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43205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 很多老师都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下面以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说课稿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 一、解读文本教材,明确学习目标 (一)教材分析 钱该怎样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二个主题活动。第三单元包括:“家庭小账本“、“钱该怎样花“、“购物场所我知道”、“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四个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和技巧。第一个主题是为后面三个主题做铺陈准备的,前为明理,后为导行。 钱该怎样花一课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的生活

2、场景,通过情境模仿、交流探讨了解家庭成员的需求,以及如何实现,让学生明白实现自己的愿望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选择地实现,并学会有所放弃,使学生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增强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依此课程理论,课堂应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明白实现自己的愿望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选择地实现,并学会有所放弃,使学生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

3、的地方。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模仿、现场对话、交流探讨等了解家庭成员的需求,探索如何实现这样的需求,能够试着从某些方面找到符合家庭支出的方案,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初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感,体恤父母,从而明白不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 教学重点:知道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要学会有所放弃。 教学难点:明白花钱要有计划,学会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二、依据理念、学情,确定教法、学法 (一)理念、学情 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品德课学科的性质,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

4、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努力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充实教学内容,“点面结合”逐步扩大到生活领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0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意识己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为他们己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孩子对家庭理财虽不甚了解,但对家庭生活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为课堂学习所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孩子的家庭生活经验。 (二)教法、学法 从课程标准倡导的

5、理念和目标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的教学方法: 1、体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现场对话等活动形式获取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探究活动能力。 2、合作学习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媒体演示法:利用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使抽象文字建立在形象图画的基础上,推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分析能力。 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突出了体验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组教学中,通过调查研究等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 三、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目标实现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

6、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本课我主要拓展并利用了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学生资源:让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了解家人的需求,并采访家长他们的需求怎样实现。 教师资源:通过网络、报刊等找一些相应的资料,制作课件。 社区资源:请本班的一位学生家长到课堂。 四、设计教学流程,渗透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流程思路:以家庭生活为主线,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个动画,展示生活中小明各种各样的需

7、求,进而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又有哪些需求呢?学生肯定会积极大胆举手,说出各自的各种需求想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后,我话峰一转问学生:大家的需求,可真多呀!你们的想法都能得到满足吗?(学生可能有点沮丧,不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问题:钱是有限的,我们的钱该怎样花呢? 【本环节的设计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导入本课的话题,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他们切切实实碰到的难题,体现品德课的生活性。】 (二)交流互动,激发情感 活动一:展示小调查 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周,我就布置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各种需求,和家长一起

8、商量,哪些想要的马上能实现,哪些需求要过一段时间,哪些近期不能实现,并简单谈谈家里为什么这样决定。 【本环节设计是让学生充分调查了解家庭需求,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获得生活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事一可一意孤行,懂得选择与放弃。】 活动二:我要的都能实现吗? 创设情境氛围,然后请学生和其家长现场交流,学生谈自己的需求,以及曾经向家长提要求遇到的不顺心的事,同学们共同分析家长未能满足他需求的可能性,然后请家长作现场说法。师生共同要适当合理消费,有所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书本第51页的3幅图。从中总结出花钱是应考虑的几个原则: 首先考虑必须要的和最想要的。 在有限的钱数中,想办

9、法多满足一些需求。 不能攀比。 分清缓急,有所取舍。等,让学生明白正解的消费观、理财观,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体恤父母。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作现身说法,更贴近孩童的生活,体现品德课的生活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师生进行交流探讨,懂得钱该怎样花。】 (三)链接生活,构建角色 活动三:我的花钱计划 学生列出自己想要的,教师给出一定的钱额和物品的价目表,让学生定一个花钱计划,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本环节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协作精神,深化“钱该怎样花”这个主题。】 (四)内外延伸,引领实践 1、组织辩论组辩论“浪费与节约”,通过辩论,懂得什么是浪费,什么是节约,引导正确消费。 2、和家人一起为家庭制定一个半月的需求消费计划。 【本环节让学生回归家庭生活,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为生活服务,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五、适时呈现板书,突出重点难点 板书依教学进程出示,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板书很清楚地明白这节课的主旨,懂得“合理消费,学会取舍”,要体谅家人,要对家庭有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