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理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3836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性别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性别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性别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性别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性别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性别理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思考,1、什么是社会性别理论,它的出现对社会产 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2、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否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它们的差异又存在哪里? 3、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妇女运动的发展,那么社会性别理论是否就是一门只从事妇女研究,而排斥男性研究的学科呢,如果不是,它又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第十五章 社会性别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主要学者的生平 三、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影响 四、若干评述,演讲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Gagle Rubin )在 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

2、(male)女(female)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压迫。其三,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平等的文化。,对于社会性别提出反思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现代女学 主义者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问题。首先,后现代女学主义者主张以权力(power )取代社会性别(gender),因为,权力的概念涉及广泛,包括多种不同的因素,而且超脱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男女的局限。新词汇对抗(resist)、权力(power )成为女学理论中的新视角。其

3、二,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binary opposition )。强调多元论和不同性,以批判以往的共同性的社会性别,成了后现代女学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随着西方妇女学从观注妇女本身到关注社会性别,日益成熟的妇女/社会性别研究不仅对构建在男性“话语基础上的传统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等各人文学科提出挑战,而且在“构建”传统学科理论构建的同时,妇女/社会性别学理论及认识论也逐步确立起来,因而社会性别概念下包含的是跨学科的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美国女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P

4、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米德诞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则为争取妇女权益、黑人或移民待遇而四处奔走。米德在学生时代已经与罗塞克里斯曼(Luther Cressman)结了婚,1926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福群(Leo Fortune)后不久,便与克里斯曼分手,1928年10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但二人在1935年7月亦告离婚,1936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并于1939年12月诞下女儿凯萨琳。米德二十三岁取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在研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五年后,决定走出教室去从事田

5、野工作,原意选择南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Polynesia)文化作研究对象,希望在他们的古老习俗及传统生活方式被文明侵蚀消失前作出观察纪录,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教授却因其地偏远危险而反对,二人终协商前往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因当地有一所美国海军基地,米德可以随时求助。,二、主要学者的生平,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米德根据萨摩亚的田野研究资料,于1928年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人一书,探讨了正值青春期的萨摩亚少女的性和家庭风俗,针砭美国社会对待青少年的方式,轰动一时。

6、在她的观察中,萨摩亚社会没有什么不良青少年,因为萨摩亚人不要求青少年服从任何清规诫律,青少年不必以反抗成规证明自己的存在。当然,由于米德自己是女性,未能亲身参与萨摩亚人只准男性参加讨论政治、宗教、经济的聚会,使她对整体社会的运作体系的了解有了很大限制。后来米德再以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1935年)一书,对西方社会中的“性别”议题投下炸弹,影响了整个世代的女权运动者,成为现代女性主义的重要支持因素。她描述的原始部落都在新几内亚,米德以这书奠定性别的文化决定论。,主要研究/著作年表 1928年-萨

7、摩亚的成年人 1931年-新几内亚人的成长 1932年-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n Indian tribe(一个印地安部落的文化变迁) 1935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1937年-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primitive peoples(原始社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1942年-巴里岛人的特质(与贝特森合著) 1942年-And keep your powder dry :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America(一位人类学家观察美国) 1949年-Male and female : a

8、 study of the sexes in a changing world(两性之间:变迁世界中的性研究) 1964年-Continuities in cultural evolution(文化革命中的延续性) 1965年-Family(家) 1969年-An inquiry into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stability in Polynesia(波里尼西亚文化不稳定的疑义) 1970年-Culture and commitment(文化与承诺) 1972年-Blackberry Winter:My Earlier Years(自传黑梅果之冬:我的早年岁月

9、) 1975年-World enough : rethinking the future(未来的重思),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西蒙波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

10、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 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这才是伴侣的最高境界,不被一纸婚约所束缚,但是又比婚约来得更为真实。,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1908.1.91986.4.14),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

11、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式是对与萨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意。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观点。 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度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

12、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度。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三、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影响,1.社会性别生物论 2.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论 3.社会性别语言建构论,社会性别生物论 自19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高尔顿和奥特魏斯古的学说对解释性差异产生影响。高尔顿认为,自然选择做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决定性力量也适用于人类特性及人类历史的一切方面。人的心理特点就像人的身体素质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直接产物。这种认为自然法则使心理和身体“同样遗传”的极端结论成了高尔顿学说的基础。在1884年的国际健康展览会

13、上,高尔顿对9887个人的心理进行评估后认为男性的智力是优异的,而女人的头骨头都较男性小,可以推断她们的大脑也将如此。因而得出结论:女人在各方面的能力比男性差。此后的很长时期,生物体的性别差异成为解释社会角色差异以及男性统治和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社会性别生物决定论在解剖学、生理学方面生产出来的知识,用来解释人类行为时形成一些假说。,其一,雌性被动说。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受精时的染色体构成,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造成了这种结果。一本经典的医学心理文章所写的“女性一个月只产生一个卵子,而男性每天产生数以千万计的精子”。这种对数量的强调,有着鲜明的目的性,精子被视为在生殖过程中扮演了决定角色。因此,它是有

14、价值的,而卵子由于数量少,所以它受控于精子。卵子的发生过程被认为是很浪费的,被描述时用的是遗憾的、低沉的语调和相关的字眼。卵子被描述成“被动的”、“被传送的”,而精子被描述成“积极的”、“强壮的”、“促成了卵子的产生”等等。把卵子的受精过程看作社会中男女行为的差异的原因,用来解释为什么女性往往是被动的、等待的。,其二,男性的刚毅和女性的柔软。男性肌肉发达,男性体格比女性的高大,男性自然就统治女性,他们优先有获得食物的优先权,男性必然在社会承担起供养者的角色,是妇女和儿童的保护者女性脂肪多,是柔软的、温顺的和情感的。男女被看作是与生俱来的,而这些特征奠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基

15、础。 其三,“身体结构即命运”。精神分析学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社会性别生物决定论的假说。认为人的生理结构决定并影响着人的行为,男人和女人的命运都取决于他们的人体结构。人体的发育又使其具有不同的需要和功能,在生命过程中扮演完全异样的角色。身体上的优劣决定了他/她在社会上的优劣。,这些假说被女性主义者批判为“生物决定论”,它强调人类生物性的基础影响到人的个性,决定人类行为,甚至人类文化。这种观念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政治家、大学教授等许多人接受,一直都以生物学上的先天性差异将性别歧视及种族主义合理化,被视为是“自然的”。然而,在女性主义者看来,生物上的事实的是认识男女的关键一,但这些生物性事实尚不足

16、以确立两性的等级制度,也不能解释男人就是统治者,女人就是他者的原因,更不能宣判女人永远只是从属作用如果女人所引起的敬畏可以阻止对她使用暴力,那么男性在肌肉上的优越性就不会成为权力的根源。女性主义者声称,生物学纯属生物学家的,他把人类历史文化的偶然性真理当成是自然的永恒真理,使社会压迫现象合理化。,玛格丽特米德与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米德是较早用文化的概念来理解性别角色和行为的文类学家。米德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对新几内亚阿拉皮西、蒙丢格尤莫斯和特克汉布里三个部落进行研究,三部落最远距离不超过100公里,都以农产品为食,抚养子女的婚姻制度相似。在三个不同的社会中,人们都分别共享各自的文化。如,阿拉皮西都以耕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为共同的生计方式,在其不鼓励敌意的文化的中,社会成员也拥有平和、无侵略性、依赖性的群体人格;蒙丢格尤莫斯以种植烟草和可可为共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