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1367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课程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国外社会思潮课程论文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中的延伸对非如此不可的消解崔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摘要:从智慧和道德理性中演化过来的科技理性,试图重新建构对人类社会的统治秩序。本文分析了科学技术在后工业社会的种种表现,并和非理性主义观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比较。不难看出,科技理性的这一要求只是无力的说教。关键词:科学技术 后工业社会 非如此不可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欧洲中世纪的奥古斯丁,理性主义至上的观念就一直深入人心。注重规则、秩序和推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认识-非如此不可,在圣人贤达的智慧理性和宗教的道德准则的思想指引下,人们过着一种沉重的生活。即使是提出“快乐是

2、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的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仍然认为“要达到个体的快乐,理性的选择就是必要的,理性的作用在于分析人类的各种欲望以及何种欲望是必要的,何种欲望是多余的。”在身体感觉和灵魂之间,他用理性阻断了灵魂可能向身体感觉的渗透。理性至上的观念直到一个“疯子”-尼采的口中喊出“上帝死了”才给西方人以前所未有的震动,原来非理性意识还可以真正的起到支配人的作用。“在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世界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尼采清醒地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处境,他意识到,上帝缺席之后,欧洲迎来了虚无主义这位客人。”从西方蔓延开来的以非理性主义为主导的成了后现代哲学思想,就给了这种虚无主义全新的内容。后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

3、不仅仅是非理性主义,还有后工业中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科技革命从根本上和质量上改造了生产力,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现代的工具理性。一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果,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它们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新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视野看世界。丹尼尔贝尔的以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首先,后工业社会在经济方面的特征开始从产品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变。贝尔指出,如果可以将经济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为农业,第二类是制造业或工业,第三类是服务业,那么“后工业社会第一个、最简单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

4、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 社会生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困难,社会冲突也时有发生。其次,在社会职业方面,专业与技术人员成为一个新的阶级出现。“在美国,1956年白领工人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的就业人数。他由此预计,到本世纪末,美国社会的蓝领工人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可能像今天农民的比例一样小。”第三,后工业社会日益增加对技术知识的需要,知识技术日益成为后工业社会社会冲突的轴心,处于社会运转的中心地位。诚然,知识对任何社会的运转的都是必不可少的构件,但不同的是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本身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第四,在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

5、发展多是非预测性的、自发性的,随着新的技术性预测模式的出现,后工业社会将有可能对技术进行规划和预测。技术是主要用来增加产品生产的,而产品的产生又是在自由竞争原则下自发组织起来的。最后,新的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后工业社会有可能对社会发展作出有效的规划和决策。随着科学的进步,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科学的模式将不再限于把简单的、相互依存的变数并列起来,构建封闭的、对立的系统,简化复杂的世界。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涌现了大量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各领域获得的研究成果适用了那些条理化的复杂性问题,其中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效用论和随机过程等等。这些新的智能技术帮助了人们确定社会的理性行为,并识别这

6、种理性行为的手段,把社会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在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满意度,高质迅捷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它是否也成为了一种工具理性,让人们重新服从于秩序般的生活?二 科学技术是理性主义古时圣人贤达们的智慧理性和宗教道德理性要求人们遵循既定的准则式的生活,用一种严格的秩序来代替人们的选择。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深层次的演化规律,用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各种数据以归纳和整合,从而认识到自然界的必然如此;同时以推理和认识的逻辑来界定人们的思维,力图总结出各种社会现象下的潜规则。无论是智慧理性、宗教道德还是科学技术,它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承认必然,遵循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模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7、会以为凭借它们,对各种现象做出一种预测,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看成一种运动轨迹,那么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对应的定点。和以前的理性相比,科技理性成为了一种新的理性主义。1 科技理性与智慧理性的关系与智慧理性相比,科技理性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只是在近现代的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才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理性主义从传统的理性中继续强调着世界的必然性、因果性和有序性,它仍然被当作知识和道德的基础,是评判事物和人们言行的价值尺度。但它们也是一种同质异构体,都有着各自关注的重点。智慧理性是一种思想理性,它更多的强调人们一种内在的自我要求和禀性,通过自身的警醒作用约束自身的言行。“智慧”是一种凌驾于个体认识之上

8、的依托,成为人们心中的国王。科技理性作为一种技术理性,不崇拜内心的真理,它注重的是外在的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征服。用事实说话,用冷静的科技力量改造世界。智慧理性可以看作为一种体系和结构模式,用一种整体性的秩序束缚人心;而科技理性立足于对各种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用事实和结果使人们臣服。2 科技理性的危害性在非理性主义重新恢复人们的身体和意志自由,使人们得到一种轻盈的生活方式不久,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科技革命,由此带来的种种变化促使很多人不得不再一次地审视起理性的价值和作用。难道从旧的理性主义到新的科技理性的转化,是理性至上观念的一种扬弃性的复归吗?科技理性难道又会成为一种新的统治秩序?对此,大可不必

9、进行简单类推。首先,现代科技无法预测人们生活中的偶然性。在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之一中,他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克鲁茨多夫是一个数学家,精通计算机,相信一切都可以在计算机中用方程式计算出来。他以技术理性的新神-计算机这个经过精确计算的神取代了拟人化的旧神,在他看来,人生是可以计算的,科技理性是全知全能者。他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帕维尔,在他的指引下,帕维尔经常会同克鲁茨多夫组装的一台功能特别大的计算机交流,渐渐的帕维尔了解和相信了计算机的优异之处。在帕维尔家的门前有一个小湖,冬天他喜欢在上面滑冰。但冰的厚度是偶然和不确定的,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圣诞前的一天,小帕维尔想去滑冰,他打开了计算机询问计算结果,得到

10、的答案是:“I am ready。”于是他来到了湖面上,当他玩得欢快的时候,冰破了,帕维尔葬身湖底。并不是由于天不够冷,冰的厚度不能承受帕维尔身体的重量发生了破裂,而是意外的事件发生了。热水供应处的热水被泄在了湖里,造成了这一悲剧的产生。“基斯洛夫斯基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场理性与直观的决斗,而且是理性信仰的欠缺:太过相信理性,当今的世界欠缺某种东西。”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仅仅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引,不能预测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在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面前,科学技术无能为力。我们的生活就是被这种偶然和意外的不确定所包围着,通过计算,无法冲出重围,科技发展和应用的速度再快,环境和

11、人类都不可能全在它的影响之下。其次,在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愈加沉重。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不可能只带来福音,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好像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不能用它来解释的观点和的现象,就可以否定其真理性。“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即要求从尚可忍受的、有好处的和舒适的情况中摆脱出来的需要,同时它容忍和宽恕富裕社会的破坏力量和抑制功能。”对于人的自由,发达社会并不看重,它注重从高度发达的科技中获得物质上的富裕和满足,以“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于是,发达社会以“物物关系”代替了“人人关系”,使人的精神思想受到了扭曲,在

12、“物”的面前,人们丧失了独立性甚至成为了它的奴隶。“技术的不完备造成了一种对有限性问题的拜物教,并使视目标为绝对的人成为目标的奴隶。”因此,后工业社会又更一步地追求技术进步,同时继续加剧了社会的“物化”现象,造成恶性循环。意大利学者奥尔尼欧贝切依在关于未来世界一百年中,举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衰败的副作用:“人口爆炸;生物圈被破坏;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世界经济出现隐性危机,还有其他的包括现代制度的僵化、科技的盲目发展、东西方的政治对立、日益加深的社会冲突、政治领导多数人的不称职以及缺乏满足全体人类基本需要和生活得规划等重大的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后,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社会

13、变化。当科学技术成为一种制度和理性的存在物时,它会不满意现状,会必然向人们提出更多的服从和遵守的要求。“掌握了科学和技术的工业社会之所以组织起来,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和自然,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当这些成功的努力打开了人类实现的新向度时,它就变得不合理了。”在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不是变得轻松了,而是更加沉重,而且科技越发达,人们的压力和束缚就越大。最后,科学技术虽然促进了人们解决自然世界的很多难题,但对于社会现象却无能为力。用定量和定析的办法可以研究自然现象,但社会现象中的很多富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却缺乏可观察和可检验的特性,如果他们被排除在研究的大门以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真理和价

14、值的分裂。“对于实证主义者来说,社会最基本的想象是大量独立变项的混合,能够被彼此分开又相互结合。”按科技理性的这种研究方法,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被肢解为简单的、可被测量的各种变项的关系,一切东西都在这种转变中消失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是因为有人的参与其中,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是不会像科技分析的那样可以预见和分解的。在人们的心理进行的社会活动中,主体的性情、意志和偏好会使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个性和不可重复性,在特定的情景下每一次个体的行为都是唯一的,又更为增添了社会现象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同样,我们也不能把科学理性中对于社会有机体演化的规律运用到人类社会研究中。第一,生物有机体的运动和社会运动

15、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第二,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只能说明社会的均衡,却难以说清社会的发展。第三,用生物有机体的进化的由简单到复杂,适者生存的特点来说明社会的发展会陷入简单的单线论。第四,不同个体之间的交往会出现趋同现象,用生物有机体理论无法说明由社会交往带来的社会进化问题。科学理性应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研究是一种聚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又是高度个性化的课题,从本质上说,这是由个体的情感意志和信仰所决定的,也是性情为主的人类与可以量化的有机体的最大区分。3 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智慧理性认为人要会自我约束,服从于一种美好和沉重的秩序和道德。非理性主义恢复了人之为人的身体感觉,个体重新

16、找到了轻盈而简单的生活。而科技理性把人看作一种“物”,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量化和分析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试图一网打尽。和传统的理性一样,科技理性同样要求人们服从一种给定的秩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控制在既定的范围之类。在科技理性看来,不能被科学解释和说明的现象都是不合理的,直接否定了它们的生存根基。科技理性注重客体,否定主体的作用,在它的视野中存在的都是一个个平面和了无生气的躯壳,可以任意结构和整合,在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分析中科学地进行界定,就像某种运动轨迹的曲线,任意的一个时间必然会出现必定的一个点来对应。如果把科技理性看作“一”,那么非理性注重的就是“多”和主体观念,在自然界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个别事物存在,对人类来说个体之间的差异更是如此了,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贝切依看来,科技理性中的人们已被物质革命的引诱降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