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554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月考试题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二年段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 物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一、选择题(共35题,共50分。120题,每题1分,2135,每题2分)1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组织液 B细胞液 C血浆 D淋巴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3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CO2浓度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5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普遍存在, 可用于诱变育种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型C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培养普通小麦花粉得到的个体是三倍体6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药物“灭鼠灵”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如下表 基因型rrRrRR“灭鼠灵”抗性无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

3、”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 )A抗性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逐渐增强Br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最终变为0 C“灭鼠灵”抗性个体中RR的比例是1/2D停用“灭鼠灵”后r的基因频率会升高7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B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

4、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9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C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C表示重吸收作用

5、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11生物界各个物种和类群的进化,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产生后代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从而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 ) 提高突变频率 获得无籽果实 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纺缍体的形成 获得单倍体植株A B C D1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DDTT与ddtt两个品系作亲本,在F2中选育

6、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比例 A1/16 B2/16 C3/16 D4/1614下列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野生物种的灭绝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C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种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中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15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正确选项是钙离子、葡萄糖血红蛋白、呼吸酶血浆蛋白、递质CO2、激素ABCD16如图所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E幼苗和F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若A、B

7、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则D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3/4C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萌发的种子来获得F植株D过程中使用的花药可以从A、B、C三个品种植株上采集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8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

8、由组合规律,则子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A1/4 B3/8 C3/4 D5/819.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20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21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所处的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毒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繁殖后代B单细

9、胞的原生动物、细菌等往往直接生存于水环境等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鱼的心肌细胞处于内环境中DSARS病毒只有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增殖22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 )农作物的诱变育种 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肿瘤的治疗 花粉离体培养A B C D23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表示可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表示自然选择学说,其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4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以全校的1

10、800名学生(男女生各一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3人,男性色盲患者8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3人。那么,在该校全体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A7.5% B10% C15% D1%25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 B C D26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A组 B组 C组P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P高秆抗病矮秆易感

11、病 P高秆抗病 F1高秆抗病 高秆抗病 矮秆抗病 F2矮秆抗病 矮秆抗病下列关于以上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BA组和B组都用了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C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DC组利用射线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27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28

12、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在较低盐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 B C D29某动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而没有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40% B45% C50% D60%30关于下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31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32.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