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52938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马克思主义交往视域中的德育 论文摘要:“交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前提,对德育进行审视,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与理论的逻辑演进,而且为人们探讨德育的实质,尤其是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和德育模式的构建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使德育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向度,从而促进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德育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1.交往范畴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交往范畴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有一系列关于交往问题的重要论述:“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

2、的产物。”用人类个体之间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说明社会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产生的标志。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多处把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两个概念一并提出、相互映衬,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表达了“社会交往”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个人交往与普通交往,地域交往与世界交往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将交往与生产力、交往与分工、交往与社会经

3、济形态、交往与共产主义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社会交往理论为线索,阐述了历史唯物论的一系列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关于“交往”的注释中指出:“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物质交往,而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3即使马克思在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哲学的贫困中已经形成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之后,在其他著作(如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中也仍然研究过交往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在他创建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中,具

4、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交往问题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交往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题中之义。2.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解读广义认识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领域研究的一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它以交往作为理论的生长点和基础,看到了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化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不仅有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而且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社会关系活动。“在交往实践观看来,以往学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时对实践结构作了有局限的解释,将其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忽略了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交往关系和运行机制,

5、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单一主体性、单一实践关系(只见主体客体关系,没有主体主体关系)、偏狭实践运行机制和片面的实践动力等缺陷。反之,交往实践观则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5交往实践观综合了当代哲学有关主体际和交往理论的积极成果,克服了西方哲学将“主体际”和交往行动理解为一种“主观际”精神交往活动的倾向,提出主体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中介客体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因此,它通过自身而建立起“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系结构。其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有中介客体作为对应范畴,相互规定。同时,作为异质主体的主体际关系,

6、它是建立在“主客”关系之上的、通过中介客体而相关和交往,并相互建立为主体的关系。“交往实践观和主体际向度不仅是西方哲学转向的旨归,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视界。”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中的交往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变换过程,是诸主体间通过凭借一定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的社会关系活动,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产物。交往既是一种能动的对象性的认知活动,也是人的主体间实践活动。交往在本质上不同于构成单纯自然关系的动物交往活动,它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交互性、主体间性、自觉性、中介性和客观性几个方面。(1)交互性。交往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并把行为导向他人的过程,具有双向互动性。真正意义上的

7、交往依赖双方的共同参与合作,离开其中任何一方的作用,交往便不能继续。(2)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大多数学者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时,都有限定地采用了这一概念。它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共同性关系,即活动着的主体在其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联系。(3)自觉性。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人在进行交往时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并将其置于某种自觉的目的支配之下。(4)中介性。人与自然交往的生产活动是使用工具的中介性活动,与此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人际之间的交往也必然是中介性活动,生产工具作为人与自然间交往的最基本的中介,

8、同时也就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中介。在此基础上,人类还创造了一系列的交往中介,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语言符号,它贯通于人际交往的各个领域。交往的中介性同交往的自觉性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只有凭借中介,人才能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使人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只有在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中,中介的运用才是必要的和可能的。(5)客观性。交往活动是在客观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其规模、程度和基本的方式等等都是受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即人们之间所具有的交往关系必定是规范化的关系,而这些社会交往的规范是由物质生产的状况所决定

9、的。因此,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作为一种客观的规律规定着、制约着个体的交往活动,使这种活动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论文摘要:“交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前提,对德育进行审视,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与理论的逻辑演进,而且为人们探讨德育的实质,尤其是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和德育模式的构建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使德育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向度,从而促进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德育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1.交往范畴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交往范畴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

10、经典作家那里,有一系列关于交往问题的重要论述:“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用人类个体之间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说明社会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产生的标志。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多处把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两个概念一并提出、相互映衬,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表达了“社会交往”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个人

11、交往与普通交往,地域交往与世界交往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将交往与生产力、交往与分工、交往与社会经济形态、交往与共产主义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社会交往理论为线索,阐述了历史唯物论的一系列原理。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关于“交往”的注释中指出:“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物质交往,而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3即使马克思在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哲学的贫困中已经形成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之后,在其他著作(如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

12、论等)中也仍然研究过交往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在他创建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交往问题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交往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题中之义。2.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解读广义认识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领域研究的一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它以交往作为理论的生长点和基础,看到了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化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不仅有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而且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社会关系活动。“在交往实践观看来,以往学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时对实践

13、结构作了有局限的解释,将其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忽略了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交往关系和运行机制,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单一主体性、单一实践关系(只见主体客体关系,没有主体主体关系)、偏狭实践运行机制和片面的实践动力等缺陷。反之,交往实践观则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5交往实践观综合了当代哲学有关主体际和交往理论的积极成果,克服了西方哲学将“主体际”和交往行动理解为一种“主观际”精神交往活动的倾向,提出主体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中介客体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因此,它通过自身而建立起“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

14、系结构。其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有中介客体作为对应范畴,相互规定。同时,作为异质主体的主体际关系,它是建立在“主客”关系之上的、通过中介客体而相关和交往,并相互建立为主体的关系。“交往实践观和主体际向度不仅是西方哲学转向的旨归,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视界。”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中的交往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变换过程,是诸主体间通过凭借一定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的社会关系活动,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产物。交往既是一种能动的对象性的认知活动,也是人的主体间实践活动。交往在本质上不同于构成单纯自然关系的动物交往活动,它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交互性、主体间性、自觉性、中介性和客观性几个方面。(1

15、)交互性。交往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并把行为导向他人的过程,具有双向互动性。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依赖双方的共同参与合作,离开其中任何一方的作用,交往便不能继续。(2)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大多数学者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时,都有限定地采用了这一概念。它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共同性关系,即活动着的主体在其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联系。(3)自觉性。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人在进行交往时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并将其置于某种自觉的目的支配之下。(4)中介性。人与自然交往的生产活动是使用工具的中介性活动,与此相

16、联系并以此为基础,人际之间的交往也必然是中介性活动,生产工具作为人与自然间交往的最基本的中介,同时也就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中介。在此基础上,人类还创造了一系列的交往中介,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语言符号,它贯通于人际交往的各个领域。交往的中介性同交往的自觉性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只有凭借中介,人才能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使人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只有在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中,中介的运用才是必要的和可能的。(5)客观性。交往活动是在客观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其规模、程度和基本的方式等等都是受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即人们之间所具有的交往关系必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