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细胞的增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4748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讲-细胞的增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0讲-细胞的增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10讲-细胞的增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10讲-细胞的增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10讲-细胞的增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讲-细胞的增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讲-细胞的增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增殖考点一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2.对细胞周期理解(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的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2)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3)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长短有很大差别。(4)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3.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划分(1)细胞周期的划分分裂间期分裂期(M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思考讨论1.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A.根尖分生区细胞B.植物形成层细胞C.神经细胞D.人表皮细胞E.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F.干细胞G.生发层细胞H.洋葱表皮细胞I.效应B细胞(1)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B、F、G。(2

2、)判断的理由:这些细胞都是连续分裂的细胞。2.据图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或哪一时期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射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状图A:G1期,B:S期,C:G2期和M期曲线图a:间期的G1期b:间期的S期(DNA复制)c:间期的G2期d: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e:分裂期的末期题型一细胞周期的概念1.(2017嘉定区二模)下列人体各种细胞中能够增殖的细胞是()A.肌肉细胞 B.神经细胞C.胚胎干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2.(2017浙江模拟)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ab

3、是G2期,细胞内DNA已经复制完成B.bc是分裂期,一直可以看到染色单体C.cd是G1期,细胞内无蛋白质合成D.da是S期,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是DNA复制和核糖体增生题型二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3.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细胞周期G1SG2M合计时长(h)1073.51.522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

4、界处都需15小时后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4.(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观察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分开的中心体之间有纺锤丝相连 B.中期,伸展延长的染色质排列在赤道面上C.后期,可观察到核被膜逐渐解体形成小泡 D.末期,可观察到由许多囊泡聚集形成的细胞板考点二有丝分裂的过程1.有丝分裂的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助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前

5、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粒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质分离思考讨论1.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4)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当有染色单体(前、中期)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当无染色单体(后、末期)时,染色体DNA11。2.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数量变化(假设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为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

6、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0核DNA2n4n4n4n4n4n2n(2)曲线变化图3.列表归纳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植物细胞间期(主要)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动物、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植物细胞末期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动、植物细胞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题型一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2017绍兴适应性考试)以下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S期染色体复制,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C.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

7、度,最便于观察D.后期或末期细胞在“赤道面”上形成环沟2.(2017台州质量评估)下列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S期核糖体数量大大增加 B.G2期核内染色体数量加倍C.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分裂末期细胞板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与有丝分裂相关的4个易错点(1)分裂全过程均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2)姐妹染色单体在间期就已形成,只是呈染色质形态,而染色体形态出现于前期。(3)后期着丝粒是自动分裂而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没有纺锤丝的牵引,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仍可加倍。(4)界定赤道面与细胞板:赤道面不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

8、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题型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数量变化分析3.如图甲、乙是某哺乳动物(含2n条染色体)的体细胞一次细胞分裂过程曲线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或DNA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可能是DNA含量变化,乙图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化B.EF、CD段均与新核形成有关C.MN段与着丝粒断裂有关 D.BC段只包含前期和中期,NE包括后期4.(2017温州模拟)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可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细胞数的相对值(细胞数占全部细胞数的比值)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A.甲组细胞的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9、B.乙组细胞的染色体DNA含量是甲组细胞的两倍C.若DNA复制受阻,则乙组细胞数的相对值会增大D.若着丝粒分裂受阻,则乙组细胞数的相对值会减小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染色单体(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题型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5.(2017浙江深化课改协作校期中联考)下面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聚集成为细胞板B.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D.、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6.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

10、裂过程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前期,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B.细胞分裂前期,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形成纺锤体C.细胞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在赤道面处向内凹陷D.细胞分裂末期,高等植物细胞由赤道面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三看”法界定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考点三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其简图的绘制1.实验原理(1)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3)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内染

11、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实验步骤3.绘制细胞分裂图像时的几个注意事项(加试)(1)动物细胞一般画成圆形,外面代表细胞膜;植物细胞一般画成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3)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要画出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不能画。(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能画反,正确的应为染色体臂朝向中央,着丝粒靠近两极。上下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应完全相同。每一极同源染色体都应成对存在(二倍体生物)。思考讨论1.实验操作

12、分析(1)解离和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若解离时间太短,则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时间过长,则细胞解离过度、过于酥软,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若染色时间太短,则染色体不能完全着色;若染色时间过长,则使细胞核等其他部分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2)实验操作中漂洗和染色的顺序能不能互换?并说明原因。提示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细胞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的着色,若二者顺序颠倒,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影响染色的效果。(3)使细胞分散开的操作措施有哪三种?提示解离;镊子压扁根尖;用手指按压盖玻片,再覆盖上滤纸,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2.实验结果分析(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哪个时期的细胞

13、数目最多?为什么?提示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间期历时最长。(2)在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为什么?提示不能。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故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若在视野中观察不同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寻找。(3)有一位同学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图中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表明细胞分裂不旺盛,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图中部分细胞呈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应该取分生区细胞,即取材位置不合适;也有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4)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提示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

14、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时期,如果要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要不断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1.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原理与依据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2.实验材料的选择观察对象应选择植物分裂旺盛的部位(根尖、茎尖的分生区),取材必须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时间(不同植物、不同部位有不同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制作的装片可以观察到较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在本实验中,一般选择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进行实验。3.相关试剂及其作用(1)10%盐酸解离液,用于解离(破坏细胞间质)以使细胞分离。(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作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以便观察染色体的形态行为。(3)清水用于解离后的漂洗,既防止解离过度,又有利于碱性染料染色。题型一实验基础1.如图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