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576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引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引论本章学习要点旅游心理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史,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节 旅游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第一节 旅游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n 近代旅游业的产生n 旅游心理学的产生托马斯库克 托马斯库克(1808-1892),英国旅行商,出生于英格兰墨尔本。 1828年成为一名传教士,后来成为一位积极的禁酒工作者。 1841年7月,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了540人从来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2英里,团体收费每人一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

2、肉的午餐及小吃,还有一个唱赞美诗的乐队跟随,成为近代旅游的开端,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旅游代理商即职业导游员。 186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为此,托马斯库克被世界公认为近代旅游业的鼻祖。 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学科,从此,心理科学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这两件相距了38年而又似乎毫无联系的事情,却在一个世纪后一起成为一门新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散见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

3、的关于旅游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文章。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大学小爱德华J 梅奥和兰斯P 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该书第一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研究旅游心理学的序幕。第二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n 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n 旅游服务心理和行为n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和行为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旅游者的消费心理Why旅游动机Where旅游目的地Who旅游伙伴When旅行时间Way旅行方式What旅游商品第三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

4、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创造或改变一些条件所引起的被实验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3)测量法是指研究者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心理品质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4)调查法是研究者拟定一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得的资料,从中得到结论,它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两种形式。 (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第四节 研究旅游心理学的实用价值 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旅游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

5、游资源 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社区、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思考与练习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结合实际讨论研究旅游心理学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本章学习要点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影响知觉的客观和主观因素,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第一节 知觉概述,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或旅游刺激物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二、旅游知觉的特征 选择性、理解性

6、、整体性、恒常性(一)旅游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1、旅游者对旅游刺激情境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旅游知觉选择性的体现 3、在旅游过程中,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旅游者的兴趣、需要、经验、动机和情绪等。旅游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强度等。(二)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旅游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当旅游刺激情境的个别属性作用于旅游者的感官时,旅游者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旅游者总是把旅游中接触到的来自交通、饭店、旅行社等各个部门的服务综合起来,对旅游服务进行评价。比如,宾客对所下榻的饭店,

7、看到的不光是饭店环境的装饰布置、服务人员的举止着装等某个方面,而是饭店的整体形象。当旅游者到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景点游览时,如果这些景点景色优美、环境整洁、服务周到,尽管旅游者对这个地方的其他方面了解甚少,知觉的整体性会使其对该地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旅游知觉的理解性旅游者在感知旅游对象时,总是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理解和解释,把它归入一定类别的范畴之内,并形成一定的概念,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对象的特征不太明显时,他人的言语指导,可以补充知觉的内容,使知觉更加完善,有助于知觉者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例如,在旅游活动中,所谓“看景不如听景”、“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说的就是导游员生动

8、形象的言语解说可以帮助旅游者加深对景点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四)知觉的恒常性 旅游者在知觉旅游刺激物时,虽然感知条件(如距离、位置、光线、时间等)发生变化,但知觉印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例如,当我们目送轮船扬帆远航时,虽然船的轮廓在我们的视野里越来越小,但我们不会感到轮船本身在越变越小。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的印象同时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一)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n 旅游知觉对象的特征n 旅游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异n 旅游知觉对象的组合n 旅游知觉的情境n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邻近原则(principle of proximity)是指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彼此相互接近的

9、刺激物比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觉的对象。 连续原则(principle of continuity)是指几个旅游刺激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连续的性质,就容易被人们组合在一起,知觉为一个整体。 闭合原则(principle of closure)暗示人们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图形想象成完整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以往的经验填补空白。 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是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经验,动机,情绪,兴趣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外,人的个性、经济收入、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态度

10、、信仰等也都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影响。 第二节 旅游知觉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特定趋势。 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第一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以及这种印象对以后进一步认识该事物所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在旅游景区的视觉识别形象(VI,Visual Identity)策划中,特别重视第一印象区的设计。第一印象区是旅游者最先进入旅游景区的视域空间,给旅游者留下的良好印象将会对旅游者产生良好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二、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就象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作用,使人看不清其真实

11、面貌,又叫做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人们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心理倾向。 对事物的看法或一好百好,或一坏百坏即1001=0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晕轮效应和首因效应 共同点: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以主观推断代替客观现实,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知觉偏见或歪曲。不同点:首因效应表现在知觉时间上,由于前面的印象深刻,后面的知觉往往受前面的印象支配;而晕轮效应则表现在知觉内容上,由于对知觉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由此泛化为整体印象。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者首要考虑的条件包

12、括时间、距离、交通、旅游地等。旅游者对这些条件的知觉直接影响具体的旅游决策、旅游行为及对旅游收获的评价。(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一、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旅游活动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活动。旅游者在从事这一活动时,对时间的知觉是很敏感的。国内很多学者都倾向于用“一快、二慢、三准时”来描述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即旅途要快、游览过程要慢、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 旅途要快 2. 游览过程要慢 3. 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二、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人们对距离的知觉对旅游者的决策和行为既能产生消极的阻止作用,又能产生积

13、极的激励作用。 1. 阻止作用摩擦力 2. 激励作用吸引力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1.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印象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时间、安全性和舒适性。2. 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印象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速度、时间、舒适度。 3. 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下列因素影响旅游者的知觉印象:车窗的宽敞程度,座椅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视听系统的效果如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等。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通常可以分为二个阶段:旅游决策阶段和旅游消费行为实施阶段。旅游决策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

14、的选择。旅游消费行为实施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行为的满足感和享受感。 旅游者在这二个不同阶段对旅游目的地知觉的特点提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 一要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提高旅游促销宣传的质量,努力推出一个良好的景区景点形象; 二要着力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旅游者的满意,使其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美好的享受。 (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主要受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 旅游景观、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可进入性 第一,旅游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这些要素要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使之形成旅游动机。为此,旅游景观必须具有独特性和观赏性。 第二,要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价值,必须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这包括整个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和各个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此外,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还受到旅游地的文化、政治、军事、居民的态度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第三,旅游设施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设施,也可能成为旅游对象,所以必须安全、方便、舒适,在标准化的同时,注意特异性。 第四,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强调服务的超常性;将功能服务转变成为情感服务;完善旅游市场的经济环境,实现旅游信息的对称流动,倡导诚信服务。 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为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成良好的知觉形象应该好以下工作:1是搞好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TDIS) ,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传播美誉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