1000 g(2)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率都为1000)

10、(3)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后,你们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吗?5吨= ( )千克 8000千克= ( )吨5、 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如第1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6吨=( )千克 9吨=( )千克4000千克=( )吨 27000千克=( )吨2、曹冲称象。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质量千克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四、作业。书上第22页的第2题。思路:估计重量 引出1吨概念的必要性 寻找1吨的参照物 确定不同物

11、体重量单位 重量单位间的换算 练习四(p23-p25)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的: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观念。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一、填一填。1、一个苹果重(100)克。 2、一个菠萝重(500)克。3、一些梨重(1)千克。 4、一把香蕉重(2)千克。5、一袋大米重50(千克) 6、一个贰分硬币重1(克)7、一辆卡车能装货物4(吨) 8、一头牛重338(千克)二、连一连。菠萝 曲别针 足球 小

12、狮子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可以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三、在里填上“”、“”或“=”。5 kg 3kg 1 kg 300 g 9 kg 9000 g 800 g 10 kg 3kg 3 t 4000 g 4 t四、图文应用题。1、一吨煤重320吨,每一辆车皮限量60吨,5节车皮够吗?605=300(吨) 300吨 300千克答:这些水果不能一次运走。3、一头熊重180 kg,一头牛重120 kg,一头猪重90 kg,一头狮子重240 kg,一头大象重500 kg,一头羊重200 kg,它们要通过一

13、座载重为1吨的桥,上面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一:任何两只动物都可以一起通过。答案二:任何三只动物也可以一起通过。答案三:四只动物如240200180120=740(千克)50018012090=890(千克)答案四:五只动物能通过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去掉大象。20018012090240=830(千克)4、一架天平配有3个10克的砝码,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多少粒花生约重50克?方法一:10克10克称,称5次。 方法二: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方法三:先称30克,再称20克。五、思维训练。先把前两架天平的左右两边分别加起来,可以知道,左边3个梨和3个苹果的质量正

14、好等于9个桃子的质量。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的质量正好等于3个桃子的质量。搭配中的学问(p26-p27)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的: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的: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说一说我们午饭都吃些什么菜?2、在配菜时要注意什么?3、师:看来配菜中的学问还真不少,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配菜为主题研究搭配中的学问。二、研究互动,探究学习:(一)研究星期一的配菜方法。1、出示主题图(一),星期一的菜谱。2、交流从图上获得的信息。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3、猜一猜,在星期一淘气可能吃到哪两种菜?4、汇报交流。(1)淘气可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