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43199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艺温馨教学设计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小学美术第七课布艺温馨教学设计一、 教材内容分析布艺小件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亲睐,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可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闲置材料,如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手法进行制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个性,发展审美感和创造能力等。本课围绕“布艺”这个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活动一,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本活动更多的是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

2、重功能性。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要高。本课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布艺制作展开学习探讨,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孩更加喜欢参与布艺制作,要设法提高那还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其动手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其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各种方法运用布料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了解布的特征,运用各种

3、方法制作一件布艺作品。难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材料(如:袜子、毛巾、旧手套),利用捆扎、填充、剪裁、缝纫、装饰等方法进行制作。五、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温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与动手的热情。通过欣赏和制作等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比较、触摸、制作中感受材质,产生丰富的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过程安排如下: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方法探究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六、 教学准备教具:自制布艺小品。学具:旧手套、袜子、毛巾、旧衣服、针线等。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看一

4、看1.用手偶娃娃讲故事,引入课题。2.提问,你还知道那些布艺工艺。3.欣赏作品。回答:床单、娃娃、窗帘、毛巾、地毯、衣服等等。以手偶娃娃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议一议1.说说它的特点。2.讨论图片中用到了哪些材料,哪些方法进行制作的,回答布艺特点色彩丰富、可变化性柔和的质感。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以问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试一试1.教师示范“晴天娃娃”。2.在娃娃上做简单装饰。试做,自主探究。简单练习提高制作热情与信心,玩一玩1.出示旧物品,玩“奇思妙想”游戏。2.教师出示图片,进行补充说明。开火车回答:看到了XX想到了XX;或者上台演示造型(如手套变螃蟹

5、,袜子变兔子)。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制作方法,探究如何利用旧材料。做一做要求:巧妙运用已有的材料,合理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分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小组合作,根据班上人数合理分配。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评一评1.展示学生作品,观赏交流。2.小结: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材料(旧布鞋、旧袜子、旧手套等)和方法(填充、捆扎、编制等),尝试更多的“变废为宝”的布艺小品制作。1.自评2.互评3.教师评启发学生利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布艺小品,装点生活。八、 板书设计九、 总结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审美教育的好素材。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变废为美”的乐趣,而且使学生了解居家生活中浓厚的布艺气息,感受到温馨舒适的氛围,还学到了制作布艺小品的多种方法,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发现布艺的色彩之美、形式之美、装饰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