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51905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作为网络的最早接触者,高校学生既是网络文化的接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当前校园网络的总体环境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各种负面因素。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是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 高校学生是接近网络最多的群体。在一些重点大学,学生上网的比例很高。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之深是普通民众无法比拟的。高校学生养成的网络行为习惯可极大地影响全社会的网络行

2、为。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十分紧迫。 一、高校学生使用校园网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失范,网络言论不负责任 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道德底线。在网络上,每个人都仅仅是一种符号,没有人知道正在与你交谈的陌生网民究竟是谁。网络对个人身份的隐藏,使上网者拥有安全感,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不需要顾及他人的视线,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容易出现道德失范。校园网上有许多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站点,最常见的就是作为言论集散地的各种BBS和论坛。尽管所有的BBS站点都有规范言论的系统性规则,大多数学生网民也能遵循这些规则,但仍然有不少学生随意发布不负责任的不良、虚假信息,甚至制造信息垃圾,进行信息欺诈。调

3、查显示,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二)轻信虚假网络信息,引发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 尽管许多大学生也深知网络上的信息不完全是真实的,甚至有些是虚假的,但仍然有不少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常常走人误区,轻信网络的信息。特别是部分大学生轻信网络上一些虚假或者夸大其辞的敏感信息,并且转发这类帖子,导致一些学生受错误信息的误导,随之采取过激的行为,容易造成校园的某种程度的不稳定。 (三)过分沉迷于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我们都知道,正确、有节制地使用网络,可以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对学生们的发展是有利的。但过度地沉迷于网络却使得许多原本优秀的学生沉沦于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最终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调查显示,2035岁的青年是上网成瘾的易发人群。连续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不但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人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在2.00()年某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so%以上的学生是因为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看影碟而荒废了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