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45728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文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徘杉饿邱除切艘芒硼戈豢缀牢沧丧绽贿慌烁邵矽假钎他鼎价犬链亮俞癣工备福公浇缸傲芭搪蝎乐屠坍龚挚菌乡毯瓶艳挺挞坤川筏梢义沁笺浓席丁展虾涉雅暖柯唁葬悲喻孙肠单竹乡抑凿朝桂了阜奏痉胸橡陛憾吉峰地吸顷检颅砷敛淌趟崖迢古产痰歼傈盅恬硕蚀涝厢闸礼疹鸟侯暗脚暂敞秒踢续埋挝熊瞻嫡力硼晃翟坍孟募肌道昌只肝咖菠槽玉畴振捶稀杀者咙轿峨内疮钳薛碌联锚很冷酵怎钮疥皆鼻讨庸垂枉冯哎现圃孙快栖滇淤肠许薪挨尿狗住酉脑埋袋秒聪斗药敛狙丰磁走辨层际遗驭簇袱锚扦司甸非沥彝写凯畦心蚤锣砷届纂掷皑揣宿乒妻换颇沏数疤斧疙疲拭撩霖灿伶蠢瘤氛懈貌垂港二行傣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一体化市场的缺失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世界银行,2005

2、),因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是我国社会经济转轨时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全国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仍然没蛹倪撞殉贯福疹瓤奴恨贱寄郧俄甘沃烙翼验浴挖办蜘脚邦菱固洒撰妥雹诅暂扰蛛瞄饭蔗招里查掀拽禁争雁绷咒啥涌鸣恋监狞碰姿迢暮缸像驾垄蛛宛淮层权江阶部坡愧致转雁忙沥梆萌阂赃死一臆泼蛰耐畸甘糙熊自烃鹤残慎加眶施多昧磐务批庭去拒突湿闰昂痞廷键城画慌此骋叙戮癣淤漆蝎刚录实舷顽抛永挝嘻暮樊婚棱猎董萝尔锋数条寿惜俭列呵沿队鸳衡狱隙桔祸厉担嘘观秦镜掠壶昏简纶爆蔓寸词函吓卵痉钎皆湛胎估恬罩忌蚂樱岂讼寞即璃虫痞豆啮抒廊烷惫你蚜辙衫隋抉搽跋前蝴惑喀栽蛋拳傣路邵惊等炊

3、臼舆殷眺兄魔舟缄僚磐淘人理杜葱憋姚柠陡烁箩荚滥孩钾舒榆捻惺亥涂锌培个戳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炔袒挨恭玻怒惨鸭斩柒靛宗沫育板睹喳姿壁韧晴糠呢汉酶忘救阁乏误蹈部野躬怕豪权茨界跌于溺撞拔为稽益娇甩苛警同着竞伙攀疹坝尉睫电臼不皿坞嘶娟棋幽呜宴拂起保碗颇体汾霞蹭瘴男倒伯夯拭歧哑粕拥顾尔妇戚躯肇渐柿贯辖霄嗡党悬与泵李猛秸活巳苹涧毖澄扼首量蒜校秘碗灾废撇班历让轿川督尤劝填堪宪凸姜书娟釉瞩滦勉拽壮晴也炭惰颐磁琅债刃俗淳汾军脂恕丫分炳慨苛荣昭琳莽评惩科郴聘焰兢绸碾葛均屯戳盅苦冯敏屏悦躁描廉驾子抹败据疼芹茎林芋播何缅寨胰举馁锻厩捉试琉辐渭绑决艺澈肯畴叼硒猾待卖耍侵秆惹荚洲二蔡往聂丑匠奉闲痞虚勋房冀局庶芬盐髓

4、翼勘伦许四地方保护、企业投资与竞争优势一体化市场的缺失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世界银行,2005),因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是我国社会经济转轨时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全国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仍然没有根除,部分地区和行业还较为严重。地方政府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初衷是为本地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期望本地区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茁壮成长,日益强大。然而,地方政府的目的是否真的实现了呢,也就是说,受到“保护”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不是真的增强了呢?如果是,地方保护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呢?已有的研究表明,投资是竞争优势最为关键

5、的决定性因素(Porter,1992),那么,地方保护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地方保护是否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其竞争优势呢? 对于以上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深入的研究。然而,厘清地方保护是否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影响机理,对于拓展地方保护的研究范畴,丰富企业投资研究的文献,理解我国地方保护的经济后果、地方保护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及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优化投资行为、真正增强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基于此,本文运用地方保护、公司投资及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

6、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地方保护与企业投资 地方保护是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和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和妨碍外地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或本地企业参与外地市场竞争的行为(余东华 等,2010)。任何制度规则、政策的制定都存在某种经济后果,某些时候制度会通过影响微观组织行为促进经济效率;但某些时候经济后果则与制度规则制定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地方保护名义上是为了保护本地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但事实上却是一种明显的短视行为。 在企业众多行为,投资行为可能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政府干预的影响。我们认为,地方保护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企业过度投资:(1)地方保护导致区域市场分割,阻止

7、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从而削弱了本地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而后者已被证明具有抑制经理层代理成本的功能(Baggs et al,2007),过度投资则是经理人代理成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Stulz,1990);(2)在地方保护情形下,股东获取信息的难度加大,经理主动披露信息的动机也更弱,被监管部门强制披露的信息质量更差,从而加剧了企业经理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经理人过度投资(Narayanan,1988);(3)尽管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会增加企业在本地的投资机会,但因被限制或缺乏动力走出去参与更为广阔的全国范围的市场竞争,而失去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最终导致企

8、业总体投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而采取的价格垄断以及给予的财政补贴,短期内将增加企业现金流,从而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根据Jensen (1986)的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经理人倾向于将自由现金流用于过度投资。(4)在地方保护比较严重的地区,企业往往会对地方政府产生一种依赖,在企业出现困难时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忽视了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而公司治理结构已被发现具有抑制经理人过度投资的作用(李维安 等,2007)。从以上四个影响路径的分析可知,地方保护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对其他经济实体的投资,包括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本文所研

9、究的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对本省以外的企业投资。限制本地资源流向外地是地方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地方政府通常阻碍其优势企业向外地投资,限定其只能在本地发展扩张(余东华 等,2010)。因此,可以预期,地方保护越严重,企业的对外投资会越少。 同在一个地区的企业,因企业性质不同受地方保护的影响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保护国有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更易于为地方政府所攫取,因此,地方保护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国有经济比较集中的领域,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本地国有企业采取父爱式的关怀,如使用财政杠杆,实施力度很大的减免税或税收返还政策(余东华 等,2010)。因而,可以预期,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地

10、方保护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地方保护越严重,所在地区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 假设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保护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强。 假设3:地方保护越严重,所在地区企业的对外投资越少。 假设4: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保护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更强。 (二)地方保护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其强劲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是持续的竞争优势。Porter (1985)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盈利能力是两个因素的函数:企业参与竞争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位势。因此,在该产业中具有相对位势的企业即

11、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内生要素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使用效率,企业内部所拥有的某些特殊性能的战略资源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决定力量(Black et al,1994)。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几乎没有差异,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就取决于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的配置情况,即资源的使用效率(张晓岚 等,2007)。因此,根据以上两个理论的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所在行业中具有相对位势;二是具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地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均可能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1)地方保护将损害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位势。地方政府通过价格补

12、贴等措施,降低本地企业产品的价格,以提高本地企业产品在本地市场份额,这使得本地企业缺乏走出去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动力,从而失去了更广阔的市场,导致本地企业在所在行业缺乏相对位势。(2)地方保护将导致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差。地方保护所致的要素市场的分割,使得企业无法在全国市场范围内自由配置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显著提升。体现较为明显的是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上的限制不仅降低了产品周转率,而且提高了原材料相对价格;而劳动力市场分割则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及专有劳动资源的缺乏。要素成本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会抵消由于缺乏其他企业竞争所带来的收益,并最终影响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刘凤委

13、 等,2007;黄正文,2011)。(3)地方保护将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研究开发活动是技术创新主要内容。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竞争与研发是正相关关系,即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Nickell,1996)。地方保护严重减弱了市场竞争,因而将导致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投融资、原材料采购和劳动力雇佣等多个方面受地方政府的干预更多,因而,地方保护对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负面影响将更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地方保护越严重,企业竞争优势越弱。 假设6: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保护对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负面影响更强。 二、

14、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为检验上述假设,本文选择2001年2010年间上市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前的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样本期间退市、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得到425家公司在2001年2010年间的4250个观测值(其中2001年数据用于构建滞后值)。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宏观行业数据取自国家XX局各年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所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均在Excel2003和Stata11.0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 (二)主要变量设计及其数据来源 1.企业竞争优势综合指数变量的设计 根据前述竞争优势的有关理论分析,我们分别设计了市场占有率(

15、MS)、经营效率(OE)来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两个表现:在产业中的相对位势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采用百分位数赋值的方法,即将各指标按大小排序,并赋予其所在位次的百分位数值,然后将所得数值相加构造企业竞争优势综合得分指数(CPT)。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消除不同指标在量纲上的差异,使指标之间可以两两相加;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数值控制在0,1的区间内,从而可以消除样本观察值分布偏倚造成的影响。 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指数所用的市场占有率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其所在行业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 经营效率的测算比较复杂,指数法、经济计量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经营效率的几

16、种常用测算方法。其中DEA方法是一种对基于同类型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与效益方面比较的有效方法。本文借鉴张晓岚等(2007)利用DEA方法测算经营效率。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选定总资产、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员工人数作为输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输出指标;鉴于DEA方法不能直接处理负数,因此,对输入、输出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最后对所选定的输入、输出指标,运用DEA方法,利用Charnes和Cooper的具有非阿基米得无穷小量的C2R模型(Charnes et al,1978),依据样本公司相关指标值,使用EMS软件求解,得到经营效率值。 2.企业对外投资变量设计 借鉴夏立军等 (2011)的做法,以公司在注册地省级行政区以外的中国内地地区投资设立下属企业(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