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306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一、教学目标甲午战争以后出现的严重民族危机,直接导致了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义和团运动由于八国联军的镇压而失败。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人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清政府处于列强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之下。本课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技能通过概括课文内容,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康有为、光绪帝、谭嗣同、袁世凯、慈禧太后、公车上书、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识记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联军、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民族危机的形势,理解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理解政治改革

2、的困难主要在于既得利益集团和习惯势力的阻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严重侵略性质和对中国的危害。2. 能力与方法初步学习如何正确认识群众运动的落后面。义和团运动一方面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性,而在斗争中又表现了盲目排外的落后性,甚至被顽固派利用。通过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例,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性历史活动中的历史局限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康有为、谭嗣同积极鼓吹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教育学生,仅有爱国热情、没有理性科学的态度,仍然不能达到实现民族自立富强的良好愿望。把爱国情操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我们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应有素质。二

3、、教材分析单元导言本单元导言重点在于:从戊戌变法以来,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樊篱,开始进行政治改革和政治革命。虽然模仿欧、美政治体制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但是民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帝制复辟不得人心。本课导语本课导语通“公车上书”事件,一方面说明甲午战争失败导致了政治改革运动的兴起,一方面引出维新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子目内容百日维新。本目的教学重点是维新变法对“中体西用”的突破,难点是戊戌政变的原因。第一段叙述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的原因和主要内容,教师可从康有为的维新主张上说明他“中体西用”的突破。第二段叙述百日维新及其主要内容。第三段阐述戊戌政变的原因,教师可以从既得利益集

4、团阻挠、习惯势力抵制和慈禧太后仍想掌权三个方面去说明。第四段叙述袁世凯的出卖和谭嗣同的牺牲。教师要注意的是:戊戌政变发生于袁世凯出卖维新派之前。义和团。本目的教学重点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难点是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和盲目排外问题。第一段讲述义和团首先在山东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洋教势力的横行。教师应从原因上说明义和团兴起的正义性,同时阐明义和团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落后性。第二段叙述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顽固派官僚出于政治上需要对义和团的利用。辛丑条约。第一段叙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争罪行。第二段阐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三、教学资料、历史事实简介关于“公车上书”姜鸣:真有一次“

5、公车上书”吗关于“公车上书”,通常采用康有为所撰康南海自编年谱中的说法:三月二十一日(按:即4月15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各直省莫不发愤,连日并递,章满(都)察院。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按:即5月2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依据康说,各种通行的著作和辞书将“公车上书”演绎成这样的过程:康有为获悉了马关条约的消息后,邀约1200余举人至松筠庵集会,商定联名上书。与会者在康有为

6、起草的万言书上签了名。5月2日,各省人排着里许长的队伍,向都察院呈递,都察院借口皇帝已在和约上盖玺而拒绝接收。但上书打破了清政府“士人不许干政”的禁令,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纲领,在全国迅速流传。其实,康有为的说法是大可怀疑的。揆诸档案,最早反对签约的,不是举人,而是大批现职官员。外省官员以封疆大吏为主,钦差大臣刘坤一4月16日得知消息,立即电奏反对。然后,山东巡抚李秉衡、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河南巡抚刘树棠、湖北巡抚谭继洵、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嵩、江西巡抚德馨、广西巡抚张桂联、福州将军庆裕、福建巡抚边宝泉、陕甘总督杨昌濬、陕西巡抚鹿传麟、署理山西巡抚胡聘之、广东巡抚马丕瑶、盛京将军裕禄、吉林将军

7、长顺、署理吉林将军恩泽、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大员都纷纷上奏。据不完全统计,京官中,反对签约的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大员有10余人;二品以下有奏事权的官员有50余人次;没有奏事权的低级官员,达575人次之多。显然,各级官员才是反对马关议和的最有影响的主体。在官员们上奏的影响下,刚参加完会试,正在等待发榜消息的各地举人,也激于爱国热情,上书反对签约。按照清制,举人不能直接上奏,只能写成公呈由都察院代奏。自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代奏大批举人的上书。以康有为所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的5月2日那天为例,就转递了湖北、江苏、河南、浙江、顺天、山东、四川等7省举人的公呈,共计8批,签名者311人。这样的转奏,直

8、至5月8日方才结束。因此,所谓都察院拒收上书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事实是,在那几天里,数百名公车向皇帝上了书,唯独康有为的“万言书”根本没有去递。1895夏出版,署名为“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所作公车上书记序,说法同康有为后来所撰自订年谱就大相径庭:“各公车再联十八生活上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公千三百余人文既脱稿,乃在宣武门松筠庵之谏草堂传观会议和款本定于四月十四日在烟台换约,故公呈亦拟定于初十日在察院投递,而七、八、九三日为会议之期。乃一时订和之使、主和之臣恐人心汹涌,于初八日(5月2日)请将和款盖用御宝,发使赍行。是日松筠庵座中议事尚数十百人,咸未用宝之举,但觉气象愁

9、惨,相对欷歔,愤悒不得语是夕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概各省坐是取回知单者又数百人,而初九日松筠庵之足音已蛩然矣,议遂中寝,惜哉惜哉。” 按此说法,康有为发起的上书于2日胎死腹中。夭折的原因是举人们认为“大局已定,不复可救”;地点是在松筠庵而不是在都察院。因此结论也就一目了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公车上书”并不存在,顶多只能称作“公车集会”或者“公车拟上书”而已。 这里还需补充说明:皇帝在马关条约上盖印的确切日子,是5月3日。 举人们停止策动共同上书,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就是会试于3日发榜。在科举时代,对于皓首穷经、朝夕奋斗的公车来说,决没有有比金榜题名更要紧、更揪心、更

10、兴奋的事情了。按照惯例,会试发榜自拂晓一直要持续到黄昏,从第六名起填,一直写至最后一名。众公车有的去礼部衙门外看榜,有的相聚在会馆等待报房传来的消息。然后,考官和工作人员吃饭休息,到戌亥之际(晚间7时至11时)再拆“五魁”的弥封,公布考试的会元。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报喜、道贺和狂欢。本届春闱,康有为恰中第五名,这个名次要到晚间方才揭晓,可想整个白天他必定极为紧张关切。在这一天,又有谁会跑到松筠庵去签名?而到发榜之后,中式的贡士马上要准备复试、殿试以取得进士资格,和约也已定局,共同上书自然就瓦解了。进而我们还可以怀疑松筠庵集会。假如确信真有一次流产的“公车拟上书”事件,举人们究竟是哪一天在松筠庵集

11、会的?按康有为和“未还氏”的说法,康是在一千二三百人的集会后才开始撰稿的,那么当他写罢公呈,是否又邀集这干人马前来松筠庵第二次集会?抑或仅是征集签名?迄今为止,似乎没有人能够说得明白。由于现存的关于“公车上书”的所有材料均为康有为及其弟子门生所撰,且又说法不一;同时代在京的大小官员士大夫,乃至进京应试的举人,在他们的书信、笔记、文稿中均未提起如此重大的事件,这确实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参与此事的人数,康有为及其门生的说法也是大相径庭的。康本人除了说1200人外,又说有3000人。梁启超有时说1300人,有时说千余人,有时说3000人或数千人。公车上书记所刊题名,为602人。人数的上下悬殊

12、,是否也暗示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本来就是不严肃、不负责、随心所欲的呢?因此有人猜测,公车上书记上刊载的题名录,可能仅是参加松筠庵集会的签到名单,究竟有多少人在上书上签字,更是一笔糊涂账。 可以说,“公车上书”是康有为对历史的一次成功的大欺骗。康有为为什么要杜撰出所谓的“公车上书”事件呢?这要从制度和知识分子入仕之途说起。作为一个想有作为却无背景的知识分子,在封建时代的出路,唯有先通过科举改变地位和身份,然后顺着官场的阶梯慢慢地攀援而上,直至熬到一定地位,再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科举制度尽管为平民入仕打开了一扇门扉,而整个官场,却延循着资历等级、奉迎阿谀、明哲保身等原则,来消磨人的意志和锋

13、芒,待到位及人臣,已无办事的魄力了。 到了清代,中国的封建专制已极臻完善,根本不允许有独立于体制之外的政治家和政治反对派。所有的政策只能由皇帝来决定,所有的争端只能由皇帝来裁决。而一切有思想有见解的高级官员,也只有在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或特许后,才谨慎地发表一些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并且还要时时忧讥畏谗,以免遭遇不测。 康有为的风格作派就完全不同了。他到北京后,双管齐下,一面入仕,一面从政,办报纸、创学会,开拓出官场以外极为活跃的政治舞台,成为不依附自己官员身份的职业政治家。这是晚清政治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显示着一种新兴力量的代表。康有为是个天才的宣传鼓动家。尽管未曾上书,他所写的这篇文字,仍然

14、是当时所有反对和约的文件中最精彩最有份量的。他借松筠庵作自己政治上崛起的第一个舞台,演出起来驾轻就熟,四两拨千斤,不费多大劲,就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他行事从不“中庸”,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怪不得翁同龢在向光绪皇帝推荐了他后,又说他“居心叵测”,阅历丰富的翁同龢显然没有看错。 在封建时代,评品士大夫的操行是有严格标准的,我们今天可以不从道德的角度去评论康有为在宣传“公车上书”时的所作所为,但不能不对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家登台亮相的第一幕演出刮目相看、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据光明读书网,详见姜鸣被调整的目光。)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进士。早年学习传

15、统儒学。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和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萌发改革思想。1888年10月首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初步形成变法理论,认为历史循“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演进,中国只有变法图强,才能进入“升平世”而达“太平世”,实现“大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于5月2日发动“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复上上清帝第三书,提出富国、养民、养士、练兵的自强雪耻之策。接着,又上第四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8月17日,创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后又与文廷式、陈炽等创强学会,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随后赴上海设强学会,创强学报,推动各地设立学会、报馆、鼓吹变法维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赶赴北京上书光绪帝,提出不变法即将亡国的严重警告。次年1月24日,光绪帝命王大臣传康有为问话,康批驳了 “祖宗之法不可变”思想,力陈变法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4月,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光绪帝于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