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5674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能区分-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善于交流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初步认识混

2、合物、纯净物的概念。难点:常见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三、教学策略1教师要收集空气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并充分利用你已经知道什么这一栏目的内容,发掘学生现有的知识,以此为起点展开学习。2学习过程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3空气质量状况对人类生存、生态平衡会造成重大影响,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发挥它的重大作用。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投影展示图片:1、蓝天白云

3、,椰树下、碧绿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尽情地戏嬉。2、昏暗的天空,滚滚的沙尘,人们带着口罩在街道上艰难行走。观看、比较图片,思索感悟空气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问题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并用实验方法捕捉到空气吗?交流讨论,发表见解;参照课本28页活动与探究,用实验台上提供的用品,进行小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练习简单的实验操作,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学会合作学习。问题空气中除了我们知道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它成分吗?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的含量是一样的吗?思考刺激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习欲望。探究空气的成分演示实验1按课本27页图片组装好仪器,打开止水夹,水没有倒吸回集气瓶。演示实验2探究空气中

4、氧气的体积含量。观察、记录、描述实验现象。设置对照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用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空气的成分问题1、红磷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为什么不全部燃烧?3、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回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说明了什么?思考、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会从化学角度分析实验现象,并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给学生讲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记录体会实验设计的原理。问题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全都是二氧化碳吗?思考、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空气的资料。培养学生多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料体会科学发现

5、的过程。小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阅读、熟记教材相关内容知识在于积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混合物和纯净物问题1、空气是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的物质,像这样的物质你还知道哪些?2、氧气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像这样的物质你还知道哪些?思考、将自己所知道的物质填写于附表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小结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理解概念将生活中的概念转化为化学概念课堂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自来水红磷镁带石灰水二氧化碳思考、解答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课外实践 用下列物品:一口大碗、一只玻璃杯、一截蜡烛、水和火柴。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与课堂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