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949177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1 -页-秘密启用前广州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 25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 1 面、第 3 面、第 5 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同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涉及作图的题目,用 2B 铅笔画图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2、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 )的相反数是( )(A) (B) (C) (D) 【考点】相反数的概念【分析】任何一个数 的相反数为 【答案】A2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2

3、-页-【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旋转 180后能与完全重合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答案】D3如图 1,在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 ( )(A) (B) (C) (D) 【考点】正切的定义【分析】 【答案】 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析】 ,A 错误; ,B 错误;,C 正确; ,D 错误【答案】C5已知 和 的半径分别为 2cm 和 3cm,若 ,则 和 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 外切 (C)内切 (D)相交【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两圆圆心距大于两半径之和,两圆外

4、离【答案】A 6计算 ,结果是( )(A) (B) (C) (D) 【考点】分式、因式分解【分析】 【答案】B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3 -页-7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八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9,8,7 ,9,9,8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 8 (B)众数是 9 (C)平均数是 8 (D)极差是 7 【考点】数据【分析】中位数是 8.5;众数是 9;平均数是 8.375;极差是 3【答案】B8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 ,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时,如图 ,测得 ,当 时,如图 , ( )(A) (B)

5、2 (C) (D) 图 2- 图 2-【考点】正方形、有 内角的菱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分析】由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2 可知正方形和菱形的边长为 ,当 =60时,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等于边长,故答案为 【答案】A9已知正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两点 ( , )、 ( , ),且 ,则下列不等式 中恒成立的是( )(A) (B) (C) (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反比例函数 中 ,所以在每一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减小,且当 时, ,时 ,当 时, ,故答案为【答案】C10如图 3,四边形 、 都是正方形,点 在线段 上,连接 , 和 相交于点 设 , ( )下列结论: -共 15 页,

6、当前页是第- 4 -页- ; ; ;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考点】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分析】由 可证 ,故正确;延长 BG 交 DE 于点 H,由可得 , (对顶角) =90,故正确;由 可得 ,故不正确; , 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 , ,故正确【答案】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120 分)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11 中,已知 , ,则 的外角的度数是_【考点】三角形外角【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形外角的计算, ,则 的外角为【答案】12已知 是 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 PD O

7、A, PE OB,垂足分别为点 , ,则 PE的长度为_【考点】角平线的性质【分析】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答案】1013代数式 有意义时, 应满足的条件为_【考点】分式成立的意义,绝对值的考察【分析】由题意知分母不能为 0,即 ,则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5 -页-【答案】1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4,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全面积为_(结果保留 )【考点】三视图的考察、 圆锥体全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析】从三视图得到该几何体为圆锥体,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底面积为圆的面积为: ,侧面积为扇形的面积 ,首先应该先求出扇形的 半径 R,由勾股定理得 , ,则侧面积 ,全面

8、积 【答案】15已知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_,该逆命题是_命题(填“真”或“假”)【考点】命题的考察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命题与逆命题的 转换,以及命题真假性的判断【答案】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16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 、 ,则 的最小值为_.【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最值的求法【分析】该题主要是考察方程思想与函数思想的结合,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原式化简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 , 当 时, 最小值为 【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满分 10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

9、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 分)解不等式: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6 -页-【考点】不等式解法【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两边不等式同时减去 ,再同时加上 ,再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意在数轴上表示时,此题是小于等于号,应是实心点且方向向左.【答案】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 得, ,在数轴上表示为:18(本小题满分 分)来源:学&科&网 Z&X&X&K如图 5,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相交于点 , 过点 且与 、 分别交于点来源:Zxxk.Com,求证: 图 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

1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 , ,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法则 , ,得证.【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相交于点 , 来源:学,科,网在 和 中,19(本小题满分 10 分)已知多项式 .( 1)化简多项式 ;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7 -页-(2)若 ,求 的值.【考点】(1)整式乘除 (2)开方,正负平方根【分析】(1)没有公因式,直接去括号,合并同类型化简(2)由第一问答案,对照第二问条件,只需求出 ,注意开方后有正负【答案】解:(1)(2) ,则20(本小题满分 10 分)某校初三(1)班 50 名学生需要参加体育“五选一”自选项目测试,班上学生所报自选项

11、目的情况统计表如下:来源:学.科.网 Z.X.X.K自选项目 人数 频率立定跳远 9 0.18三级蛙跳 12一分钟跳绳 8 0.16投掷实心球 0.32推铅球 5 0.10合计 50 1(1)求 , 的值;(2)若将各自选项目的人数所占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求“一分钟跳绳”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在选报“推铅球”的学生中,有 3 名男生,2 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的训练效果,从这 5 名学生中随机抽 取两名学生进行推铅球测试,求所抽取的两名学生中至多有一名女生的概率【考点】(1)频率(2)频率与圆心角; 树状图,概率【分析】(1)各项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 50 ; 各项频率之和为 1(2)所

12、占圆心角=频率*360(3)画出列表图,至多有一名女生包括有一个女生和一个女生都没有两种情况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8 -页-【答案】(1) (2)“一分钟跳绳”所占圆心角=(3)至多有一名女生包括两种情况有 1 个或者 0 个女生列表图:男 A 男 B 男 C 女 D 女 E男 A (A,B) (A,C) (A,D) (A,E)男 B (B ,A ) (B,C ) (B ,D ) (B ,E)男 C (C ,A ) (C,B ) (C ,D ) (C ,E)女 D (D,A) (D,B) (D,C) (D,E)女 E (E,A) (E ,B) (E ,C) (E,D)有 1 个女生的

13、情况:12 种有 0 个女生的情况:6 种至多有一名女生包括两种情况 18 种至多有一名女生包括两种情况= = =0.90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交 于 两点,点 的横坐标为 2(1)求 的值和点 的坐标;(2)判断点 的象限,并说明理由【考点】1 一次函数;2 反比例函数;3 函数图象求交点坐标【分析】第(1)问根据 点是两个图象的交点,将 代入联立之后的方程可求出 ,再将 点的横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求出纵坐标;第(2)问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两图像经过的象限,得出两图像交点所在象限.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答案】解:(1)将 与 联立得:1 -共 15 页,当前页是第- 9 -页-点是两个函数图象交点,将 带入 1 式得:解得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将 代入 得,的坐标为(2) 点在第四象限,理由如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