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5174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经济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农业发展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摘 要悄然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将给城市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基于生物经济的农业形态演变趋势和城市农业功能演变的方向, 提出了城市农业发展策略。包括: “人本化”发展理念, 农业易相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市场, 引导城市农业向休闲农业方向拓展, 以生物方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关键词: 城市农业; 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时代; 策略一、生物经济时代的机遇生物经济( B ioeconomy) 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 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分别以1953 年DNA双螺

2、旋结构发现和2000年人类基因组破译完成为标志, 人类社会进入了生物经济的孕育和成长阶段。信息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并行交互发展, 及其在21世纪20 年代( 2020s ) 出现此消彼长格局;2020年代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等带头学科的成熟,对经济社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得到普遍应用; 到2020年代化石能源濒临枯竭, 人口与自然资源消费“零增长”时代开始到来; 人类发展技术和经济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升人的生活质量(QOL) , 包括对食品和营养品质、医疗健康、可再生资源以及绿色环保的要求,“人本化”理念在2020年代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观之中。上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生

3、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普遍应用, 标志着2020年代人类社会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成熟阶段, 即步入真正的生物经济时代。在生物经济成长的今天, 农业与非农产业界线、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开始淡化。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之后,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界线将更加模糊, 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生物经济时代的农业特征将表现为: 利用时代最新科技; 着重体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注重营养品质; 农业功能多元化;农产品向人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从生物经济时代角度来看, 农业发展问题的本质其实是“非农”问题, 即农与“非农”地位与差距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建

4、立起农与非农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发展理念与体制问题。当前城市农业发展面临以下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短缺, 城乡环境负荷加大与质量退化, 乡村与城镇的收入差别, 农业功能拓展以及农村劳动力如何向非农 产业转移等。这些问题的解决, 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把握时代遇,从发展战略上应对上述问题,寻求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采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目的就是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协调发展。二、现代农业和城市农业的发展演变(一) 农业形态的演变趋势综合分析与比较各种农业形态, 发现它们的演变轨迹与共性特点, 有利于理解并把握农业形态的演

5、变趋势。需补充说明的是, 这种归纳是轮廓式的和相对侧重的, 目的不是为了分类, 而只是为了从整体上考察农业形态的演变趋势。从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功能使命两方面来归纳, 各种农业形态大体可以纳入以下五种类型: 资源型: 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为主。 经济型: 以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和产量为主。 技术型: 以技术推动为主。 都市型: 以城乡环境协调发展为主。 人本型: 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为主。随着经济时代的演进, 农业形态沿着资源-经济-技术-都市-人本的方向演化, 即由过去的以资源导向、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主, 转向以技术导向、以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主, 亦即越来越趋向

6、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主的人本化发展理念。农业形态的演变趋势归结为:沿着资源-经济-技术-都市-人本方向。趋向以提高生活品质为主的“人本化” 。只有工业经济时代具备了全部五种形态。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重点, 分属技术型、都市型、人本型; 处于信息经济时代和生物经济时代的交叉域。所体现时代特征包括: 采用最新技术;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与非农产业互补;城乡协调发展; 农业功能多元化; 注重提高生活品质。(二) 城市农业的特点与功能演变城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是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并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一种农业形态。一般指在城市范围内或周边地区, 利用城市提供的科

7、技和信息资源以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 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名、特、鲜、新农产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又称都市农业。除经济功能外, 城市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改善城市生态小气候; 同时还兼有文化、社会、旅游观光等功能。城市农业的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 是城市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城郊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成熟的结果。回溯发展历史, 城市农业的特点表现为: 城市农业范围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包括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 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 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 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 都以满足城市需要为主。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

8、体现了城市与农业的相互依赖。城市农业不仅着眼于经济功能的开发, 而且还要进行生态、环境、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城市农业的功能是发展的、动态的、演进的、地域性的。时代的发展要求城市农业不断拓展新的功能。以三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为例 4 :开罗的城市农业功能, 以提供食物生产为主, 以解决城市贫困为主要使命; 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休闲功能很少。上海的城市农业功能, 包括种植产品功能, 休闲、生态功能, 生物措施, 农业假日旅游; 所体现的生态、文化功能开始显现。伦敦的城市农业功能, 包括种植产品, 社区农园休闲、健康疗养, 生物作用及多样性, 有机环境; 所体现的文化教育功能较多。可见, 城市农业的功能

9、, 不仅体现在经济功能上, 而且越来越体现在生态、环境、社会和文化功能方面, 其层次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升递进的; 城市农业已从过去单向性以服务城市为主, 发展到双向性城乡发展互动。三、生物经济时代城市农业发展策略每个经济时代城市农业发展的理念与策略有所不同。发展基于生物经济的城市农业, 对于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一) 倡导人本化 发展理念, 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生物经济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具有“人本化” 特征 。由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人类自身健康和生活品质(QOL ) 密切相关,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得到最终体现, 并在生物经济时代进一步升华到能够真正体现以人类

10、生活品质为中心的人本化 境界。这里的人本化,不同于哲学上与神道相对应的人道,不同于与以自然为本相对应的人本主义。它源自以人为本并超出之,即以人为本+ 生活品质。在信息经济时代,业生产过程开始体现循环利用、绿色理念; 工业产品出现柔性制造、个性化设计特点。在生物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与人的健康、生活品质乃至生活价值直接相关, 因而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如利用基因工程开发定制个性化药物, 运用营养基因组学开发个性化新型功能食品, 利用农业的多元化功能进行环境美化与健康疗养。在城市农业由过去以服务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双向互动的过程中, 倡导人本化发展理念, 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乡经济、

11、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二) 农业易相发展, 化解三农矛盾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镇、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相互依存与制约,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事物对立统一体。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 需要运用系统观点从整体上来认识; 三农与各自农构成更大的系统, 需要首先从整体和战略上进行反思与突破。正如解决农业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农业内部一样,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先有新的非农发展理念与思维方式。生物经济时代需要多元融合的发展观。将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达的西方现代方法论和注重整体、过程及关系的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结合起来, 便能够产生易相 发展的思想。易是指变易 ( Change)之意; 相指状态 ( State)

12、之意。易相( Chang ing State) 就是根据事物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不断发展的规律而改变状态。通俗一点讲, 易相就是利用问题的对立面, 促其转化或终结。应用到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上, 就是利用非农思想与方法来促进农与非农相互转化, 即减少传统农业, 发展新型农业; 促进农村城镇化或社区化; 减少或终结小农 为特征的传统农民。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 反过来通过非农 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以致达到农与非农 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 这就是农业易相发展思想。它借鉴了中国古代!易传的变化、关联与整体思想。农业易相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意涵在于: 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化; 乡村-城镇及社

13、区化、农场化; 农民-非农化与经营职业化。(三) 城乡融合, 协调发展乡村化城镇与城镇化乡村将成为生物经济时代主流的人居方式。这种人居方式较之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新的特点是: 居住和生产分开。城乡发展存在冲突, 但冲气为和,二者之间的发展可以互补共荣、协调发展。中国人口众多, 预计在上述二化的同时, 仍将维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广泛存在。乡村化城镇与城镇化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地域部门和农业后部门等上、下游产业拓展提供了效益空间; 城镇乡村化为农业向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拓展提供了环境空间。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城市农业的发展。受制于地形条件和人为划分, 山丘地区耕作单元很难适于机械规模化作业

14、, 只能与小农生产与生活方式相适应。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小农 分散的生产经营状况, 一是除坡度小的耕地保留耕作外, 其余大部分退耕还草还林, 以发挥综合效益; 二是整合土地与人力资源, 大幅度减少小农 数量。这两种途径都离不开乡村与城镇的融合及协调发展只有融合, 才可使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达到最佳; 只有协调发展, 才可使现存的小农找到转移的出路, 成为非农从业人员或新型农业体系的新型农民。(四)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市场农村劳动力进城从事城市农业, 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城乡劳动力就业, 不仅涉及市场容量问题, 更关键在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环境与体制。在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时代, 劳动力流向

15、主要是单向的, 即主要由乡村流向城镇。在生物经济时代,劳动力流动将是双向的, 既有从乡村流向城镇, 也有从城镇流向乡村; 与此同时, 乡村与城镇各自内部的劳动力流动更加频繁且富有效率, 因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发达, 服务业范畴将进一步扩大, 其从业人员比重也会有所增加。这一双向特点, 契合了生物经济人本化 时代特征与人类返朴归真的性格特质。(五) 引导城市农业向休闲农业方向拓展休闲农业是以提供休息娱乐场所为主要目的, 通过农事活动, 体验种植与采摘乐趣、享受休闲时光、陶冶情操的一种农业形态, 是区域经济发展到富裕程度后, 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它以田园景观

16、和自然资源为依托, 融农林牧渔生产、农产品经营与服务、农村文化与环境建设、观光旅游于一体, 具有以休闲功能为主、人闲地不闲等特点。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回归自然、体验农事活动将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引导城市农业向休闲农业方向拓展, 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还可带动农村新一轮创业, 有利于农业领域拓展和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除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休闲场所外, 还将原先以生产为导向的农业, 从整体上一下子由第一产业提升为第三产业, 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双赢,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六) 以生物方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依托生物技术及农业多元化功能, 可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随着生物性能、基因功能的进一步解译, 开发利用生物的生理机能, 以生物主导方式(如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 去改造或丰富美化环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乡环境改造的主旨在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