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3669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稿 高晓霞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为大家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在体现课标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很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更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本册教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一、说课标1、本学科的

2、课程学段目标2、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内容结构2、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评价建议2、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说课标:第一学段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3、。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内容标准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树)。第二部分:说教材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 实用 开放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例如笔算加减法增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两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例题减缓了教学坡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增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例题这一内容是接下来学习笔算乘法的重要基础,而将笔算部分的整包数减三位数的例题、笔算乘法部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例题放到做一

5、做中(减少了例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迁移力推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编排使得这部分的计算教学及自然合理、逻辑性强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力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3)从每一部分机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既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把“倍”的教学从表内乘除法教学单元中移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教学,这样编排有三个好处:一倍的知识后移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二、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不再

6、受所学乘除法知识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三是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为题的能力。首先对实验教材估算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即(1)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正式估算教学从原来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后移至万以内的数的认识(2)改变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主要结合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进行估算教学改为结合运用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从而把估算教学当做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3)在计算以外的教学单元仍然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估算应用。例如在测量单元中安排了先估一估在计算等4、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

7、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例如感受1000米的长度,不仅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先量出100米观察,再推想出10 个100米有多远还要求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外走一千米亲身体验1000米有多远。其次在丰富的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所学量的估计能力逐步建立长度观念,在毫米、分米的人认识中,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与宽大约各有多长在进行测量。在千米的认识中增加了估计距离的例题(6),通过估计距离活动学习估计长度的策略培养估测意识。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 -总结算法”的过程

8、。逐步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6、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毫米的引出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物品的长度的方法基础上,长方形周长的求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结果。(二)编排体例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材设计有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演示(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内容结构:本册教材

9、内容结构主要有: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四个板块,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方面包括第一单元时、分、秒和第三单元测量;图形与几何方面有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实践方面包括数字编码和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从数的计算;时分秒;图形与几何,这三个知识点做具体阐述:首先说一下数的计算,在一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年级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除法、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三年级上册 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0、,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还要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分数、小数乘除法等这一知识板块的编排循序渐进阶梯上升。时分秒这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认识整时,二年级上学期认识半时,知道1时=60分会读写几时几分,本册教材学习了 秒的认识,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三年级下册还要学习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等知识,整个知识链循序渐进,阶梯上升,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图形与几何,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角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编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后还要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观察组合物体形状,使学生的空间几何知识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第三方面:说建议教学建议

11、1、 数与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2、图形与几何: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量与计量: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4、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评价建议:(知识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知识树)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是神秘的学科。做为数学教师,让我们带领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生活,去探索数学的奥秘,一起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以上便是我们队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