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52113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论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提供的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是生态学、旅游管理学、林学等的交叉学科,是林业和旅游结合的一个新兴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并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森林游憩人才培养个人心得 Summary:Forest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reationistheecology,tourismmanagement,forestryandothercross-disciplinary,

2、forestryandtourismisabinationofanemergingprofession.Accordingtotheneedsofsocietychangeonforest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reationgoalsofprofessionalorientationandpositioningofpersonneltraining,andpersonneltrainingarediscussedandanalyzedtodevelopthetalenttoadapttotheneedsofsociety. Keyword:ForestRecre

3、ationPersonneltrainingPersonalexperience 一、森林游憩专业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生态旅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森林游憩专业应运而生。根据杨晓云调查,有63%的人对森林游憩专业人才持乐观态度,有77%的人认为该专业生态旅游方向有发展前途,说明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应是该专业的发展主流,同时基于对森林资源的协调开发利用与保护关系的认识,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人才的培养是该专业的另一方向。因此,森林游憩专业从综合的角度分析设立森林保护、生态旅游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个别学校还开设了旅游管理方向(如云南农业大学),授予农学学

4、士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根据各自学校特点和学科基础定位该专业的发展方向,总体分析各学校课程设置,该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生态学、旅游学、管理学和林学。 二、培养目标的特点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态性、实践性等方面。从稳定性来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朝令夕改会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执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过一个阶段性的实践过程,才能发现个中的不合理因素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从层次性来看,高校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满足教育目标的要求,还应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因而,培养目标要体现出一定的层

5、次性。这一目标通过设立覆盖面较大的选修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个性要求。基础教育段特别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夯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从灵活性来看,培养目标不应是机械、僵硬的,更不是一旦制定就一成不变。它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条件的变化,以及培养目标自身完善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调整。一个科学的、优秀的培养目标应具有适度的弹性,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做出相应的应对和调整。 三、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第(1)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教学实习来实现。这是除知识传授之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第

6、(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能得到切切实实的实践锻炼。学生从二年级起,便有机会在“五一”、“十一”、寒暑假等时段,轮流到相关的教学实习基地(森林游憩景区)参与一线实践工作。这种实践活动,绝非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而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融入森林游憩景区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这有助于学生学有所用,能通过他们的所学知识为景区经营管理出力,直接面对游客,为游客服务,并有效地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带着问题学习,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

7、3)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技能。这主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来完成,是培养该专业学生基本业务素质的主要内容。 四、森林游憩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要求 第一,具备扎实的英语、计算机等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具备健康的身体条件;第二,掌握从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所必需的生态学、管理学、旅游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形成一定的应用能力;第三,掌握从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评价、规划设计、生态旅游产业市场动态分析等基本方法;第四,具备生态旅游资源动态监测、协调生态旅游与资源关系、生态旅游导游和生态公众教育的基本能力;第五,熟悉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保护

8、及旅游经营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态旅游管理和研究决策的政策水平、组织管理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六,了解国内外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独立获取知识及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从事生态旅游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旅游科学研究能力。 五、新形势下的森林游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定位。确立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新形势下,高校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度统一,根据教育改革发展和杜会需要,森林游憩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不

9、是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而是十分注重培养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人才。这就要求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在体现知识结构合理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知识扩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精通一种技能,熟悉多种技能,朝着“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方向迈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为市场提供顺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素质培养是毕业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条件。因此,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杜会的发展需要,在人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方面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森林游憩专业在学院的定位,以及杜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态势,其人才培养突破传统旅游管理专业纯粹从工商管理角度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和森林保护专

10、业从林学角度培养林业管理人才的模式,紧密结合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要和国际、国内旅游业当前的人才需求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发展态势,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强的特点。具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生态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具有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经营管理和旅游规划与开发方面的技能,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及协调生态旅游与资源关系等能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级林业、旅游、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资源规划设计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11、 2.培养业务要求。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熟练运用生态学、旅游管理学等理论模块,创造性地掌握生态旅游资源与项目开发、森林景观保护与游憩、旅游企业实务操作等基本技能。主要学习旅游管理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及旅游地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环境评价、规划、设计及生态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方面问题的基本能力。 六、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数、理、化、计

12、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管理学、生物学、地理学、林学、旅游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及评价,掌握生态资源总体规划和森林游憩产业市场动态分析方法,具有监测生态资源、协调旅游与生态资源关系、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游憩导游和森林生态公众教育的基本能力。主要开设植物学、生态学、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开发等课程。毕业后适宜在景区、园林、旅游、酒店、城建、教育及其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等部门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个人认识 随着我对本专业的逐渐了解,我对本专业有了大概的认识,而我也逐渐被本专业所吸引

13、。这完全与我想象中的冷门、前途不大的想法相反,它是具有自身特色、有发展前景,应社会、市场所需的新兴专业。它不仅能使人更接近大自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能解决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本也是我选择本专业的初衷。同时我也知道了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尽管我现在对本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很少,但我会努力的去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在这四年中做好相应的计划。我相信能很好地学好它,努力成为一个具有有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向明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江西林业科技2001(03) 2.李梅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20XX1.杨晓云;欧晓红;罗明

14、灿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和需求调查分析2000(06) 3.张景群森林资源评价与开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XX(04) 4.李梅;万英平;郭东力四川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期刊论文-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XX(22增) 5.周青;罗明忠从科技文献看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的实践与发展2002(04) 6.周永斌;宋薇;谷晓萍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特色与发展期刊论文-高等农业教育20XX(11) 7.陈改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旅游地理学课程的探讨期刊论文-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01) 8.周梅;刘殿国;丛林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

15、式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03(04) 9.陈秋华;刘森茂生态旅游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经济问题20XX(0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XX 11.乌兰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经济师2002(10) 引证文献 1.周永斌.殷有.匡阗.宋薇基于社会需求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发展取向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农业教育20XX(2) 2.刘小蓓.徐正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XX(3) 3.王金叶.赖晓华.滕汉书.王力峰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20XX(12) 4.刘丽丹.赖声渭宁夏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发展期刊论文-农业科学研究20X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