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53755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是我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险具有“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当前我省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制定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回顾总结我省保险业发展现状,正确把握我省保险业发展定位,明确我省保险业发展战略目标,理清我省保险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对于指导我省保险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十一五

2、”期间山东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坚持防范风险,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一)保险业务快速增长,行业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山东(不含青岛,下同)保险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3%,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2009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677.58亿元,保险密度为843.5元,分别是2005年的2.33倍和1.29倍;保险深度2.34%,比2005年提高了0.49个百分

3、点。保费规模在全国的排名由第五名上升为第四名。保险行业总资产突破一千亿元,达1199.17亿元,是2005年的1.69倍,年均增长14.06%。(二)保险机构发展迅速,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保险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外资保险公司和各类专业性保险公司相继进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稳步增加,以银邮类为主的兼业代理机构规范发展,保险个人代理人队伍不断壮大,第一家境外保险机构代表处在济南设立,我省首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获准筹建,市场主体日益健全。2009年末,我省共有保险主体53家,其中外资公司11家,专业保险公司 5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137家,兼业代理机构2683家,保险个人代理人25.7万人。(三)保险功

4、能进一步发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末,保险业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9.71万亿元,是2005年末的2.85倍。“十一五”以来累计支付赔款与给付606.0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4 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启动并扩大到全省60个县,“治安保险”由我省首创逐步在全国推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稳定运行,安全生产和校园方责任险在全省推开,企业年金业务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受托管理养老和医疗保险业务探索推进,补充医疗和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开始试点。保险业在社会风险管理、经济补偿、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科学发展理念逐渐树立,行业发展

5、方式逐步转变。行业稳健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在经营中更多地开始关注质量和效益,在竞争中更加注重提供差异化服务,在服务中更加注重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坚持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积极成效。在产品结构方面,能够发挥保险特有的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的产品占比不断上升;在渠道结构上,直销和个人营销、机构代理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所改善,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快速发展;从区域结构来看,农村和中西部保险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各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增强。(五)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大力提升服务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实施保单理赔信息网上查询,推行“一站式”和“首问制”服务

6、方式,实行小额赔付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积极落实山东保险业服务质量标准,开展诚信服务质量测评,社会公众对保险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上升。逐步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考核机制,推进省级公司集中管理,强化内控管理和依法合规经营,加大信息化投入,改造升级信息系统,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成本有效降低,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提高。(六)保险监管不断加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保险监管理念逐步成熟,在全国率先实施“效益导向”监管。不断完善保险监管制度,强化本源治理和消费者保护。开展分类监管,提高市场行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效能得到提升。坚持整顿规范市场

7、,竞争秩序持续好转。烟台监管分局设立,监管机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成立全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建设与自律工作进一步推进。由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共同构建的风险预警、监测与处置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化解个别公司、局部业务领域风险,行业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七)社会保险意识增强,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广泛开展保险宣传,积极加强沟通协调,全社会对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险工作日益重视,积极利用保险机制推动工作。新保险法顺利贯彻实施,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保险了解更加全面深入,舆论媒体报道更加客观公正。打击保险欺诈力度不断加大,司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车

8、险信息平台开通运行,社会信用信息共享逐步推进。省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支持保险业发展,各地市也陆续出台文件支持保险业发展。保险业发展外部环境更为有利。“十一五”期间我省保险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发展方式上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山东保险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中“大而不强”特征较为明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总量来看,近年来山东保险业务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均低于全省GDP排名。从发展水平来看,2009年山东保险深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

9、保险密度的排名也低于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保险的渗透力和覆盖面较低,保险赔付占灾害事故损失的比重较小,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未根本转变。业务发展主要依靠铺设机构和扩张人力,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市场竞争主要通过违规降价和高手续费,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管控存在薄弱环节,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需进一步提高。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时有发生,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发展中的一些潜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业务结构过于集中不利于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型产品的退保风险仍需警惕,内控不严造成的案件风险应引起进一步关注,群访群诉和信息安全问题也需高度重视。四是发展

10、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流动不规范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信息化建设滞后,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能力不强。保险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二、“十二五”期间山东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跨越的关键时期,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经济环境“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时期。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高,居民财富日益增加,消

11、费结构持续升级,为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社会风险的集中化和保险需求的多样化,也给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二)社会环境我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加剧,“421”式的“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成为社会新的家庭主流,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保险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也进入了构建覆盖全民体系的新时期,给保险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新课题。(三)法制环境新保险法的深入贯彻实施,我省地方性产权保护、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相关立法逐步健全,依法行政的加强和公正司法的进一步推进,必将推动保险业务的快速

12、发展,同时也为保险的规范经营提出更严格要求。(四)政策环境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保险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利用保险机制促进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保险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保险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五)信用环境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行业内外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不断健全,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以及支付结算方式电子化,都为保险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诚信经营和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上看,我省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保险业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经济文

13、化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三、“十二五”期间山东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国保监会对保险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按照建设保险强省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能力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防范风险为保障,以优化环境为基础,努力推动保险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与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保障和服务。(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我省保险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转变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4、。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我省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前矛盾与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保险强省建设的有力推手。要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同质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从粗放开发资源向和谐利用资源转变,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防范风险,确保稳健发展。防范风险是保险业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放松,构建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着力推进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确保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提升服务,促进共同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保险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经济社会是保险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大力拓宽保险服务领

15、域,切实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保险业提出的新要求,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学习保险业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理论观念、制度机制、管理服务和产品技术创新,提升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形成以创新为动力、以内生增长为活力的发展模式。(三)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一个规模较大、结构优化、经营稳健、服务规范、覆盖面较宽、从业人员素质优良、综合竞争力较强、社会公众评价较高,发展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逐步实现保险

16、大省向保险强省的跨越。业务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山东(不含青岛,下同)保险业务收入保持15%的年平均增速,到2015年末,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争取比2010年翻一番,突破1600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00亿元,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200亿元,保险业总资产突破2500亿元,保险密度达到1800元/人,保险深度达到3.15%。结构调整目标。市场主体构成更为完善,各类主体优势互补、合作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业务结构更能体现行业核心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不断创新,非车险业务占比明显提高,风险保障型、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得到进一步发展;销售渠道配置和利用更有效率,逐步形成不同渠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区域布局更加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乡保险市场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功能作用目标。承保金额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保险赔付在全社会灾害事故损失中的比重以及保险保障度指标均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