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3660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复习一、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三、童趣知识点归类: 1、通假字: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2、古今异义:见藐小微物 “藐小”古义:细小;今义:微小。 3、一词多义: 为:项为之强 (介词:因为) 以丛林为林 (动词:作为,当作) 二虫尽为所吞(介词:被) 4、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用

2、鞭子抽打。)第二单元复习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字词积累: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忠:诚心诚意。习:温习。处:据有,取。所恶:厌恶,讨厌。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3、。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通假字:a.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b.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C.诲女知之 “女”通“汝”,你古今异义:a.信 古义:真诚、诚实 今义:相信、信任 b.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c.三 古义:虚拟,泛指多 今义:确实的数字 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b.五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c.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3、课文内容把握: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行道树一文中采用拟人修辞方法,展现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

4、象,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两个转折,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绘细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我的信念作者通过写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致力于科学研究,不谋求物质利益,追求宁静而简单的生活

5、,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心爱的科学研究中。十则一文,大体上前四则谈学习方法,五、六、七则谈学习态度,后三则谈修身做人。4、论语背诵、默写:别人误解时: 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的考验: 待人接物处世之道: 表现实事求是精神: 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二、本单元我的补充: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大多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多采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第三单元复习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

6、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夏感作者梁衡。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三、课文内容把握: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济南的冬天抓住“

7、温情”这一特点,紧扣“山”和“水”,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抒发了作者赞美济南,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夏感以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秋天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四、本单元应形成的语文素养:1、掌握写景的技巧: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春紧紧抓住“新”、“美”、“力”来描写景物。写景要有合理的顺序。春中的“春花图”,从“树上”、“花下”“遍地”几个词语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写景的顺序是从上到下,条理清晰。写景要五官齐放。春中的“春风图”从嗅觉、触觉、听觉的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风。写景要讲究虚实、动静结合。“春花图”中由“春花”联想到“秋实”;“春草图”中由静态的

8、春草写到草地上孩子们的嬉戏,动静结合、相映成趣。2、品味优美的语言。春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可以具体到词语的揣摩,要从字面义、内涵义、情感义三个方面进行。五、应背诵的诗文提示:1、春需要熟练背诵。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2、古诗四首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古诗中四季: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附录:作文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具有真情实感,内容真实感人。找个好线索,有个好开头,做个好铺垫,写个好结尾。刻画一个好镜头。(细节描写)开头点题,引人入胜;结尾扣题,回味无穷。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首尾照应,一气呵成。典雅脱俗,避免“另类”;讲究格式,力求新颖。贴近生活,书写成长;紧跟现实,直击热点。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切忌怪异,“稳”字当前。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

10、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3、课文内容把握。化石吟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德云和天气的关系。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习性介绍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它真实的记载了 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山市是作者根据目击者

11、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4、与“月”有关的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应形成的语文素养1、科学小品,又叫知识小品,科普小品,是用小品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长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2、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注意其说明的真确性、

12、科学性。看云识天气就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看云识天气中对云运用了分类别、打比方、拟人等方法。生动说明与平时说明相结合。看云识天气中介绍不同云和天气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说明介绍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时,则运用平时说明。3、修辞知识学习拟人: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它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也就是人格化。作用:表意丰富,感情色彩鲜明,描写形象生动。三、应把握的单元考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其次,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文

13、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可有可无的次要文字,留下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语。最后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有中心句的,可以用中心句来概括。 如果文章内容有主次之分,可以保留主要的,删除次要的。 如果文中的几方面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把他们合并在一起,兼收并蓄,全面而无漏失。2、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五、友情提示:1、课外古诗词背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2、名著导读精要:繁星春水 这是两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