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4333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5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梅铁路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浦梅铁路PM-2标工程指挥 过渡段施工专项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使用范围2三、编制目的2四、工程概况2五、施工准备3六、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3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3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8七、施工工艺与流程117.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117.2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137.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157.4路堑与隧道过渡段187.5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18八、施工要求18九、过渡段控制措施199.1测量及填料控制199.2整平控制199.3碾压209.4养护209.5过渡段整形与边坡压实20十、雨季施工措施21十一、安全操作规程22十二、材料要

2、求22十三、劳动组织23十四、主要机具设备23十五、质量控制及检测2315.2检测2515.3质量标准25十六、安全及环保要求2816.2环境要求2916.3水保要求29一、编制依据1、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发新建浦城至梅州铁路工程建宁至冠豸山段施工图。2、设计图中明确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及相关配套的路基通图。3、施工现场勘探、调查、采集及咨询资料和现场环境调查报告。4、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浦梅铁路PM-2标工程指挥部下发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铁路路基工程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招投标文件中的技

3、术规范、铁路总公司颁发的现行施工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条列及规定8、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积累的施工经验。二、使用范围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PM-2标工程中所有路基过渡段填筑。三、编制目的1、明确过渡段改良土和级配碎石的填筑工艺流程、操作要点。2、检验设计参数。四、工程概况台后路堤填筑采用倒梯形过渡的方案。过渡段基床表层填料采用A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线路底层纵坡为5%,表层纵坡为4%。过渡段主要分三种类型,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和路堤和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堤

4、与隧道过渡段施工时应进行过渡段工艺性试验。五、施工准备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堤与隧道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4过渡段排水要求: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六、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1.1技术要求 1)过渡段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L=5+(H-0.6)*2L-路堤过渡段长度,m。H-台尾路堤高度,m。2)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与相邻基床表层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应选用A组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基床底层的要求。当过渡

5、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用该满足渗水土的要求。3)桥台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回填。4)在桥台与路堤本体过渡段间设置由无砂混凝土渗水板、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基础、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基础(C25混凝土)四部分组成的排水系统,软式透水管直径100mm,由软式透水管将水引出路基以外。1.2施工注意事项 1)当桥台与线路斜交时,应以A组土补齐斜交部分,过渡段的尾部保持垂直于直线。 2)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地基处理应与桥台基础施工前进行。 3)过渡段应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在紧靠台背部分部分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

6、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 4)无砂混凝土板与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预制,无砂混凝土板采用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和10-20mm粒径石子(砾石、小卵石)加水拌合预制而成。建议灰石比1:6,水灰比0.38,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平均渗透系数应大于2000m/d。 5)过度段处理措施及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实验。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2.1技术要求 1)图(一)适用于横向结构物至路基面距离小于等于1.5m时的过渡段,过渡段在横向建筑物顶部和两侧设置。单侧过渡段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L=2+2*(H-0.6)L-路堤过渡段长度,m。H-涵洞处路堤高度,m。2)

7、图(二)适用于横向结构物至路基面高度大于1.5m时的过渡段,过渡段在横向建筑物两侧设置。单侧过渡段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L=2+2(H-h)L-路堤过渡段长度,m。H-涵洞处路堤高度,m。h-涵洞顶覆土高度,m。3)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应与相邻基床表层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应选用A组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基床底层的要求。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用该满足渗水土的要求。4)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A组土,压实标准同过渡段,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5)横向结构物基坑以混凝土碎石或碎石回填。2.2施工注意事项 1)过渡段

8、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2)过渡段地基处理应于横向结构物施工前进行。 3)过渡段应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距离横向结构物背2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并适当减小分层填筑厚度。 4)过度段处理措施及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实验。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3.1技术要求 1)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采用A组土填筑,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基床表层压实标准。2)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弱风化硬质岩时,在路堑一侧沿原地面纵向设计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并应在路

9、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详见“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一”,过渡段填筑A组土,填筑标准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同时,基床表层自过渡段起向路堑内做顺接过度,过度长度不小于10m。3)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强风化硬质岩、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先沿原地面纵向挖成1::15的坡面后,再在1:1.5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详见“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二”,其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4)半挖半填路基,当路堑基床为一般土质(特殊土除外)、软质岩石、强风化硬质岩石(膨胀岩除外)时,整个路基面以下1.1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换填与路堤相同填料,并应设置

10、4%的向外排水坡,详见“半堤半堑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一”。当挖方部分为膨胀岩(土)时,基床表层下换填三七灰土,厚1.0m。详见“半堤半堑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二”。5)过渡段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 4、路堤与隧道过渡段土质、全风化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设置隧路过渡段。在隧道洞门开挖基坑深度内,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长度不小于20m的倒梯形过渡段,采用渐变厚度的A组填料填筑,压实标准砼基床表层。如图:七、施工工艺与流程7.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7.1.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7.1.2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150 MPa/m。7.1

11、.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7.1.4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7.1.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7.1.6 养护:不连续填筑过渡段施工完后要按规定进行养护7.1.7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7.1.2注意事项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

12、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7.2 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7.2.1施工方法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

13、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图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7.2.2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7.2.3操作要点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150 MPa/m。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

14、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4.2.4 注意事项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路堑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应做好基坑边坡防护,防止发生意外。7.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7.3.1施工方法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

15、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应符合客货共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流程图7.3.2操作要点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堑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路堤填料的冲刷。人工配合机械处理路堤基底和路堑表层并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基床表层采用水泥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