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3252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学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科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科学原理 课程类型:必修课、选修课总 学 时: 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先修课程:无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环境科学原理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对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作了探索性研究,将环境基本规律概括为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规则与规律以及五律协同,并由此提出环境学的四个基本原理。 本课程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等。本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

2、采用多媒体教学和重点讨论的形式,讲透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二、教学基本要求总的要求: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分别从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人居环境、景观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环境 一、人类环境 二、自然环境 三、人工环境 第二节 环境多样性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二、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三、人与环境的和谐第三节 人与环境和谐 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二、环境问题三、人与环境的和谐第四节 环

3、境规律 一、环境规律 二、五律协同 三、规则与规律 四、环境调控第五节 环境科学 一、环境学 二、环境科学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学习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的多样性。掌握环境规律、五律协同等。熟悉环境的基本概念,熟悉环境科学的学科组成、任务等。了解人与环境的和谐。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变迁 一、渔猎文明阶段 二、农业文明阶段 三、工业文明阶段 四、绿色文明阶段第二节 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二、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三、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 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 五、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第三节 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

4、社会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技术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五律协同看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熟悉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人口与变迁;了解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第三章 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概述 一、大气的成分 二、大气的分层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一、清洁能源 二、绿色交通 三、末端治理 四、环境自净第四节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一、全球变暖 二、臭氧层破坏第三章 大气环境掌握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熟悉大气边界层特征;了解大气成分、分层及大气污染的危害;了解全球

5、大气环境变化。第四章 水环境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形成 二、水的分布 三、水的循环 四、人与水的关系第二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二、水资源短缺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第三节 水灾害 一、洪水灾害 二、干旱灾害第四节 水污染 一、天然水的化学性质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四、水污染的特征五、水污染的控制第四章 水环境掌握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掌握水污染的特征;熟悉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的控制。了解水的形成、分布与人的关系;了解水灾害。第五章 土壤环境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结构

6、 三、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土壤污染和自净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物类型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四、土壤的自净能力五、土壤污染的防治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第五章 土壤环境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熟悉土壤污染的防治;了解土壤污染物类型;了解土壤组成和基本性质。第六章 物理环境 第一节 声学环境 一、噪声概述 二、噪声来源三、噪声危害四、噪声控制第二节 电磁幅射 一、电磁幅射的来源 二、电磁幅射的危害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一、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二、危害和影响 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第四节 光污染 一、光污染及其来源 二、光污染的危

7、害 三、光污染的控制第五节 热污染 一、热污染的类型 二、热污染的危害 三、热污染控制第六章物理环境掌握电磁污染和光污染的危害和控制;熟悉声学污染、放射性污染危害和控制;熟悉热污染。第七章 生物环境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二节 生物安全 一、食品安全 二、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第三节 生物污染 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循环 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 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七章生物环境掌握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生物污染;熟悉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四、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重点:环境多

8、样性;环境规律、五律协同。难点:人与环境的和谐;五律协同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重点: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难点: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第三章 大气环境重点: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控制技术。难点: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第四章 水环境重点: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难点: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控制模式。第五章 土壤环境重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难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第六章 物理环境重点:电磁污染和光污染的危

9、害和控制。第七章 生物环境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安全;生物污染。难点:食品安全;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五、实践环节 独立开课。六、 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4第二章人口与环境4第三章大气环境6第四章水环境8第五章土壤环境4第六章物理环境4第七章生物环境6合计36七、考核方式 期末笔试、平时成绩综合八、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左玉辉,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刘培桐等,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窦贻俭等,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盛连喜,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陈英旭等,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纲制订人:制订日期:2009-8-25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