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4264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1 目录目录 第 1 讲 加减法的巧算 . 2 第 2 讲 横式数字谜(一) - 6 - 第 3 讲 竖式数字谜(一) - 9 - 第 4 讲 竖式数字谜(二) - 10 - 第 5 讲 找规律(一) - 13 - 第 6 讲 找规律(二) - 15 - 第 7 讲 加减法应用题 - 18 - 第 8 讲 乘除法应用题 - 20 - 第 9 讲 平均数 - 22 - 第 10 讲 植树问题 - 24 - 第 11 讲 巧数图形 - 27 - 第 12 讲 巧求周长 - 30 - 第 13 讲 火柴棍游戏(一) - 33 - 第 14 讲 火柴棍游戏(二) - 36

2、- 第 15 讲 趣题巧解 - 38 - 第 16 讲 数阵图(一) - 42 - 第 17 讲 数阵图(二) - 46 - 第 18 讲 能被 2,5 整除的数的特征 - 50 - 第 19 讲 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 53 - 第 20 讲 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 - 55 - 第 21 讲 乘法中的巧算 - 59 - 第 22 讲 横式数字谜(二) - 61 - 第 23 讲 竖式数字谜(三) - 64 - 第 24 讲 和倍应用题 - 67 - 第 25 讲 差倍应用题 - 70 - 第 26 讲 和差应用题 - 72 - 第 27 讲 巧用矩形面积公式 - 75 - 第 28

3、讲 一笔画(一) - 78 - 第 29 讲 一笔画(二) - 81 - 第 30 讲 包含与排除 - 83 -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2 第第 1 1 讲讲 加减法的巧算加减法的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 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 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 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4、a+b=b+a, 其中 a,b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 a,b,c,d 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 a,b,c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

5、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 1 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224;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3 (2)(13504968)(51321650) 135049685132+1650 (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320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 97685,可在 85 中借出 24,即把 85 拆分成 2461,这样就可

6、以先用 976 加上 24,“凑”成 1000,然 后再加 61。 例 2 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解:(1)576423846 57(622)238(433) (5743)(62238)23 10030023405; (2)499339965997848 =499339965997(743834) =(49937)(39964)(59973)834 =50004000600083415834。 下面讲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 “搬家

7、”。例如, a-b-ca-c-b,a-b+ca+c-b, 其中 a,b,c 各表示一数。 (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 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 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4 a-(b-c)=a-b+c。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 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 号“”变为“”,“-”变为“”

8、。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可得减法或加、减法混合计算的一些简便方法。 3.分组凑整法 例 3 计算:(1)875-364-236; (2)1847-1928628-136-64; (3)1348-234-762234-48-24。 解:(1)875-364-236 =875-(364236) =875-600=275; (2)1847-1928628-136-64 =1847-(1928-628)-(13664) =1847-1300-200347; (3)1348-234-762234-48-24 =(1348-

9、48)+(2234-234)-(7624) =13002000-1003200。 4.加补凑整法 例 4 计算:(1)512-382; (2)6854-876-97; (3)397-146288-339。 解:(1)512-382=(50012)-(400-18) =500+12-400+18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5 (500-400)(1218) 10030130; (2)6854-876-97 =6854-(1000-124)-(100-3) =6854-1000124-1003 =5854+24+35881; (3)397-146288-339 3973-3-14628812-1

10、2-339 (3973)(28812)-(146312339) 400300-500=200。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 6 - 第第 2 2 讲讲 横式数字谜横式数字谜( (一一) ) 在一个数学式子(横式或竖式)中擦去部分数字,或用字母、文字来代替部分数字的不完整的 算式或竖式,叫做数字谜题目。解数字谜题就是求出这些被擦去的数或用字母、文字代替的 数的数值。 例如,求算式 324+=528 中所代表的数。 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知, =582-324258。 又如,求右竖式中字母 A,B 所代表的数字。显然个位数相减时必须借位,所以,由 12-B5 知,B12-57;由 A-1

11、3 知,A314。 解数字谜问题既能增强数字运用能力,又能加深对运算的理解,还是培养和提高分析问 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一讲介绍简单的算式(横式)数字谜的解法。 解横式数字谜,首先要熟知下面的运算规则: (1)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3)被乘数乘数=积; (4)被除数除数=商。 由它们推演还可以得到以下运算规则: 由(1),得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其次,要熟悉数字运算和拆分。例如,8 可用加法拆分为 80817263544; 24 可用乘法拆分为 24124=2123846(两个数之积) =1212226=(三个数之积) =12262223=(四个数之积

12、) 例 1 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 (3)3=54; (4)387; (5)56*7。 解:(1)由加法运算规则知,=13-6-52; (2)由减法运算规则知,28-(157)6; (3)由乘法运算规则知,54318; (4)由除法运算规则知,=873261; (5)由除法运算规则知,*5678。 例 2 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48; (2)621-; (3)5-18612; (4)63-4513。 解:(1)表示一个数,根据乘法的意义知, +=3, 故=48316。 (2)先把左端(6)看成一个数,就有 (6)21, 321-

13、6, 1535。 (3)把 5,186 分别看成一个数,得到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 7 - 5=12186, 5=15, =1553。 (4)把 63,45分别看成一个数,得到 4563-13, 455, 4559。 例 3(1)满足 581271 的整数等于几? (2)180 是由哪四个不同的且大于 1 的数字相乘得到的?试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填在 下式的里。 180=。 (3)若数,满足 =48 和=3, 则,各等于多少? 分析与解:(1)因为 5812410,7112511, 并且为整数,所以,只有=5 才满足原式。 (2)拆分 180 为四个整数的乘积有很多种方法,如

14、1801459012330 但拆分成四个“大于 1”的数字的乘积,范围就缩小了,如 18022592356 若再限制拆分成四个“不同的”数字的乘积,范围又缩小了。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只 有下面一种: 1802356。 所以填的四个数字依次为 2,3,5,6。 (3)首先,由=3 知,因此,在把 48 拆分为两数的乘积时,有 4848124216312486, 其中,只有 48124 中,124=3,因此 =12,=4。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由=3 知,=3。把=48 中的换成3,就有 (3)48, 于是得到=48316。因为 1644,所以=4。再把=3 中的换成 4, 就有 =3=43=12

15、。 这是一种“代换”的思想,它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 下面,我们再结合例题讲一类“填运算符号”问题。 例 4 在等号左端的两个数中间添加上运算符号,使下列各式成立: (1)4 4 4 424; (2)5 5 5 5 5=6。 解:(1)因为 444424,所以必须填一个“”。4416,剩下的两个 4 只需凑成 8,因此,有如下一些填法: 444424; 444424; 444424。 (2)因为 5+1=6,等号左端有五个 5,除一个 5 外,另外四个 5 凑成 1,至少要有一个 “”,有如下填法: 55+5-5+56; 5555-56;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 8 - 55555=6; 555556。 由例 4 看出,填运算符号的问题一般会有多个解。这些填法都是通过对问题的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