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2010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社管理创新座谈领导发言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协同、公众参与的社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和谐稳定。”社管理创新是在化解社矛盾的基础上,推动社管理新机制的建立,使社管理更加健全完善,富有生机活力。与过去的社管理相比,它的工作标准更高,工作量更大,工作视角更广泛。在多元管理主体中,党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

2、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社管理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社管理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社管理活力。一、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社管理创新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热门思想汇报党委、政府、社、公众在社管理中的基本职能不同,角色定位也不同。只有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找准基层党组织推进社管理创新的切入点、着力点,做到依法推进、理性推进、科学推进。(一)基层党组织是社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也是我们党加强和创新社管理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

3、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基层组织,党就像一盘散沙,就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苏联剧变原因很多,但拥有2100万党员的基层组织在关键时刻软弱涣散、四分五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导致苏联共产党最终垮台的原因之一。从整体上说,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很有战斗力的。个人简历我们党的8000多万名党员,活跃在近400万个基层组织中,正是通过各领域各单位的基层组织,党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使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正是通过各领域各单位的基层组织,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加强和创新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动力和源泉也在基层,基层基础打得牢,和谐大厦才稳固。我们要把

4、推进社管理创新的重点放到基层,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社管理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基层党组织是社管理创新的领导核心。李源潮同志强调指出,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社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在基层社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社建设水平的高低、社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建立、发展,基层党组织参与社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阔。从社管理演进的趋势看,社管理越来越社化,社事务不再只是各级政府管理的公务,而是需要整个社参与的事项。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提供社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规范行为、化解矛盾乃至应对危机的作用。

5、特别是在某些社问题比较集中的公益性领域,如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社福利、工作总结慈善救助、疾病救治等方面,更要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把社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创新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让社发展和创新同步前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三)基层党组织是社管理创新的直接力量。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党员来自社各个不同利益群体,有的直接处于各种不同的社矛盾之中,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置身于社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6、最密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最了解,在促进社管理与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平台。加强社建设,创新社管理,应该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平台,把各种社矛盾化解在基层,形成有序可控的社环境,才能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经济社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创新社管理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基本途径。(四)基层党组织是社管理创新的重要纽带。基层党组织是联结各个社单元的重要纽带。加强社建设、创新社管理,实质上是党和政府依托基层党组织与社互动共进的过程。基层党组织直

7、接从事社管理活动,是社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最活跃的依靠力量,在行政机关和公众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心得体党的基层组织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了解人民愿望,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推进社管理创新,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社管理资源,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二、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创新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给社管理带来许多新

8、问题和新挑战,社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人”,社管理领域从现实社延至虚拟社,已经从一个“整体性的社”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使在社管理中担任领导核心责任的基层党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社管理对象日益多元化带来的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新产业的蓬勃兴起、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择业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人”,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已由过去占95%以上降到现在的25%左右,新的社阶层人士包括管理技术人员和所有的从业人员,

9、已经达到亿人,中国历年累计的下岗职工人数近4000万。同时,在深化改革和推进城市化、范文写作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流动人口比例大幅增长,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不断显现。20XX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亿人,占世界流动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还多,并逐步形成了以80后新生代为主体的明显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人。在我国现有的亿农民工中,流动党员达300多万。社管理对象的日益多元化和非组织化,给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压力。(二)社管理内容日趋多样化带来的新挑战。20XX年前夕,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保障、司法公

10、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位列其中。这一系列问题,无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无不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无不涉及社建设和社管理。同时,随着群众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对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欲望与要求越来越高,已经由普通的物质利益向精神利益、民主政治权利转变,越来越注重公平、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正义、地位和尊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甚至有的开始主动关心和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各种渠道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管理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挑战。(三

11、)社管理范围更加广泛化带来的新挑战。随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加大,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社心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在急剧转型中社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基层党组织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思潮的主流,但正对社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社心态是社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以普遍存在的“焦躁不安”为例,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漂族”、“蜗居”、“蚁族”人群大量出现,不安全感容易加重;房难

12、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让人的不确定感增强;而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一些地方的暗箱操作,使干群关系变得紧张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手段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消除“焦虑情绪”需要强化社沟通。“沟通”就是要“通”,如果没有“通”就形成一条无法跨越的“沟”社鸿沟。因此,把握和调适社心态,创新社管理思维,范文内容地图理所应当地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时代挑战。(四)社管理环境更趋复杂化带来的新挑战。目前,我国既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矛盾凸显期。市场经济、群众组织、社团体、媒体舆论等构成了社管理的多维、复杂环境。今天的我国社,

13、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多元表达难免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其实,不同意见甚至牢骚意见里往往包含着民众的信任期待,这恰恰是宝贵的治理资源。如果不让讲错话,就不有人讲真话;如果拒绝接受“失当批评”,就逐渐滑向拒绝接受一切批评。TOP100范文排行在一个多元社,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焦虑、疏

14、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使社管理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更加难以控制和应对。互联网正在迅速、深刻、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乃至整个社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网上舆情很容易成为社矛盾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容易使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别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舆情不是敌情。如何回应群众的诉求、媒体的监督、社的关切,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五)社管理制度严重滞后化带来的新挑战。在社管理体制方面,一些地方仍然

15、沿用传统的以部门为主导、各自负责、条块分割的社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协同、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社力量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方面,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还没有建立健全,各方面利益关系统筹协调不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机制方面,人口动态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对社困难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覆盖面还比较狭窄、保障水平仍然较低,群众就业难、入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精神卫生方面,预测、预警、疏导、救助等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成员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在基层工作保障机制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管理人才短缺,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办公设施和工作经费等,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制约。这些都是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创新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三、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管理创新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创新社管理,党委领导是核心,政府负责是关键,社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把领导社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正视热点,解决问题,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形势,正确把握社管理的大政方针,引导各种社组织、群众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