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53666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音乐精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内容比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3、教学目标 一个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感悟、表现和创造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

2、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三是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学重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是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

3、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

4、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

5、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一、说课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

6、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

7、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

8、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导入: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展示目标、导学达标 采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第一步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

9、接 第二步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五、总结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尽可量紧凑丰富,要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会不够。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这些要要依据实际上课情况调控和改进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标要求,在第二单元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所以在第三单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教材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

11、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二是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三是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3、教学重难点一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学习体悟,对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特点的把握。二是对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二、说学情说学法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

12、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体验”和“比较”为主。“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三、说教法 考虑到本课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选用的教法以引导体感悟式为主,适当的环节采用研究点拨探讨教法。 四、说教学程序 考虑到学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区,对江南丝竹不很熟悉,我将听音乐感受体验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同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自具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对两个乐种

13、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丝竹相和”这一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第二部分丝竹乐器听辨,第三部分丝竹乐曲赏析,第四部分丝竹风格辨别。 具体步骤是: (一)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导入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二)丝竹乐器听辨 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这几种乐器,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

14、三)丝竹乐曲赏析 1、欣赏中花六板片段,老师点拨引导: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找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的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再听音乐片段感受。引导分析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再次听全曲概括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特点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教学步骤同丝竹乐曲) 4、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四)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五、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 一,说教材 这一节是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第1个课时,它对于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以及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1、教学目标分析(三方面) 知识目标:初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