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质量和密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4765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质量和密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11章质量和密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11章质量和密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11章质量和密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11章质量和密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质量和密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质量和密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111 章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复习 【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读一读:读一读 记一记记一记 想一想想一想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1.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 相似,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围电子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 子和中子组成。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2.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 一起,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

2、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 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状态状态形状形状体积体积分子排列分子排列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固体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十分紧密强大 液体有流动性有一定体积分子无固定位置不够强大 气体有流动性无一定体积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大极小 3.3.纳米:纳米是一个长度的单位,符号是 nm,1 nm=10-9。 二、质量二、质量 1 1概念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 m 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 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

3、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 80mg;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一只鸡约 2kg。 3.3.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磅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 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

4、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4.4.天平使用中几种偏差天平使用中几种偏差 思考:若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砝码磨损 2.游码未归零 3.左右盘 对调等测量结果会怎样变化。 三、密度三、密度 1.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图像法图象:如图所示: 甲

5、乙。 (2)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一定的即成正比。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 2.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符号 表示, 3 3公式: ; 变形;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4 4理解密度公式。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 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6、;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 与质量成 正比。 5.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读作 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 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千克。 四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 1.1. 量筒(量杯)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 cm3)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2 2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 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 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 方法等效代替法。 8 8测液体密度: 原理: 方法:用天平测

7、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2 ;得出液体的密度 =(m1-m2)/V 五五. .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 大部分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密度 ,温度降低时密度 (均选填“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2.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3.特殊测量 (1)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算 出它的质量。 (2)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 出它的体积

8、。 4.判断空心实心。 “物体的质量”考点全析 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 刘庆贺 一、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 为质量,用字母m表示。从字面上看,“质量”中的“质”指的是物质,“量”即数量、多少, 合起来就是指物质的多少。如桌子、凳子是物体,它们都是由木头构成的,木头是物质。桌子含 有的木头比凳子多,所以桌子的质量比凳子大。 【例例 1 1】天平的每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用摄子取放砝码 B气温升高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砸了一下 D生锈了 二、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二、质量的单

9、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 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四个国际单位中,从大到小依次为吨、千克、克、毫克,相邻两个单位前面的是后面的 103 倍,后面的是前面的 10-3倍。进行单位换算时,最好运用科学记数法,但如果数学上这部分学的 不好,就不要用了,免得增加犯错误的机会。 【例例 2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105kg= t= mg; 【解析】先把三个单位从大到小排序,t 大 kg 小,且二者相邻,所以把 kg 换算成 t 时直接 乘以 10-3;要换算成 mg,建议不

10、要从 t 接着进行,而是还从 kg 开始换算,这样能避免因中间换 算出现错误而导致最后结果错误。kg、mg 中间隔着 g,所以要乘以 106 。 三、估测物体的质量三、估测物体的质量 要估测物体的质量,就需要大家对质量的单位建立感性认识,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物体 的质量去感受 1kg、1g 等有多大。这里需要知道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常用公斤、斤、两,它们 不是法定计量单位,但知道它们与千克的关系有利于对质量国际单位的估算。1 千克=1 公斤=2 斤, 1 斤=10 两。如用磅秤称你的体重是 100 斤,合 50kg;跟妈妈去菜市场买一只公鸡有 4 斤,合 2kg;一只苹果有 4 两,合 02k

11、g 或 200g 等。记住下列物体的质量:一头大象约 5t;一名中学 生约 50kg;一枚一元硬币约 6g;一张邮票约 50mg 【例例 3 3】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 2kg 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解析】一个鸡蛋约 50g,一头大绵羊几十千克,一张课桌也有十几千克,所以正确答案是 鸡 四、用天平测量质量四、用天平测量质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 天平。天平的使用关键在“平”,天平之“平”体现在三处:一是底座要放水平;二是称量之前 横梁要水平,这需要调节平衡螺母;三是称量时横梁要水平,这时决不能再调

12、节平衡螺母,需要 的是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例例 4 4】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 1 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选填“左”或“右”) ,使天平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该 。 【解析】从图中看出,指针右偏,说明横梁左端高右端低,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左右两端 的都向左)。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偏大,或游码向右移的太多, 应该换更小的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五、测量微小固体的质量五、测量微小固体的质量 微小的物体(如一枚大头针、一张纸、一张邮票等)含有的物质较少,质量太小,可能小 于天平的分度值,所以无法直

13、接测量其的质量。可以先取相同的微小物体 n 个,用天平称出总质 量 M,则一个小物体的质量 m=M/n。这种方法叫“测多算少”或“累积法”。采用这种方法,不 仅可以测量微小物体,还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例例 5 5】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其平均值 D先测出 100 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每粒米的质量 【解析】一粒米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所以无论怎样仔细,也不可能测出质量,A 错。同 时 C 也错。米放在一杯子中,虽然能称出其

14、总质量,但杯子去掉一粒米,用天平测得的质量不会 变小,这样会得出一粒米的质量为零,不可能得出米的质量。B 错。 六、测量液体的质量六、测量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质量不能在天平上直接测量,必须借助于烧杯等容器进行。比如要测量墨水瓶中最 多能盛多少水,必须要进行如下操作:墨水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墨水瓶和水的总质量;用 天平测出空墨水瓶的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操作顺序可以有两种:或,哪一种 操作顺序比较准确、科学呢?应该是后一种。若按前一种操作顺序,必须把墨水瓶里的水向外倒 干净,可是墨水瓶里的水是倒不干净的,瓶壁上多少会沾有一些水,这样测量的水的质量不准确。 大家应注意避免由设计的实验顺序不同而产生实

15、验误差。 【例例 6 6】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请按合理的顺序将代表各步骤的字母 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B称出烧杯的质量m杯; C计算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m杯;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合理的顺序为 。 【解析】本实验是测量盐水的质量,应注意减小误差。若先测量总质量,再倒出盐水,测 量烧杯质量,液体多少会沾在容器壁上一些,是倒不干净的,测量时应注意避免由此而产生实验 误差。 【答案】BDAC 例例 1 1 一只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C密度不变,质量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分析与解

16、答: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同时考查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少。但蜡烛 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密度不变。 例例 2 2 对于密度的计算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分析与解答:分析与解答:对密度的概念应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而学生容易从数学公式的角度去分析, 而选择 C 选项。是定义密度、计算密度大小的公式,但它不能决定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 答案:答案:D 例例 3 3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A、B、C三 种物质的密度 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图 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