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948682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些在美找工作的细枝末节作者: 陈亦奇-Honey我的专业里绝大部分都是美国人,一点身为中国人的优势都没有。学院里呢,校友会不是没有,但刻意不让学生接触这些资源;校园网上空位不是没有,但投 N 份简历都不见一个回复;Career Center 不是没有,但只帮你改改简历;招聘会也不是没有,但去的结果你懂的。所以在各种得不到资源的情况下找工作,只能剑走偏锋了。我虽然被面的经验很少,但是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做过近百个,结果是别人主动给我工作机会。我觉得找工作和写文章一样,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把一些我一些正面反面的经验总结一下,希望对以后要找工作的人略有帮助。相信很

2、多人都听到过 “找工作靠 networking”的说法。所有前辈和经验帖都在不断强调要 networking,但是没什么人说过到底要怎样 networking,尤其是在本身没有地缘人脉又没校友资源的时候怎么 networking.更新:看到不少人的评论说比如太冒险,或者太耗时,或者经济代价大(因为有时候我是趁假期飞到其他城市去谈的)云云 统统是为自己不做找借口!我只讲一句关于为什么这个方法最好:因为你可以在开始工作前就了解那个职位、那个公司、那个行业,比同期开始工作的人起点高很多,以后对你职业发展自然有利,况且你还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到了要用 OPT 找工作的时候将就地乱投一通。1)预

3、备工作在大二下、大三上的时候确定想了解的行业,并加入这个行业的一个专业组织。很多时候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一种供求错位。比如我读传媒会理所当然想进广告公司,但广告公司缺的是信息技术和金融的人才,而这两类人才多半从来不考虑申广告公司的职位。所以早一点开始了解行业和人才需求,可以提早准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加入一个组织的目的是可以从这个组织里开始 networking. 而且以后和专业人士谈的时候,他们多半会问你这个问题:“有没有在哪个组织里啊?” 如果你说有,代表你很主动地想进这个行业,有上进心。所谓专业组织,比如营销的 AMA,公共的 PRSSA,广告的 AAAA 和 AAF 等等。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做

4、一个实习。其实实习 paid 不 paid 无所谓,公司大小也无所谓,大的知名的当然好,但小的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而且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近。实习的好处除了可以放在简历上,更重要的时候以后和人 networking 的时候有谈资。因为他们 100%会问到你做了什么实习这个问题。2)如何找人?大四上,或者大三下是 networking with professional 的最佳时间。我试下来最好的办法是 LinkedIn (可能不同行业情况不同,营销公共的在 LinkedIn上很活跃). 在“高级搜索” 里输想了解的公司和城市(用邮编),然后就会出现一大堆在那个公司工作的人。找 VP 那一层的人。

5、 因为 这是我导师告诉我的 CEO 一般比较难约,VP 以下的人太忙于做事了,也没空和你谈。我曾经发邮件给一个 CEO,直到两个月以后他秘书回我说有空可以见面,我都快不记得这事了。 然后记下来名字,去公司主页里找邮箱。一般美国公司有两种邮箱地址,拿我的名字举例,yiqi.chen XXX.com OR ychen XXX.com 。在 contact us 里能找到一个公关的邮箱地址,照那个人的邮箱格式改就可以了。然后发邮件给想谈的人。最佳发送时间是周二上午 89 点,或者下午 23 点 这个也是我导师告诉我的,因为周一周三一般人忙着回邮件。邮件要 1. 简洁明了。据说一般工作的人每天收到 2

6、00 封邮件,没人有空看大段大段的字。但是目的要说得明确,没人有空猜你想干嘛。2. 有礼貌。打学生牌的话,一般人还是挺愿意帮忙的。以下是个我惯用的模板:Dear XXXMy name is _ and I am a Senior in (major) at (school). I have passion in (field of study) and career goals in (industry). I saw that you have abundant experiences in (expertise). At this point, it would be very helpf

7、ul if I could ask you for some advice. Im ver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what might be best to develop this experience.Would it be possible to speak with you - at your convenience - to ask a few specific questions? My schedule is very flexible.In the meantime, thank you for being willing to

8、share your thoughts, experience and time.Best regards,XXX有多少人会回呢?差不多我每周发十封, 1 2 个人回。但我会第二个星期二再 follow up(这词一定要写在标题里!)一下,至少 5 个人回,可以和 3 个人定下时间地点谈。约在哪里谈? 尽量让对方定时间地点。 因为你留给他的选择余地越大,越有机会谈。我的经验是,地方大部分在办公室或者公司的会议室,偶尔会在 Starbucks 或者 Panera 喝咖啡。咖啡是对方买的(大家都理解大学生穷)。但如果第一次见面就说吃午饭吃晚饭的话要小心一点。 3)谈什么?首先当然是你对他的个人经历

9、和公司情况都要有了解,最好对行业也有了解 这时候之前的积累就派上用场了。然后准备十个问题。越宽泛越好,最好不要问太多公司的情况。目的其实不一定是要得到答案,而是要让他多说。因为他说得越多,心理上对你越信任。比如常见的:1. How did you get started in (the area)?2. What do you enjoy most about your job?3. What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you seen in the industry in the last 5 years?4.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be t

10、he coming trends in (field) in five years? 5. People in your position who havent succeeded, what were some of the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ir lack of success? (这个是我导师推荐的,特别 aggressive,我一般不太敢问)6. When you took this position, what was the biggest surprise you encountered?同时还要穿插地讲一些自己的情况,至少提到一点个性,一点经历和一

11、点特长,这样他比较容易记住你。最后一定要问 Can I keep in touch with you/ add you on LinkedIn? Any person you recommend me to talk to? 以及 Can you put me into contact with him/her? 这三个就是 networking 的重点!一次会面一般半小时左右。那些人平时工作很忙的,所以要尽量事先做足功课,对得起他花这半小时来和你谈。 4)重中之重!聊完一定要马上回家写 email 感谢(或者趁加 LinkedIn 的时候留言,一举两得),同时寄一张手写的感谢卡!有时候我会自

12、己做感谢卡寄。(以防有人问感谢卡怎么写,这个也是有模式滴)Dear XXXThank you very much for meeting with me! I really enjoy the conversation with you. 然后写两句对话中的细节,说你如何惊讶,或者之前没意识到,或者恍然大悟云云。加上两句你以后将会怎样怎样(说明他的建议你不但记住了,而且会有行动)。最后 hope you have a wonderful day.如果那人发邮件给你和他介绍的人,你的第一份新邮件一定要 cc 他。然后在和那个人见过面以后再回邮件感谢他的介绍。这就是认识的人怎样倍数级增长的方法。5

13、)隔一两个月邮件问候一下,汇报下近况什么的,保持联系。6)关于为什么高层愿意和你谈其一,因为人总喜欢有人听自己的经历,这是人之常情。只要你表现出听的兴趣,而且礼貌又得体,肯定印象分飙升。其二,因为美国人认为懂得提携小辈是作为 leader 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他们希望多认识聪明能干的学生,招这样的下属。 其三,高层也会有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紧迫感,愿意和年轻人谈表示他们时刻愿意学习新观念新思想,很 open-minded.7)关于这么一次面谈体现了你什么品质很主动、有勇气、做事积极、肯学习、会思考、勤奋努力、对这个行业有巨大的热情、有规划有目标。于是他不招你招谁呢?8)最后说怎么样让人主动给你工作

14、这个是模板:I hope all is well. Thank you for your thought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my career. Attached you will find my resume, which provides details concerning my background. If you happen to come across any potential job opportunities that you believe might be suitable for me (e.g., inte

15、rnships, part-time or full-time employment),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 about them. I very much appreciate your time. 我曾经收到过一家我没申过的公司给我面试。导师说就是要这种效果 XD有个理论我很认同:越不费精力的申请,HR 拒你越容易。网申是最不挑战胆量的,海投一般几百封都没什么回音。如果申完打电话跟进一下,效果可能会好一点。像这种面谈,虽然一开始会很怕很紧张,但做多了也就习惯了。不可否认有时候会很僵或者尴尬,这种话不投机、气场不合的情况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肯定会碰到的,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次有挫败感就放弃。大部分谈话还是很愉快的。祝大家都收到满意的 off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