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4067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成长与发展资料(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的成长与发展,新医大护理学院吕琴,案例1,某男孩儿,5岁,肺炎第7日,现生命体征平稳,处于恢复期,活泼好动。护理此位病人时应注意幼儿的哪些特征?,案例2,某女,74岁,刚确诊为糖尿病,病人出现焦虑、抑郁、无助等心理表现。护理此位病人时应注意老年人的哪些特征?,成长与发展贯穿人的生命全过程,人在每一个成长发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特殊问题需要解决。 护理对象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的成长发展水平表现不同的身心特征。 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及特征,可以帮助护士明确不同年龄阶段护理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及基本需要,提供适合于护理对象所处的生命阶段的护理。,人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目的: 了解生命过程中

2、各个阶段的特点及特征,帮助护士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及其基本的需要,提供适合于护理对象所处生命阶段的护理。,影响因素,第 一 节 成长与发展的概述,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1.成长growth:即生长,细胞增殖产生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量的变化,量化指标来测量。 包括四种基本类型,增量性增长:是除去排泄或消耗的部分后生理上得到的增长; 细胞的分裂增生:是肌体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的增大:指肌体细胞体积的改变; 更新:是肌体为维持正常的功能而进行的新陈代谢,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2.发展development:即发育 生命过程中有序、可预测的

3、功能改变,身心两个方面。 质的变化,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 贯穿整个生命。,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3.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 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成长发展目标。 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 各阶段任务相互影响。,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4.成熟maturation: 1)狭义:人体生理上的改变过程,它一般受个体遗传基因的影响。 2)广义:指人类在能力上的增进或老化过程,是成长及发展的综合结果,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变。,社会学家认为,人类心理成熟的标志为: 从 到 依赖-自治 被动-主动 主观-客观 无知-有见识 能力弱-能

4、力强 责任少-责任多 兴趣狭少-兴趣广泛 自私-无私 自我排斥-自我接受 注重细节-注重总体 思维浮浅-思维深远 模仿-独创 冲动-理智,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5.年龄age:成长与发展的阶段性指标之一,两大部分 时序年龄chronological age:指个体自出生之日起计算的年龄。包括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发展年龄developmental age:代表身心发展程度,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年龄。,一、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成长、发展及成熟之间相互影响、依存、关联 成熟是成长发展的综合结果 成长是发展的物

5、质基础 发展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在成长的量的变化上。,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1生理性(physiological)体格的增长及改变,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发育及功能的完善。 2认知性(cognitive)获得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及现象。,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3情感性(emotional)情感发展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判断其能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 4社会性(social)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发展的与他人、群体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能力。,二、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5精神性(spiritual)人在成长及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个人的

6、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的认识。 6道德性(moral) 人在遇到利益冲突时所体现出的是非观念、理想与情操。,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1.可预测性:成长发展以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进行,这种顺序不可逾越和不可逆转。心理社会的发展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2.顺序性: 上-下:从头到脚 近-远:从近心端到远心端 粗-细:从手掌到手指 简单-复杂:从全身、简单、不精确到局部、复杂、精确的动作。 低级-高级:从客观观察到主观判断,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3.连续性和阶段性: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各具一定的特点,与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前一阶段是后阶段发展的基础和必然前提,后一阶段

7、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发展阶段不能跨越,也不能逆转。 4.不平衡性: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具有非直线、非等速的特征。如神经系统-周岁内,生殖系统-青春期,语言-3-5岁内。 5.个体差异性: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随着年龄 的增长,并异越大。 6.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对环境刺激最敏感,发展某些技能和能力的最佳进期。错过了,难以补偿。如婴儿期,幼儿期。,四、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只是在生理方面 遗传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顺序、速度,四、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2.个人因素: 个人健康状况 自我因素:

8、自我意识、独立性、喜好习惯 其他个人因素:内环境稳定、个人动机、学习过程,四、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3.环境及其他因素 孕母状况 营养 家庭 学校 社会文化,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第 二 节 弗洛伊德的 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性心理发展学说 theory of psychosexual 1856-1939,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 “现代心理学之父”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创立了性心理发展学说,一、学说的中心思想,1.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 2.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为性本能(libid

9、o),原动力或原欲力。 3.人的一切活动为满足性本能,但条件及环境不允许人的欲望任意去满足。 4.人的本能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表现,从而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或变态心理。 5.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后出现的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二、学说的主要内容,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享乐,本能被压抑后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表现,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或变态心理。 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会在成年甚至老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其学说包括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阶段三个要点。,三、学说的组成部分,意识层次 人格结构 人格动力 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一)意识的层次,分为意识、

10、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尤如大海的冰山。,(一)意识的层次,1.意识consciousness: 指个人应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环境中的人及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如情绪、意志、思维,冰山之巅。,(一)意识的层次,2.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潜隐于意识层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的经验,个人对此完全无意识。 无法直接感受知,不被现实 和道德所接受的本能冲动、 需求、欲望,心理活动原动 力. 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一)意识的层次,3.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界于前两者之间,未被意识到经提醒能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介于海平面上下部

11、分,随着波浪的起伏时隐时现。,意识的层次,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的意志决定,还由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等因素决定。 潜意识中潜伏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等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焦虑、心理障碍的症结。,(二)人格结构,原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示意图,(二)人格结构,1.本我id: 人格中最早的、最原始的部分 由思维、感觉、欲念构成 是生物性冲动及欲望的储存库 具有强大的非理性能量 处于潜意识的深层 由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控制,(二)人格结构,2.自我ego: 存在于意识之中 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 是自觉的、能动的心理活动代表 人对自己的肉体及精神的自我认

12、同 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支配,(二)人格结构,3.超我superego: 管制地位,是人性善恶所存之处,是人接受社会道德规范教养而逐渐形成 由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而控制 (1)自我理想(ego-ideal)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理想的标准; (2)良心(conscience)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误的限制性规则。,(三)人格动力 personal dynamics,是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 是本我、自我及超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三)人格动力 personal dynamics,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13、。 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 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 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三)人格动力 personal dynamics,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经历五个可重叠的阶段,前三个是关键期 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性本能”,即“原欲”,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固结”fix

14、ation,即人格发展停滞,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下一阶段发展。,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口欲期oral stage 0-1岁,原欲集中在口腔,产生固结,形成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悲观,退缩,猜疑等人格特征。 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 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肛欲期anal stage 1-3岁,原欲集中在肛门,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训练得当:清洁、秩序的习惯,自控 训练过早:洁癖、吝啬、冷酷 训练过晚:自以为是,暴燥,(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情蕾期phallic stage 3-6岁,

15、原欲集中在生殖器,依恋性别相同的父母,恋母(父)情结,产生固结,造成性别认同困难,产生道德问题。 恋母(父)情结成为以后心理问 题的根源。,(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潜伏期latent stage 6-12岁,兴趣从自身转移到外界,开始人际交往,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 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性本能呈潜伏状态 男女团体活动呈分离状态 固结会产生人格发展不全或强迫人格。,(四)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生殖期genital stage 12岁以后,原欲回到生殖器,青春期性器官开始成熟 注意力开始转向年龄接近的异性,有导向的选择配偶 逐渐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能力 性心理趋向成熟 产生固结造成两性关系障碍,病态人格,四、性心理发展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1.指导护士为父母提供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