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7857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兔秀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人间词话的艺术论 人们在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一首诗或一幅画,陶醉于美不胜收的电影或戏曲的某一个场面时,往往击节赞叹:“有境界”,“境界很高”。这“境界”两字,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早已有之,但对它作鞭辟入里分析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和文学,晚年专治甲骨古文字,1927年自杀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王国维是思想颇为顽固的清末遗老。中国的封建主义,使他对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理解;西方康德、叔本华的资产阶级学说,又使他对现实生活悲观失望。但是他的人间词话在“五四”以前的中国文学论坛上却脍炙人口,影响很大。这本二卷词话,篇幅不大,内容丰富,有三

2、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没有清代词论那种浙派(以朱彝尊为主)、常州派(以张惠言为主)的门户之见,立论比较公允; 其二,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就事论事的框框,探索各种艺术的底蕴; 其三,熔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文学于一炉,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因此,它虽为论词之作,却包含有生动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学论著,在我国近代美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它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里边。现在择其要点略谈如下。一,艺术形象论: 王国维论词首标“境界”。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境界”,就是具有“真景物、真感情”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

3、形象。它表现在艺术作品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境也必豁人耳目”,因此有一种情景交融的具体、鲜明、生动的特点。王国维认为,创造出了这样的艺术形象的作品即谓之“有境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典文论中谈情景关系的象张戒、王夫之等不乏其人,但是他们都没有象王国维那样从主观和客观的哲学角度作深刻的分析。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偏于主观情感的显露,因此所描写的事物都有较重的“我”的主观色彩。所谓“无我之境”,是指

4、比较客观地描写事物,主观情感不直接显露,其实它是看来无情却有情,是一种景中有情,触景生情,因此这种“景语”皆“情语”也。二,形象思维论:由于王国维标举“境界”这种艺术形象,因此他要求艺术家创作时要形象思维,做到“不隔”。王国维认为,“境界”具体、生动、鲜明,便是“不隔”,否则就是“隔”。“隔”者,即“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具体,不生动,不鲜明,无从对欣赏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通过王国维所举的词例,可以知道,“不隔”为什么是形象思维的特点。他说:“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连远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煞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

5、,江淹浦畔。则隔矣。”可见,“池塘生春草”等词句之所以“不隔”,因为很形象,情景交融,真切动人,给人一种可观可触的感觉。而“谢家池上”二句则用典不当,给人以不真切的感觉。这种高下优劣的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前者是诗人根据艺术形象的特点,在创作时进行始终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思维,把外界事物的形象提炼成情和景高度统一的艺术形象。而后者则是用不恰当的典故的概念代替具体形象的思维,所以难以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此外,王国维还认为“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意境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因为替代字用得不恰当,也会使词产生不鲜明的感觉。当然,王国维的本意则是少用代字少用典。用得多了,或用得不恰当

6、,就是以概念的抽象思维来代替形象的艺术思维,必然使诗句无“境界”,而味同嚼蜡。三,创作方法论:“境界”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怎样写情(包括艺术的想象),怎样写景,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创作方法问题。对此,王国维有“写境”和“造境”论。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造境侧重于理想,写境侧重于写实,这显然已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虽然王国维对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毕竟看到了艺术创作实践中存在着理想的倾向和写实的倾向。这样的精辟见解是前无古人,十分可贵的。然而,王国维的卓见更在于他进一步接触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其一,他认为写境(写实)

7、与造境(理想)虽有区别,但“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造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就是说,“造境”的浪漫主义理想必须合乎客观自然,不是虚妄荒诞;而“写境”的现实主义写实,也必然接触到人生理想。其二,他认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遣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就更阐明了写境和造境两结合的原理。现实主义的写实者并不是完全摹仿客观事物的,他必须按照艺术“境界”的需要,调整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限制,因此,即使是写实者,也应该具有理想家的本领。而

8、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虽然可以驰骋想象,进行虚构,但想象和虚构的原始材料也要从客观事物中求得,并服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因此,即使是理想家,也应该具有写实者的手腕。王国维的这些观点,比较合乎艺术创作实际的,也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四,艺术真实论:王国维还从“境界”出发,探讨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强调了艺术真实的重要性。他说:“诗人对客观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说明诗人要重视生活真实,才能使创造的“境界”充满生活气息,但更要重视艺术真实,才能使“境界”风格独特,具有典型性。这和他另外的两句话:“诗人必有轻视外

9、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说明了艺术真实应该建筑在生活真实之上,而生活真实必须成为艺术真实的基础。由于王国维看到了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因此他强调指出:“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又强调指出:“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 “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这里很正确地指出了诗人具有艺术概括的能力,指出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点及

10、其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把诗人与现实的关系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剖析明白了,表明王国维在艺术与现实的根本问题上尊重客观现实,又遵循艺术规律,的确是富于创新的艺术论。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掺入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糟粕。例如,他的关于艺术的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见解上,蒙上了一层叔本华的直觉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直觉(直观)万物时,人也就成了万物之一,因此这时就无所谓我了,外界也就成了无我之境,我在观物也就是“以物观物”。我既然变成了物,物也就是我。叔本华不是说,世界不过是人的意志和表象吗?把这个反科学观点用到艺术论上去,就在艺术家与客观事物关系的问题上,造成了陷阱。王国维还认为“

11、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首先,他强分诗人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是不恰当的。因为是诗人都应该重视客观现实,又必须发挥艺术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其次,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等等,更是荒谬。因为诗人不阅世,哪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情?李后主恰恰因为是亡国之君,阅世很深,所以有真切感受,写出了颇“有境界”的传世名篇。再如他把“政治家之眼”和“诗人之眼”截然分开也是不对头的。因为诗人首先是要有政治家之眼,理解和分析眼前的现实生活,从而才能有诗人之眼,“通古今而观之”。不立足于现实的诗人,断断不可能有洞察千秋的慧眼的。除人间词话以外,王国维还写过论哲学家和美术家之天职、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等,其中都有一些可取的美学观点。但有的拾取西方旧说,有的观点失之偏颇,有的论述比较零碎,都不能和人间词话的价值相比。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人间词话的艺术论。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