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564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心肺适能及其评价定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心肺适能及其心肺适能的训练关键术语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主要反映心脏、血管和肺脏等器官向运动的肌肉组织提供氧的能力。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特指人体在完成递增强度的运动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由缓慢递增开始快速递增的临界血乳酸浓度或者运动强度,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外周肌肉氧利用能力。摄氧量储备(VO2R) 最大摄氧量(VO2max)与安静时

2、摄氧量(VO2rest)的差值。最大心率(Maxmal Heart Rate,HRmax) 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又称极限心率。通常,最大心率(beats/min)220年龄。心率储备(HRR) 最大心率(HRmax)与安静时心率(HRrest)的差值。主观用力感觉尺度 (The Scale for Ratings(R) of Perceived(P) Exertion(E) 可被应用于绝大多数身体活动中的一种帮助个体预测和调控运动强度的简单方法。其中的数字6到20对于中年人来说,大体上相当于其心率的60 beats/min到200beats/min。心脏康复(C

3、ardiac Rehabilitation) 冠心病患者通过有处方的运动锻炼,医疗、营养措施,心理、职业教育和社会咨询指导重新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状态的综合方案,其中以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第一部分 心肺适能第一节 心血管适能概述一、心血管适能的定义心血管适能是健康体适能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由于拥有良好心肺适能的人通常也具有较好的运动耐力或有氧运动能力,因此,心血管适能有时又被称为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或者有氧适能(aerobic fitness)。

4、二、影响心血管适能的因素(一)生理学因素心血管适能是人体呼吸、血液和循环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受以上各个组成系统功能能力的直接影响。1心脏功能心脏功能是影响心血管适能的最主要生理学因素。心脏作为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收缩射血,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以适应劳动、运动等不同体力活动和其他生命活动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心脏功能的强弱主要反映在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的大小,后者是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和每分钟心率(heart rate, HR)的乘积。例如,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CO约为5Lmin-1,(4.5-6.0-20Lmin-1

5、),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约低10%;缺乏训练的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时CO的峰值一般为15-20Lmin-1,而有良好训练的耐力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CO的峰值则可高达每分钟20-35升。运动生理学研究证明,运动过程中CO的虽然受HR和SV的共同影响,但SV的影响更为主要。这一方面是因为CO的变化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与HR的改变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HR过快并明显影响心室舒张和心室血液充盈时,反而会造成CO下降;另一方面,影响SV大小的心脏射血分数、心室腔容积和心肌收缩力等都具有明显的运动适应性,它们是长期体育锻炼情况下导致CO增加的主要生理学因素。2血管功能血管是由一系列复杂分支的管道组成,人体除角膜、毛

6、发、指甲、牙质及上皮等处外,血管遍及全身。主动脉等血管的管壁富含弹性纤维,具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它不仅担负运输血液的任务,而且可在左心室射血时贮存部分血液,缓冲动脉血压的巨大波动,使间断性的心室射血变为连续的血流;小动脉的末稍和微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明显的舒缩活动,是造成血流阻力的主要部分。它对调节各器官的血流量和动脉血压起着重要作用;毛细血管,其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通透性很大,故气体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管壁,成为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而静脉血管数量较多、口径较粗、管壁较薄,故容量较大,故承担了血液贮存库的作用。此外,营养心脏的血液来自主动脉根部发出的左、右冠

7、状动脉。它们位于冠状沟内,在沟内反复分支进入心壁形成毛细血管网,经静脉汇合于冠状窦,进入右心房。这个独立的循环系统是保证心肌氧气、营养物质供应和心脏收缩射血的重要条件。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血管功能改变对心血管适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的。一是运动时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少了心室射血的后负荷,使得心室射血变得更加顺畅,CO增加;二是运动时骨骼肌小动脉血管反射性舒张,内脏和皮肤小动脉血管反射性收缩,从而使血流分布模式发生改变,使得运动肌获得更多的血液,更好地满足其活动的需要;三是受长期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影响,外周肌细胞毛细血管分布的密度增加,这一变化有助于改善肌肉组织的微循环状态,从而增

8、强肌肉耐力等。3呼吸与血液人体运动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代谢产物均离不开肺与组织的呼吸以及血液的运输作用。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肺通气量约为68L,极限运动时的最大肺通气量可高达150Lmin-1以上,而判断最大吸氧量的肺通气量标准通常为110120Lmin-1,故通常情况下肺通气功能具有较大的功能储备,一般不构成对心血管适能的明显影响。相反,在组织呼吸方面,由于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或耐力训练能够明显增加肌肉线粒体数量和氧化能力,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周肌肉的氧利用能力,从而影响肌肉运动的耐力等。血液氧气的运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成氧合血

9、红蛋白的数量有关,研究发现1g血红蛋白可与1.34-1.36ml的氧气结合,所以红细胞数量越多或者血红蛋白浓度越高,所能携带的氧气就越多。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浓度约为12-16g100ml-1,成年女性约为11-15 g100ml-1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耐力性运动能够增加血液血红蛋白的含量和血氧运输能力,从而改善外周肌肉的氧气供应,提高肌肉活动的耐力等。除此以外,滥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也能明显增加血液血红蛋白的含量,这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违规行为。(二)遗传 遗传因素是影响心血管适能的重要因素。以最大吸氧量为例,有人通过对单卵双胎和双卵双胎受试者最大吸氧量(max

10、imum oxygen uptake,VO2max)的研究发现,单卵双胎受试者间的VO2max差异较小,而双卵双胎受试者间的差异较大,证明遗传因素对VO2max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人研究发现,在影响VO2max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度也是最大的,约为25-50%。在长期耐力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VO2max也产生相应变化,但个体差异较大(050%),目前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最大通气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等都与遗传有关。(三)年龄和性别如图6-1所示,发育过程中,VO2max的绝对值(Lmin-1)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子约在16岁时达到顶峰,

11、女子约在14岁时达到顶峰。14岁时,男女VO2max绝对值的差异约为25%,16岁时高达50%。但如以相对值表示(mlkg-1min-1),男性在6-16岁期间VO2max稳定在53 mlkg-1min-1水平,而女性则从52.0 mlkg-1min-1逐渐下降到40.5 mlkg-1min-1,这一差距可能与女性体内脂肪贮量岁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关。25岁以后,VO2max以约每年1%的速度递减,55岁时VO2max较20岁时平均减少约27%。然而,也有研究指出,30岁以后,活动少的人VO2max每10年降低8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女

12、子VO2max较男子小,与女子心泵功能不如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男子以及体脂含量多于男子等因素有关。VO2max的性别差异还取决于VO2max的表示方法,如表6-1所示,当以绝对值表示VO2max时,其性别差异为43%,以体重相对值表示时差异为20%,而当以瘦体重相对值表示时,差异只有9%。图6-1 VO2max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表61 VO2max的表示方法及性别差异女性男性差异Lmin-12.03.5-43mlkg-1min-14050-20mlkg-1LBM-1min-1 53.358.8-9体重,kg5070-29体脂,% 2515+10瘦体重,kg37.5 59.5-37(四)训练

13、心血管适能明显受运动训练的影响。以不同项目运动员的VO2max为例,短距离、爆发力项目运动员VO2max较低,而长距离、耐力性项目较高。以往研究发现的VO2max最高的人为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其绝对值为7.4Lmin-1,相对值为94 mlkg-1min-1。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有氧训练可使受训者VO2max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训练前的VO2max水平有关,训练前的VO2max水平低,其增进效果明显。无训练者或心血管适能低下者在刚开始训练时,最大摄氧量的增进明显,其后增进逐渐趋向缓慢。研究认为造成运动训练早期VO2max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的改善。而当VO2max增加到一定水平后,CO增加

14、已经达极限,VO2max小幅度的改变主要是依靠肌肉对氧利用的改善而实现的。(四)体脂 VO2max相对值是以kg体重为单位计算的,如果体重增加,心血管适能就会下降。30岁以后心血管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持或改善心血管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就是减少多余的脂肪。第二节 心血管适能的测评心血管适能的测评方法较多,有直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大心输出量测量和反映机体氧气摄取和利用能力的最大吸氧量,也有间接推测心血管适能的台阶试验、20米往返跑试验、12分钟跑走试验等各种运动负荷试验。由于间接测试的方法简便且易被接受,因此成为当前心血管适能测评的常用手段。一、心血管适能的

15、间接测评(一)最大运动试验1Bruce跑步试验Bruce跑步试验(Bruce treadmill protocols)是最为常用的冠心病诊断和VO2max预测试验。该试验要求受试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运动负荷程序(表62)在跑步机上完成跑步运动,直至运动耗竭,记录受试者最大持续运动时间(min),然后分别依据以下的预测公式计算VO2max:经常运动的男性:VO2max3.778(运动持续时间)0.19不经常运动的男性:VO2max3.298(运动持续时间)4.07心脏病人:VO2max2.327(运动持续时间)9.48健康成年人:VO2max6.702.82(性别)0.056(运动持续时间)其中,VO2max的单位为mlkg-lmin-l;经常运动的男性、不经常运动的男性和心脏病人的运动持续时间单位为分钟;健康成年人的运动持续时间单位为秒。男性为1,女性为2。表62 Bruce试验运动负荷方案阶段持续时间(min)速度(mph)坡度()131.710232.512333.414434.216535.018635.520736.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