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951850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 一、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伤仲永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

2、所代表的入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成语卷: 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 以。为耻是古非今 以。为是,以。为非)不远千里(以。为远 二、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

3、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悲泣, 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惠”是主语(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成语卷:飞沙走石(使,飞,跑沉鱼落雁(使,,沉,落)闭月羞花(使,,闭)兴风作浪(使,兴起惊天动地(使

4、,,惊动 文言文中的动词都可以是使动用法,动词是不是使动用法,非常容易区分。通俗点说,动词表示动作,如果动作是主语的行为,就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动作是宾语的行为,并且是主语使它这样,就叫使动用法 比如说:“晋侯饮赵盾酒”。其中的“饮”是动词“喝”。如果不是使动用法。是主语晋侯“喝”,喝的是赵盾的酒;如果是使动用法,是宾语赵盾在喝,又是晋侯使他喝的。在这里是不是使动用法?只需要看前后内容,就知道是晋侯让赵盾喝酒,使动用法 当然,如果没有前后的语言环境,单独看一个句子,有时候不容易辨别 比如“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既然让他们来就要让他们安顿下来却有人解释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这就错

5、了 规律:在古诗文中,使动用法的动词,多由不及物动词充当。不及物动词本身不带宾语,用做使动时,便带有了宾语望峰息 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与朱元思书不及物动词用做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后面省略了之,应为走(之)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臣:使,称臣 (毛遂自荐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10、其家甚智其子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异 桃花源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