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4728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关于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纪要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而在实践过程中是如何落地的?华为曾经在2011年4月14日组织专门的讨论,在此次讨论中,任正非明确提出可以将华为的员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劳动者,第二类是一般奋斗者,第三类是有成效的奋斗者。要将公司的剩余价值与有成效的奋斗者分享,因为他们才是华为事业的中坚力量。从“以人为本”到“以奋斗者为本”,企业的组织力量由此脱颖而出!任正非:我们这次提高了饱和配股的上限,其目的是,让优秀的奋斗者按他们的贡献获得更多的配股机会,这是一个大的战略,我非常担心这个战略落实不好。因为,有使命感,努力贡献的

2、人,不一定是乖孩子,华为的文件过去许多是管乖孩子的。如果这些努力贡献者没有得到利益,这是我们的战略失败。并不是己达到上限的一般的贡献者,也要跟风。他们跟了风,获得了不该获得的配股,或者升职快了些,也是我们的战略失败。我担心有些优秀的贡献者由于我们这次的排他条件及其他东西使他们失去增股的机会。而胡厚崑担心,由于总的可用额度增加了,管理团队手太松,机械的应用了条款,并不是对个人做认真分析,使一般的奋斗者超分配了,那么也是战略性的失败。为了不让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我们将多次作较大面积的与管理者沟通。我们今天沟通的主题是怎样与奋斗者分享利益。不是简单的按照条文来区分,而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他的贡献,真实让

3、那些干得好的人得到利益?我们最近出了很多导向性的文件,这些文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不积极的?需要你们告诉我们。我对人力资源对象的政策理解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普通劳动者,暂时定义为12级及以下为普通劳动者。这些人应该按法律相关的报酬条款,保护他们的利益,并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给他们稍微好一点的报酬。这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第二类,一般的奋斗者,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不是积极的奋斗者,他们想小家庭多温暖啊,想每天按时回家点上蜡烛吃饭呀,对这种人可以给以理解,也是人的正常需要。刚好我们就有一个小岗位在这个地方,那他可以坐上这个位置,踏踏实实做好小职员。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有适合

4、你的岗位可以给你安排,如果没有适合的岗位,他可以到社会上去寻求。只要他们输出贡献,大于支付给他们的成本,他们就可以在公司存在。或许他的报酬甚至比社会稍微高一点。第三类,就是有成效的奋斗者,他们要分享公司的剩余价值,我们需要这些人。分享剩余价值的方式,就是奖金与股票。这些人是我们事业的中坚,我们渴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队伍。我们处在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又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与权利,不奋斗就会衰落,衰落后连一般的劳动者也保护不了。我们强调要按贡献拿待遇,也是基于这种居安思危。我们从来不强调按工龄拿待遇。经常看到调薪的时候有人说“这个人好几年没涨了,要涨一点工资。”为什么?这几年他的劳动质量是否进步

5、了?他的贡献是不是真大了?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涨工资?我们有的岗位的职级为什么不封顶呢?要封顶。有的岗位的贡献没有变化,员工的报酬不能随工龄而上升。我们强调按贡献拿待遇,只要你贡献没有增大了,就不应该多拿。我们公司把股票分给了员工,大家不仅获得了自己劳动的报酬,甚至还获得了资本增值的报酬,这种报酬比较多,对公司的影响就比较大。有人就因此惰怠。要防止在奋斗者这个层面也产生惰怠者。我们各级团队对优秀的奋斗者的评价,要跟着感觉走,判断这人是不是奋斗者,是不是有贡献,是依据他的表现,而不是依据公司的条文。他的股票的总数应根据各级管理团队的感觉,来确定它是否排在合适的队列位置,而不是迁就资历。三类人三种待

6、遇。我们有些主管拿着僵化的文件比对,有的人奋斗得很好,但条款上不符合,他们就机械的把人狠狠地打击一下,这样打击是错的。这伤了我们的心,我们是渴望那些拿着高薪冲锋有使命感的人,我喜欢这些人。因此文件的条款是严格的,但执行中要灵活授权,各个部门认为对具体某一个人不合理,你们就可以不执行公司的文件,你们要敢于为那些有缺点的优秀奋斗者说话。我今天要解释的问题就是说这些文件的条条框框与部门主管判断的这个人是否是奋斗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认为还是以你们部门说了算,我们这个文件导向是告诉大家以后的方向。要在公司价值观和导向指引下,基于政策和制度,各级管理团队应实事求是、非僵化的执行、落实和操作,并对执行结果承担

7、责任。同时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优化我们的政策。胡厚崑:这个文件是2011年进行饱和配股的指引性文件,里面谈到了什么情况可以获得配股,什么情况不应该获得配股,或打折扣。老板刚才讲的实际上是回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座的各人力资源主管和各业务部门主管必须要自己亲自去解决的,那就是:在公司倡导奋斗者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到底如何识别奋斗者和不奋斗的人,员工提交了成为奋斗者的申请,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奋斗者,是否奋斗者关键要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文件做得再好,其条款毕竟是僵化的,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正在发生的变化。作为文件的执行者,就要求我们如何理解到要做的事情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本质就是我们要把奋

8、斗者和不奋斗的人识别出来,把优秀的奋斗者与普通的奋斗者区分开来,从而在配股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决定哪些人应该获得配股,哪些人不应该获得配股;哪些人应该多配,哪些人不应该多配。在我们公司对员工的激励政策中,饱和配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非常大的一部分。这种激励手段本身是有利也有弊的。这么多年来,公司的饱和配股增加员工的凝聚力,给员工的贡献提供超额的回报。这个高额的回报就是不仅仅给你劳动回报,另外还给员工分享公司长期的价值增长。它的弊在哪里呢?从客观上来讲,股票的高额回报有可能助长员工惰怠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承认到这一点。虽然我们将饱和配股叫做长期激励,但是这个长期到底有多长?其实仔细看一下我们的饱和配

9、股政策,我们的长期可是无限期的长。员工获得的饱和配股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是来于对每一年劳动绩效的评估。我们每年劳动绩效结果出来后,会根据大家的岗位贡献,根据你的绩效,给予大家饱和配股的额度,这个额度一旦获取之后,其实它未来的收益与我们每一个人未来长期的贡献没有那么强的相关性。更坦率地讲,一旦获得以后,有可能一劳永逸地吃大锅饭。事实上在我们的组织里,有很多员工就是在吃这种大锅饭。那么在未来,我们的激励政策中,我们如何让激励政策真正覆盖到奋斗者身上,而不是覆盖到不愿意奋斗的人身上。不愿意奋斗的人,你给他激励的越多,他的惰性越强,个体的惰性越强,对整个组织的惰性的影响就更大。因此,在整个人力资源政

10、策中,如何把奋斗者和不奋斗者很好的识别出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所有的文件都只能作为一个指引,文件执行的最终的根源就必须要靠我们每个主管自己把握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课题。今天这个座谈,并不是说公司已经能拿出一个很好的方法,告诉大家怎么样去识别,主要还是通过大家共同讨论,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执行这些政策。这样的准确度就会更高一些。黄林强:我提几个问题。第一、关于奋斗者和配股的事情,其实,我在华为也十几年了,以前我们没有这些条条框框,没有这些考勤条款,我们不是也把奋斗者识别出来了吗,为什么刚好到这个时间才用这个形式去甄别。如果说它是一个长期性问题,为什么不是三年前、不是五年

11、前,而是这个时间提出来。胡厚崑:有一些数据,会后人力资源部可以跟大家共享一下。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存在,只是以前我们没有把它揭示出来。我们在座的管理层对基层真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也未必真正清楚。人力资源部今年把去年和前年的出勤情况作了一次统计。大家可以看一下,有多少人是在长期休假,而这些人是否每次都在获得配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文件会对享受配股的员工有出勤率的要求。任正非:不是今年推行,那明年推行你部门的任职资格你认为会科学合理吗?那样我们按职级配股就不会科学。推迟多少年,也难实现理想的。因此,今年走一步,就看大家的理解力了。张晓清: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公示了。如果业务部门打C的人,就是非常不认可

12、它了,是否可以把劳动态度作一个参考。任正非:开始公示也不等于就正确了,熟悉公示这项工作,需要两三年时间。我们各级干部,就是要将10%的优胜者找出来,他们也许有缺点,这样的选拔制,就会促进公司的发展。同时,对10%左右的后进者,作一些分析,主管个人的倾向,考核也会有偏。我们必须坚决压制真正的无作为的人股权增长,才会使公司不会战略溃败。张晓清:还有一个建议,本次配股时有提到已经超过饱和线的人,如果已经惰怠了,是不是考虑适当退出一点股份的机制。我们在评的过程中,因为饱和线的跨度很大,有些人即使没到饱和线,其实我们都已经觉得他惰怠了,对于这些人是否也一样适用于退出机制?任正非:惰怠就不要评给他,这就是

13、你的权力。降低我也是同意的,个别案例事先与人力资源委员会沟通,谋定而后动。如果你们认为这个人不该配,即使按照公司的条条框框他都合乎了,还是不应配,配了就是错误。公司的文件是导向产生乖孩子的,乖孩子最容易符合公司的文件,但它不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绩效好的员工中违反这些条款,但是你们认为他是奋斗者,就应该给,你们要挺身而保卫他,他以后会纠正的。这不是涨工资,多涨一级算了,不就是早给一两年。一、二年后你的职级升了,就平了。股票给了可能不好收回。如果你给错了人,就是伤害了公司的竞争力。你给错了人,你就是支持了惰怠。所以,我们希望基层干部要敢作敢为。对于奋斗者我们采取相对考核。相对考核,我们过去有教条主义

14、的ABC,我们有很多教条主义制度,有可能差点把优秀员工给筛选掉。那么我们现在让大家不要那么教条,一定要大家感觉这个人确实是努力工作的,我们就敢承认他,尽管上级批评,也要敢于为他申辩。评价也可以跟着感觉走。但是过去由于我们对十八级以上的干部没有考勤,使这次他们缺少抵扣事假的记录。奋斗者不拿加班工资,是从股票和年终奖中分享剩余价值。但是付出也要记录,这样以后可以冲抵他一些合理的假期,人总有三灾两难,这边不考勤,那边要扣除,他们的假期从哪儿来,会累死人的。所以,以前忘了考勤,那现在也不能去改变过去的考勤记录,那你可以写一个承诺书,2011年你把请的事假扣还回来,这种情况不要影响对他的考核。那些手里还

15、有一大把换休假没有用,还在请事假的人,有点投机。以后我们要坚持高中级奋斗者也要自己记录自己的工作,免刷卡也要自己记录,考勤员把它录进去。春节假如加班了,也要一天按三天计算。我们认为这个东西也是可以记载的。要纠正人力资源政策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我们今天的沟通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前我不知道,这次出了这个文件后,我才开始知道这些问题,所以我就坦率跟大家沟通。胡赛雄:作为奋斗者现在的识别手段是有限的。任正非:唯有按贡献,按当前绩效或战略贡献。胡赛雄:贡献,还有就是看你是不是申请加班。任正非:没有,只有贡献一条。像我这种就是不加班的,你看我是不是奋斗者。胡赛雄:我认为还要增加一条要素。比如,不服从组

16、织安排,有些艰苦的地方不去。像这些人,不光是不能做干部,我认为一般的员工也够呛,他应该也不能成为奋斗者。任正非:不服从分配就是麻雀了,就是小奋斗者。你还把他当鸿雁配股?这就是干部管理错误。麻雀和鸿雁就是不一样。麻雀你给他那么多粮食,它飞起来也提不动。你给他们分那么多钱,就是你考核机制有问题。他不愿意服从分配就是麻雀,为什么不允许麻雀生存呢。奋斗者中也有麻雀,奋斗者边缘化一些就是麻雀。你不要以为申请成为奋斗者,就永远是奋斗者了。胡赛雄:第二个问题是十三级以上的员工,其实我们对他的考核都是目标责任制员工。这里面也有人申请成为奋斗者,也有人不申请成为奋斗者,那我们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怎么样能达到这种区分的对待。任正非:十三级以上干部不申请成为奋斗者,他放弃利益干活,我认为这个人很伟大;申请成为奋斗者,可能有人就是想拿些股票,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申请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