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1823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比较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由于近些年能源的短缺,用秸秆等废弃物制造能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能的新途径等,而且减轻了处理秸秆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年产量7亿t,合理利用秸秆,有利于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合理发展,否则直接焚烧秸秆,不仅释放大量气体严重污染环境、杀灭土壤微生物,而且造成能源资源的重大浪费。对中国这样一个化石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推动农业秸秆的高效转化利用,具有更突出的迫切性。农业秸秆转化利用的关键是将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化学结构基本保

2、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分离,然后对分离组分进行有目的的转化利用。目前尚没有提出清洁有效的农业秸秆组分分离途径。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和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等。本文旨在经过对秸秆转换成能源物质的利用率、经济性等效益做比较,得出秸秆的最佳利用途径。1、秸秆直接燃烧发电1.1 工艺介绍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技术(图1)是将秸秆原料送入锅炉中直接燃烧,产出的高压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的涡轮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称为秸秆直燃发电。秸秆直接燃烧,其能源利用率仅为13%。目前,发达国家生物质发电量已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丹麦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方面成绩显著

3、,2002 年丹麦能源消费量约2.8107t标准煤,其中可再生能源为3.5106t标准煤,占能源消费的12.5%,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所占比例为81%。秸秆粉碎压块焚烧发电图1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流程图1.2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的优缺点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技术相对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生物质秸秆中硫的平均含量不到0.15%,煤炭中硫的含量达到1.412%,是秸秆硫含量的9倍,秸秆能源燃烧时,避免了因产生的SO2、NO2而形成酸雨,它燃烧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秸秆特别是稻、麦秸秆直接燃烧

4、,主要障碍是灰分元素多,释放量约为秸秆的40%,造成熔点下降和锅炉结焦和堵塞。总体上看,生物质秸秆直接燃烧是最简单,也是最早被采用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但在过去的传统燃烧方式中,生物质燃烧效率极低,一般只有10%左右,造成能源严重浪费。若能开发一种方便、高效的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必将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2.1 工艺介绍秸秆产沼气的工艺见图2。主要包括生物法预处理和厌氧发酵产沼气两个阶段。秸秆预处理池厌氧发酵罐沼气沼渣沼液有机肥回流图2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流程图生物法预处理:生物方法就是利用具有强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对秸秆先进行固态发酵,把作物秸秆中的木质纤维

5、素预先降解成易于厌氧菌消化的简单物质,以缩短随后的厌氧发酵时间、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率。厌氧发酵:厌氧消化反应的主要机理是有机物在厌氧的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过程。对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产生甲烷体积分数为65%,二氧化碳为30%。2.2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优缺点沼气燃烧的热效率比城市煤气高出40%。发酵产生沼气,能源转化效率高,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在燃料的替代效应上,沼气平均每方热值20.9 MJ,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技术每方热值可达23 MJ。从环境效应来看,沼气作燃料密闭条件下产生、输送,显著减

6、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产气后的废渣富含腐殖酸、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沼液作为鱼饲料添加剂有免疫及增重的作用。目前农业部推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技术具有热值高,效益高、无污染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约秸秆厌氧产沼气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沼气的制取需要先前的资金投入,对仪器设施要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对储气设备要求比较严格,若因管理不当发生气体泄露现象,会产生如温室气体(CH4)大量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危害。因此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需要向着标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3、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3.1 工艺介绍如图3所示,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是将秸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秸秆在气化反应器中氧

7、气不足的条件下发生部分燃烧,以提供气化吸热反应所需的热量,使秸秆在700850左右的气化温度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转化为含氢气、一氧化碳和低分子烃类的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既可以直接作为锅炉燃料供热,又可以经过除尘、除焦、冷却等净化处理后,为燃气用户集中供气,或者驱动燃气轮发电机或燃气内燃发电机发电。上述生物质的气化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气化反应装置(即制气炉)完成的。秸秆气化反应器净化系统压缩机贮气柜输气管网用户图3 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技术流程图我国目前最新研究开发的内循环锥形流态化气化炉,对稻草、麦秸等秸秆粉碎后,气化反应在600820的一个较宽温度范围内,原料气化所产生的煤气热值达7.7

8、MJ/m3,添加CaO催化剂能明显提高煤气热值,降低CO组分,Na2CO3催化气化能提高气体H2的含量。3.2 秸秆热解气化制备混合燃气的优缺点秸秆气化技术可以把秸秆高温裂解生成以CO为主并含H2、CH4等多种可燃成分的煤气,热值为512 MJ/m3,总效率可达35%45%,比直燃提高2倍。新型的综合利用技术生产燃气,使能源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还减少了CH4等有害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中国19982000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省标煤9.5万t,加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可大大替代传统能源的使用量,是传统能源的替代选择途径之一。目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秸秆燃烧产生的大

9、量焦油附着在炉体及管道内,炉内的焦油清除相对容易,但输气管道被焦油堵塞后无法疏通,导致送气不畅,并形成安全隐患。燃气热值低,热能利用效率低,前期投入资金短期很难回收,气体成本较高,农户难以承受。4、秸秆利用途径效益分析4.1秸秆利用途径的生态效益和技术分析以上三种利用途径的生态效益和技术分析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秸秆直接燃烧发电和秸秆气化技术尽管可以构成系统内循环,但整体上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效益差,未能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产业,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尤其是加强资金管理和投入,优化厌氧产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是秸秆资源回归到循环路径的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表1秸秆

10、资源化利用的生态效应和技术分析利用途径资源效应环境效应衍生产品应用情况限制因素直燃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燃烧后的草木灰可做钾肥传统方式、一定应用燃烧效率低,灰分大,锅炉结焦和堵塞热解气化可替代话是能源减少CO2排放发电等技术成熟、一定应用气化炉等设备性能、焦油清除。厌氧发酵可替代化石能源,补充肥料减少CO2、SO2排放,沼肥干燥还田减少CH4排放沼渣沼液可以作为肥料。初步规模产业体系建池投资,集中供气设备投资、管理4.2 秸秆利用途径经济效益比较每吨秸秆能发800 度电,每度电的上网电价是0.56元,根据发改委和电监会相关文件,生物质发电补贴为0.35元/kwh。秸秆厌氧发

11、酵产气量按平均值计算,即秸秆产气量为0.27 m3/kg,据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测定,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2000 kJ,沼气燃烧的热效率约为40%60%。而单位秸秆热解制备混合燃气的产气量为1.7 m3/kg, 每立方米混合燃气的发热量约为5000-12000 kJ,混合燃气燃烧的热效率约为35%45%。通过以上的论述与数据,得到如下的秸秆利用途径的分析表格(表1)。表2 秸秆利用途径经济效益比较利用途径直接燃烧发电厌氧发酵热解气化主要设备流化床或链条锅炉、蒸汽轮机等粉碎机;沼气罐秸秆气化炉等秸秆转化量/吨800kWh270m1700m产品热值3.6MJ/kWh22MJ/m5-12 M

12、J/m热值利用率(%)1640-6035-45产品平均价格0.56元/kWh2元/m0.5元/m产品补贴0.35/kWh00秸秆产生的价值(元/吨)728540850单位产生的热量(MJ/t)460.88800-132002975-9180生产成本平均价格0.8元/kWh1.2元/m0.48元/m每吨秸秆预计利润(元)8821634从表1和表2中对比可知道,在秸秆利用的几种途径中,厌氧发酵产沼气的途径中每吨秸秆中产生的热量最多(8800-13200MJ/t),且产生的经济利润最大(216元/吨)。同时,该工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庄稼秸秆入池发酵,消灭了细菌,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尤其是生产沼气产生的沼肥(沼液与沼渣)替代化肥使用能改良土壤,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料。沼肥的综合利用,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重要措施。总的来说,该工艺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当中,都具有较大的市场,因此该种利用途径的发展潜力最大。但需优化工艺条件和技术路线,使其专业化、产业化、自动化等,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好的效益。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