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3148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土壤学实验指导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土壤学实验实验一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一、实验目的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方法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因此,必须按科学的方法进行采样和制备。通过实验,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二、实验仪器小铁铲、布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尺子、锤子、镊子、土壤筛(18目、60目)、广口瓶、研钵、盛土盘等。三、实验步骤(一)样品采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研究土壤肥土:图1-1土壤采样布点路线1.对角线布点法 2.棋盘式布点法 3.蛇形布点法(1)采取混合样品:采样时须按一定的采样路线进行。采样点的分布应做到“均匀”

2、和“随机”;布点的形式以蛇形最好,在地块面积小,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的情况下,可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采样路线,如图示1-1。采样点要避免地埂边、路旁、沟边、挖方、填方及堆肥等特殊地方;采样点的数目一般应根据采样区域大小和土壤肥力差异情况,酌情采集520个点。(2). 采样方法 采样点确定后,刮去23mm的表土,用土钻或小铁铲垂直入土1520cm左右。每点的取土深度、质量应尽量一致,将采集的土样集中在盛土盘中,初略选去石砾、虫壳、根系等物质,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除去多余的土,直至所需要数量为止,一般每个混合土样的质量约1kg左右。(3). 采样时间 如果土壤测定是为了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应随时采样

3、;是为了摸清土壤养分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即按作物生育期定期采样;为了制定施肥计划而进行土壤测定时,在作物收获前后或施基肥前进行采样;若要了解施肥效果,则在作物生长期间,施肥前后进行采样。(4). 装袋与填写标签 所采土样装入布袋中,填写标签两份,一份贴在布袋外,一份放入布袋内,标签应写明采样地点、深度、样品编号、日期、采样人、土样名称等。同时将此内容登记在专门的记载本上备查。2研究土壤形成发育:在野外先确定区域地形及具体剖面位置,在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在样品袋内写明野外条件:如地形、位置、利用情况、研究目的等。采样时应分层取样,不得混合,各层采样深度与每个层段深度不一致,采样只选择其中最典型的

4、部分,一般取0-10厘米,不取过渡层,过渡层只作野外研究,不作化学分析。采样由下到上,这样可避免采取上层土样时,土块落下干扰下层。每个样品(每层)需采一公斤。特别注意采样深度记载按实际采样深度记,如:土壤剖面的耕作层是030厘米,采样部位实际上是515厘米,记载以后者为准。研究土壤发育剖面样品,不能在同一类型土壤与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土壤上采取土样进行混合,只能每个剖面样品独立单独采取,独立分析,以免使土壤的差异在混合的过程中遇到掩盖。3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即作物营养诊断。每采一个植株样品,同时取该植株的根际土壤。为更好地反应土壤与作物的关系,应在采样后马上分析,不宜久置,大面积采样,应当由多点

5、样品(约l公斤)混合,用四分法取得均匀样品约100g左右,小区取样,最后取50g左右。4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取样:大面积毒质危害应多点采样混合,应取根附近的土壤;局部毒质危害,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按好、中、差分别进行土壤与植株样品同时采取。(二)土壤样品的制备1. 风干剔杂 除速效养分、还原物质的测定需用新鲜样品外,其余均采用风干土样,以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变化,便于长期保存。风干土样的处理方法:将新鲜土样铺平放在木板上或光滑的厚纸上,厚约23cm,放置在阴凉、通气、清洁的室内风干。严禁暴晒或受到酸、碱气体等物质的污染,应随时翻动,捏碎大土块,剔除根茎叶、虫体、新生物、侵入体等,经过57d后可达

6、风干要求。2. 磨细过筛 将风干后的土样平铺在木板上,用木棒碾碎,边磨边筛,直到全部通过1mm(18目)为止。石砾和石块切勿弄碎,必须筛去,少量可弃去,多量时,应称其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过筛后土样经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供pH、速效养分等测定,另一份继续仔细挑弃残存的植物根等有机体,然后磨细至全部通过0.25nm(60目)筛孔,又按四分法取出50g左右供有机质、全氮测定之用。3. 装瓶贮存 过筛后的两份土样分别混合后,分别装入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内外各附标签一张,标签上写明土壤样品编号、采集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号、采集人及日期等。在保存期间应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及酸碱气体

7、的影响和污染,有效期一年。四、数据处理根据土样处理结果,计算土壤石砾百分率。 石砾重量 石砾含量(%) 100% 土壤总重量五、思考题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在土壤分析工作中有什么意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7实验二 土壤水分及pH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壤酸碱度使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从而影响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发育。土壤酸碱性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土壤pH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明确测定土壤

8、酸性的意义和原理,初步掌握测定方法,掌握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水分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1. 烘干法原理在105的温度下吸湿水蒸发,而结构水不会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被分解。因此,将土壤样品置于1052下烘至恒重,根据其烘干前后质量之差,就可以计算出土壤水分含量的百分数。2. 酒精燃烧法原理利用酒精在土样中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使土壤水分蒸发干燥,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之差,计算出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数。酒精燃烧在火焰熄灭前几秒钟,即火焰下降时,土温才迅速上升到180200。然后温度很快降至8590,再缓慢冷却。由于高温阶段时间短,样品中有机质及盐类损失很少。故此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9、3. pH测定原理用水浸液或盐浸液提取土壤洪水溶性或待换性氢离子,再用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和另一参比电极(甘汞电极)测定该浸出液的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因而电位差的大小取决于试液中的氢离子活度。在酸度剂上可直接读出pH。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01g)、烘箱、干燥器、铝盒、量筒、无水酒精、滴管、玻棒、酸度计、烧杯(50ml)、量筒(25ml)、天平(感量0.1g)、洗瓶、磁力搅拌器等。2.试剂配制(1)pH4.01标准缓冲液 称取经105烘干23h苯二甲酸氢钾(分析纯)10.21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即为pH4.01,浓度0.05mol/L的苯二

10、甲酸氢钾溶液。(2)pH6.87标准缓冲液 称取经120烘干的磷酸二氢钾(分析纯)3.39g和无水磷酸氢二钠(分析纯)3.53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3)pH9.18标准缓冲液 称3.80g硼砂(分析纯)溶于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此溶液的pH容易变化,应注意保存。(4)1mol/L氯化钾溶液 称取化学纯氯化钾74.6g,溶于400ml蒸馏水中,用10%氢氧化钾和盐酸调节pH至6.0左右,定容至1000ml。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操作步骤(1)取有盖的铝盒,洗净,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W1),并注意贴好标签,以防弄错。(2)用角匙取过1mm筛孔的风

11、干土样45g(精确至0.001g),铺在铝盒中(或称样皿中)进行称重(W2)(3)将铝盒盖打开,放入恒温箱中,在1052的温度下烘8h左右。(4)盖上铝盒盖子,放入干燥器中2030min,使其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5)打开铝盒盖子,放入恒温箱中,在1052的温度下再烘2h,冷却,称重至恒重(W3)。(二)酒精燃烧法操作步骤 称取土样5g左右(精确度0.01g),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向铝盒中滴加酒精,浸没土面为止,振摇使土样均匀分布于铝盒中。将铝盒放在石棉铁丝网或木板上,点燃酒精,在即将燃烧完时用玻璃棒轻轻翻动土样,以助其燃烧。待火焰熄灭,样品冷却后,再滴加2ml酒精,进行第二次燃烧,再冷却

12、,称重。一般情况下,要经过34次燃烧后,土样才达到恒重。(三)pH测定操作步骤 1.土壤水浸提液pH测定 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5.0g于50ml烧杯中,用量筒加入无二氧化碳蒸馏水25ml,在磁力搅拌器(或玻璃棒)剧烈搅拌12min,使土体充分分散。放置0.5h,待测。仪器校正:把电极插入与土壤浸提液pH接近的缓冲液中,使标准溶液的pH值与仪器标度上的pH值一致。然后移出电极,用水冲洗、滤纸吸干后插入另一标准缓冲溶液中,检查仪器的读数。最后移出电极,用水冲洗、滤纸吸干后待用。测定:把电极小心插入待测液中,并轻轻摇动,使溶液与电极密切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待测液的pH值。每个样品测完后,

13、立即用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将水吸干再测定下一个样品。每测定56个样品后用pH标准缓冲溶液重新校正仪器。 2.土壤的氯化钾盐渍提掖pH的测定 对于酸性土,当水浸提液的pH低于7时,用浸提液测定才有意义。测定方法除1mol/L氯化钾溶液代替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外,其余操作步骤与水浸提液相同。五.数据处理以烘干土为基数计算土壤水分得百分含量(W%)土壤水分含量=水分系数(x)=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为:烘干土重=风干土重=六.思考题土样烘干时,如果温度低于105或高于110,实验结果会怎样?为什么?实验三 土壤比重、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了解容量和

14、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土壤容重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换算。二、实验原理土壤容重的测定常用环刀法。环刀是一种特制的圆形钢筒,筒的一端锋利,另一端套有环盖,便于压筒入土,筒的容积约100cm2测定时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壤,切割自然状态的土体,并使其所切的土体尽量与环刀的体积相等,然后将土壤烘干称土重量,计算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以求土壤的容量。三、实验仪器天平、环刀、恒温干燥器、削土刀、小铁铲、铝盒、酒精、草纸、剪刀、滤纸等。四、实验步骤1.检查环刀和环刀托是否配套,并记下环刀的编号,称重(准确至0.1g),同时,将事先洗净、烘干的铝盒称重、贴上标签;带上环刀、铝盒、削土刀、小铁铲到田间取样。2.在田间

15、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将环刀托套安在环刀无刃口的一端,把环刀垂直压入土中,至环刀全部充满土为止(注意保持土样的自然状态)。3.用铁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在环刀下方切断,取出环刀,使环刀两端均留有多余的土壤。4.擦去环刀周围的土,并用小刀细心的沿环刀边缘削去两端多余的土壤,使土壤与环刀容积相同,盖上环刀盖,立即称重5.在田间进行环刀取样的同时,再同曾采样处取20g左右的土样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从称重后的环刀内取出20g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五、数据处理1.土壤容重土壤容重(d,g/cm3)=式中:M环刀及湿土重(g);G环刀重(g);V环刀容积(cm3)W土壤含水量(%);此法测定应不少于三次重复,允许绝对误差0.03g/ cm3,取算数平均值。2.土壤孔隙的计算土壤总孔隙度(P1)= (1-)100%式中:土壤密度采用密度值2.65g/ cm3;土壤毛管孔隙度(P2)%=土壤田间持水量(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